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立華/黑龍江農業經濟職業學院
企業負債籌資的風險及防范措施
張立華/黑龍江農業經濟職業學院
負債籌資是企業籌資的重要手段,但它是一把“雙刃劍”,給企業帶來收益的同時會伴隨著相應的財務風險,因此,正確認識負債籌資,并采取防范措施,保證企業適度負債對企業來說非常重要。本文分析了負債籌資給企業帶來的好處及風險,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負債籌資的風險防范策略。
負債籌資;財務風險;財務杠桿;資本成本
負債籌資是指企業通過向銀行借款、對外發行債券和憑借自己的商業信用等各種方式來籌集資金的方法,也被稱為舉債經營,適度的負債籌資能夠使企業達到“四兩撥千斤”的作用。
1.給企業帶來財務杠桿效應。財務杠桿效應是指由于利息費用的存在,而使得企業的普通股每股收益變動率大于息稅前利潤變動率的現象,即:因為有利息費用的存在,息稅前利潤發生較小的變動,每股收益就會發生較大的變動,也就是說在負債經營的情況下,企業獲取的資本報酬率大于負債的資本成本率時,會增加普通股股東的每股收益,給企業的投資者帶來額外收益,同時也能提升企業的價值。
2.及時補充資金,滿足生產經營的需要。資金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血液,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遭遇資金短缺時,可以適度舉債來彌補資金的不足。負債籌資不需要經過復雜的審批手續,可以迅速獲得所需資金,同時,企業可以根據自身的經營情況和財務狀況,與債權人靈活商定債務條件,控制債務籌資數量、安排取得資金的時間,以滿足企業生產經營的需要,為企業擴大經營規模,參與市場競爭提供資金保障。
3.減少通貨膨脹對企業造成的損失。通貨膨脹導致貨幣資金購買力下降,貨幣貶值,物價上漲,而企業在舉債時如果簽訂的是固定利率合同,則企業償還的本金及利息是固定不變的,不考慮通貨膨脹的因素,這樣企業相當于將貨幣貶值的風險轉移給了債權人,減少了企業由于通貨膨脹造成的損失。因此,在通貨膨脹情況下,企業可以根據自身情況,舉借中長期負債,保持資本的穩定,以減少通貨膨脹給企業帶來的損失。
4.為企業帶來節稅收益。根據現代企業會計制度的規定,不符合資本化條件的利息費用要計入財務費用,可以從稅前利潤中扣除。在獲取利潤相同的情況下,負債經營的企業和無負債經營的企業相比,要少交一部分企業所得稅,由于上繳的所得稅少,可以使企業獲得抵稅效應,企業負債越多,利息的抵稅作用就越大,企業的節稅收益也就越多。
1.增加了企業的財務風險。財務風險是指企業由于債務籌資產生的利息負擔而導致普通股收益波動的風險。企業進行負債經營必須保證投資收益高于資本成本,但是企業的經營狀況很難完全預測,如果經濟不景氣或生產經營出現問題,將出現收不抵支或發生虧損,降低企業的償債能力,在負債數額不變的情況下,虧損越多,企業的償債能力就越弱,企業的財務風險也就越大。
2.降低企業再籌資能力。適度的負債可以為企業帶來經濟效益,但如果企業負債規模過大,就會導致債務負擔過重,債務到期時,如果企業資金的流動性差,不能及時足額償還本息,就會影響企業的信譽;同時,由于負債規模過大,企業的資產負債率就會很高,致使債權人的保障程度降低,當企業再發生資金短缺時,就會發生籌資成本的增加或發生再籌資困難,進而影響企業的再籌資能力。
3.帶來財務杠桿的負效應。前面提到負債經營能給企業帶來財務杠桿效應,但負債經營是一把“雙刃劍”,當企業獲取的資本報酬率小于債務資本成本時,就會產生財務杠桿的負效應,使得負債資本賺取的利潤不足以彌補負債資金的資本成本,這時企業為了償還債務本息,就得利用權益資本所賺取的利潤來彌補債務的利息甚至還可能無法彌補,最終會使普通股的每股收益大幅度下降,長期下去,企業的償債能力會逐漸下降,進而無法償還到期債務,面臨破產的威脅。
1.樹立風險防范意識,合理確定債務籌資規模。負債籌資的風險是客觀存在的,是不可能完全消除的,所以我們應該樹立風險意識,科學分析企業的內外部環境,盡量降低企業的財務風險。企業在進行負債籌資前,應仔細研究擬投資的項目,運用銷售百分比法合理確定外部融資需求量,企業既要根據短期的生產經營活動和中長期的發展規劃,預測出自己對資金的需求量,提前做好財務預算,安排融資計劃,避免因籌資不足,影響生產的正常進行,又可防止籌資過多,造成資金的閑置;同時,又要合理安排好籌集資金的時間,適時取得資金,使籌資與用資在時間上相銜接,既避免過早籌集資金形成資金投放前的閑置,又防止取得資金的時間滯后,錯過資金投放的最佳時機。
2.優化企業的資本結構,增強風險抵御能力。不同的資本結構會給企業帶來不同的后果。企業利用債務資本進行舉債經營具用雙重作用,既可以發揮財務杠桿效應,也可以帶來財務風險,因此企業必須權衡財務風險和資本成本的關系,確定合理的資本結構,增強企業抵御風險的能力。企業在籌資時,要綜合考慮股權資金與債務資金的關系、長期資金與短期資金的關系、內部籌資與外部籌資的關系,合理安排資本結構,保持適當的償債能力,防范企業財務危機,提高籌資效益。那么,什么樣的資本結構是最優的?最優的資本結構是指在一定條件下使企業平均資本成本最低,企業價值最大的資本結構。從理論上講,最佳資本結構是存在的,但由于企業內部條件和外部環境經常發生變化,動態地保持最佳資本結構是十分困難的,企業可以選用每股收益分析法、平均資本成本比較法、公司價值分析法三種方法來優化資本結構。
3.保持合理的現金流量。企業的現金流量狀況是衡量企業償債能力的一個重要指標,因為企業的債務基本上是需要用現金來償還的,企業真正的償債能力取決于它現金流量的多少。因此,企業應保持合理的現金儲備,確保企業的正常開支和意外所需。現金是企業資產中流動性最強的資產,現金持有量過少而無法保證企業正常開支,企業就可能會因為資金短缺發生償債困難,使企業的財務狀況惡化;反之,企業持有過多的現金,企業的支付能力就會越強,但是現金是收益能力和增值能力較低的資產,如果企業持有過多的現金,必然失去了這部分現金的投資機會,造成資金的機會成本過大,從而降低企業資產的盈利能力和資產利潤率,因此,企業必須合理預測經營過程中的現金需求和支付情況,確定合理的現金儲備,最大限度地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
4.合理安排籌資期限的組合方式,做好還款計劃和準備。按資金運用期限的長短來安排和籌集相應期限的負債資金,是規避風險的對策之一。企業必須采取適當的籌資政策,即盡量用所有者權益和長期負債來滿足企業永久性流動資產及固定資產的需要,而臨時性流動資產的需要則通過短期負債來滿足。這樣既避免了冒險型政策下的高風險壓力,又避免了穩健型政策下的資金閑置和浪費。同時,企業要根據負債的情況制定出還款計劃,使其具有一定的還款保證。
綜上所述,企業在負債籌資經營時,必須衡量風險帶來的收益和損失,權衡利弊,做出正確決策。
[1]朱雁,淺談企業負債經營風險的防范,會計師,2013(17).
[2]于秀鳳,試論企業負債經營風險控制,中國外資,2014(01).
[3]武建凌,企業在負債經營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現代商業,2013(12).
[4]淺議企業籌資風險與防范對策,中華會計網校,20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