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紅/哈爾濱大世界商城;身份證:230104196804183123
在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中內部控制的風險及措施
王曉紅/哈爾濱大世界商城;身份證:230104196804183123
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人力資源管理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部分,在經濟飛速發展,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新時期,企業想要尋求一條可持續發展的道路,首先就要從企業的戰略管理入手,而人力資源管理作為企業戰略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人才結構的合理優化與配置對企業的發展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反之,如果企業在進行人力資源管理的過程中,出現問題或者紕漏,那么將有可能為企業帶來很多風險,嚴重的話還有可能對企業造成毀滅性的打擊,因此,我們說在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中是存在一定風險的,文章主要就是針對這個問題,對其內部控制的風險和措施進行了分析和研究,希望能夠為人們提供一些幫助。
企業人力資源;內部控制;風險
在市場競爭愈發激烈的新時期,企業人力資源管理逐漸成為了企業實現戰略性轉變的關鍵所在,人力資源管理的職能以及作用的充分發揮,對其的發展有著非常積極的推動作用。在企業的經濟活動中,其各種戰略決策,都是通過人才來實現的,因此,人力資源一直是企業發展過程中重中之重。企業人力資源中存在一定風險,這些風險對于企業發展有著直接的影響,企業管理人員需要對這些風險的特點進行全面的分析,并從導致這些風險原因入手,制定出能夠規避這些風險的控制措施。這樣才能夠為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前提和保障。
1.客觀性。人力資源管理中的每一個環節都蘊藏著風險。人力資源管理的風險是客觀存在的,人們只能設法防范和化解風險,但不能使其絕對消失。漠視風險的客觀存在必將招致損失。
2.動態性。風險在人力資源管理各個環節中發生的頻率、影響其它活動的強度、范圍都不盡相同,并具有動態變化的特征。風險動態變化的特征增加了風險管理的難度,要求管理方法注重靈活性,避免僵化和一成不變。
3.破壞性。人力資源是企業的資源,在其管理過程中一旦發生風險,給企業造成的損失將是巨大的,它不僅危及企業物質資源的安全,甚至還可能導致企業發展戰略的徹底失敗。
1.人力資源的流動性。人力資源是以人為主體,那么人具有主觀能動性,它會根據實際狀況來決定當前的行為,那么也正是因為這個特點,人力資源具有一定的流動性,人們在工作過程中,對于自身利益維護是其為企業服務的前提,如果員工覺得自身利益無法得保障的時候,他們就會選擇離開,尋找能夠滿足其要求的企業。現代的社會中,企業基本是無法實現員工終身制的,企業員工也同樣很難找到一個終身制的工作。以上種種,說明了人力資源的流動性是一種必然,并且它還隨著國家社會的發達程度改變而改變,社會經濟越是發達,這種流動性就越大。
2.員工的心理和生理的復雜性。目前為止關于“人”的研究并沒有準確地揭示“人”的全部心理結構和人的運行機制,有限理性假說認為,人們在進行任何有目的行為決策時,并不一定能搜尋到所有可能的方案,以及詳盡的有關方案及后果的信息。這種有限理性就使人力資源管理活動存在著風險。
3.人力資源的能動性。人力資源是生產力各種要素中最為活躍并唯一具有主觀能動性的要素。人力也就是勞動力,附屬于勞動者的人體之中,具有獨特的思維、情感、意志和個性,具有其它勞動工具要素所不具備的能動性。當勞動者的主觀意愿與企業的目標不一致時,就有可能造成企業目標難以實現,并給企業帶來損失。
4.人力資源的動態性。人力資源行為的動態性,另一種是人力資源素質的動態性。由于人具有復雜性的特點,使得人不會像機器設備資源那樣嚴格按照所設定的程序執行命令,員工的行為會由于各種原因導致行為的結果與預設目標有一定程度的差異。
5.人力資源管理的系統性。人力資源管理的系統性首先表現在目標的系統性,即企業目標和員工個人目標的系統性有機結合。現代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最突出的特點在于,并不只關注如何根據企業目標來使用員工,而是把企業的整體目標與企業員工的個人目標結合起來,實現企業整體和企業員工的共同發展。目標系統性強調相互依賴和開發利用兩個原則。
1.風險保護策略。風險的大小可以用損失的嚴重程度和損失發生的可能性大小來衡量。風險保護就是降低損害發生的可能性。例如:企業通過EHS管理減少員工工傷事故發生的可能性;或利用合同約束降低人員非正常流失的可能性。
2.風險減輕策略。風險減輕策略是指降低損失的嚴重程度。例如企業培養可以接替關鍵人物的“接班人”,從而減小了關鍵人物意外流失損失的程度;又比如在勞動合同中規定,員工流出后在若干時間內不得從事與本企業競爭的業務活動等等。
3.風險回避策略。風險回避策略就是以放棄或拒絕承擔風險作為控制方法,來回避損失發生的可能性。這是一種最為簡單亦較為消極的方法,而且并不是所有的風險都能回避,這種策略的采取與否與風險損失的大小及發生的可能性大小有關。一般損失和發生可能性大的風險可以采取回避策略。另外,通常回避一種人力資源風險會引入其它風險,所以使用這種策略應對風險的企業必須對風險的威脅和后果有足夠的認識,要注意避免因為主觀的判斷而喪失發展機會。
4.風險轉移策略。風險轉移策略是指企業將可能遭受的人力資源風險后果轉移給其它組織或個人。這種轉移又可細分為非保險轉移和保險轉移。最典型的人力資源風險非保險轉移的例子是企業通過人力資源外包將自己的某一業務轉移給另一組織完成那么這一業務中的人力資源風險便轉移給了承包組織。保險轉移是指企業通過購買保險,將風險轉移給保險公司,以財務上確定的小額支出減少經營管理中巨大的不確定性,從而有助于企業及時恢復正常的生產經營活動。
企業人力資源是企業實現戰略性發展的關鍵所在,隨著市場經濟的進一步發展,企業之間的競爭越發激烈,當今社會,企業的競爭就是人才與人才的競爭。企業擁有的可用人才越大,其實力就越強,其發展也就會越順利。但是人力資源具有自身的特點,這些決定了其有一定的風險性存在,那么企業管理人員為了能夠有效的規避這些風險,我們首先就要從實際情況讓分析,加強其內部控制力度,進而逐漸實現企業人力資源的穩定性。為企業的發揮打好堅實的基礎。
[1]朱小芳,周大偉,楊丹.基于內部控制理論的國有企業內部控制研究〉[J].財會通訊.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