劉偉 孫義/哈爾濱市第一機械制造有限公司
關于工業企業管理創新的思考
劉偉 孫義/哈爾濱市第一機械制造有限公司
經濟全球化的步伐開始加快,市場競爭的形勢不斷加劇,在這種環境下,工業企業的生產經營管理也開始向復雜化的方向發展,所以要想實現工業企業管理與市場之間快速的銜接,加快工業企業管理創新具有必然性和緊迫性。當前工業企業管理的范圍和內容都發生了較大的變化,在這種情況下,工業企業應該與信息化實現更好的融合,并在發展中注意創新,從而獲得快速的發展。文中從工業企業管理的內涵入手,對工業企業管理創新策略進行了分析,并進一步對工業企業管理信息化的作用進行了具體的闡述。
工業企業管理;創新;信息化
企業作為一個依法成立的經濟組織,其主要在從事生產、流通和服務過程中能夠更好的滿足社會的需求,并從中獲取利益,其不僅具有法人資格,而且自主經營,獨立享受權利用承擔義務。在我國,工業企業最早出現,其主要是在工業性生產經帕克和工業性勞務活動中來滿足社會需要并獲取利益,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獨立進行核算,具有法人資格的經濟組織。在現代工業企業管理過程中,其從以前的原材料進廠到產品出廠的全過程管理擴展為工業企業生產前管理和工業企業生產后管理的整個過程中,這是一個全新的工業企業管理體系,所以為了工業企業能夠更好的發展,則需要在工業企業管理中進行創新。
1.管理的內涵。管理不僅是一個過程也是一種行動,通常是一個組織或是個人,在追求一定目標過程中所采取的最有效、最經濟的行動,通常計劃、組織和控制,來確保計劃得以實現。企業管理是通過計劃、組織、指揮、協調和控制企業生產經營活動,這是社會化大生產的客觀要求,充分的利用企業內部的人力、物力、財務和信息資源來確保企業目標的實現,取得最大的投好產出效率。
管理的主要對象是由二個或二個以上的人組織的組織或是組織要素,通過對組織要素的計劃、組織和控制,實現組織要素的優化配置和使用,從而確保組織目標能夠快捷、有效的實現。而通過管理可以為組織創造一個良好的內部環境,由于在企業生產經營活動中,內部環境會受到外部環境的制約和干擾,所以當外部環境發生變化時,內需要加強改革和創新,使內部環境更好的適應外部環境的變化,保持良好的內部環境。
2.企業管理發展的幾個階段。產權關系明晰,企業中的國有資產所有權屬于國家,企業擁有包括國家在內的出資者投資形成的全部法人財產權,成立享有民事權利、承擔民事責任的法人實體。
法人財產制度,企業以其全部法人財產,依法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照章納稅,同時對出資者承擔資產保值增值的責任。
有限責任制度,出資者按投入企業的資本額享受所有者權益,既資產受益、重大決策和選擇管理者等權利,同時承擔企業虧損的風險。權責關系明確,企業按市場需求組織生產經營,以提高勞動生產率和經濟效益為目的,政府不直接干預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企業在生產競爭中優勝劣汰,長期虧損、資不抵債的應破產。
3.工業企業管理的內涵。工業企業管理是企業作為管理的主推動。工業企業管理的內容包括如下幾個方面:生產經營管理,進行市場調查、產品設計、試制、制造、銷售和用戶服務等生產經營全過程的管理;戰略性活動,如經營戰略、經營決策、經營計劃等;生產性活動,如生產管理(含生產調度、外協件管理)、物資供應管理(采購計劃);技術性活動,如技術管理、質量管理、設備管理等;營銷性活動,銷售管理;財務性活動,財務管理;人事行政管理,主要包括人力資源開發(職工的錄用、培訓、業務考核,干部的選拔、配備)、勞動工資管理、保衛工作、集體福利事業、職工民主管理等;思想政治工作和組織領導,主要包括對職工思想政治教育及企業的領導制度、領導班子建設和規章制度等。
1.樹立現代化管理思想。樹立人才第一的思想、民主管理的思想、現代經營的思想、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思想、時間和信息是現代經營重要資源的思想、提高經濟效益的思想。企業的一切人員,尤其是企業領導者要樹立市場觀念、服務觀念、競爭意識、革新觀念、經濟效益觀念和經濟戰略觀念等。
2.建設合理化的管理組織。管理者要結合企業的具體情況,從提高企業的生產經營效率出發,根據集權和分權相結合、統一性和靈活性相結合的原則,按職責分工明確、指揮靈活統一、信息靈敏準確和精兵簡政的要求,合理設置組織機構、配置人員,建立起高效率的管理體制和管理機構,并健全以責任制為中心的科學的、嚴格的規章制度,保證生產經營有序、健康地發展。
3.采用科學化管理方法。在總結和繼承傳統的行之有效的管理經驗和方法的基礎上,積極推廣先進的管理方法。如目標管理、市場預測、價值工程、統籌法、優選法、ABC管理方法、決策技術、滾動計劃、線性規劃、看板管理等,并在實踐中進一步創造和總結新的管理方法。
4.提倡管理人員專業化。管理人才是企業管理現代化的核心,是實現企業管理現代化的保證。沒有大批具有現代化的管理知識、豐富的實際經驗、頭腦敏銳、視野開闊的開拓人才,就不可能有企業管理的現代化。
近年來隨著網絡技術和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企業也加快了信息化的建設,企業信息化就是在企業的整個業力過程中實現數字化。企業各層次的人通過各種信息系統和網絡來加工成新的信息資源,同時對動態業務中的一切信息進行觀察,根據所取得的信息來做出正確的決策,實現企業資源的合理配置,確保企業在當前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具有更大的優勢,獲取更高的經濟效益。工業企業管理信息化的建立需要以三大平臺為支撐,即經營管理平臺、生產運營平臺和信息基礎設施與運營管理平臺,這對于工業企業管理能力的提高具有極為重要的作用。工業企業管理信息化的建立,可以為企業經營管理者提供準確、及時的信息,有利于企業決策的科學化,確保企業具有一個更加合理的業務辦事程序和管理程序,使企業能夠具有較強的反應能力。實現企業資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提高企業的生產經營效率和管理效率,為企業提供一個強大的信息交流平臺,加快企業的發展和創新能力的提高。
工業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由于面對瞬息萬變的市場環境,所以需要加強自主創新,加強管理創新,從而增強自身核心競爭力,確保工業企業能夠不斷壯大,加快企業的發展步伐。
[1]丘麗云.論廣東循環型工業企業進行管理創新的意義. 商場現代化,2009,(3).
[2]張新,王詩勇.全面成本管理在工業企業中的應用. 山東商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0,(1).
[3]楊福興關于工業企業管理創新若干問題的研究.科技致富向導.20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