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興勝/黑龍江省農墾寶泉嶺管理局計財處
中期財務報告與年度財務報告的比較分析
曹興勝/黑龍江省農墾寶泉嶺管理局計財處
隨著《企業會計準則--中期財務報告》發布并施行、中期財務報告必然與年度財務報告一樣受到重視,本文擬對中期報告與年度報告做一些分析。
中期財務報告;年度財務報告;比較
1.均要求想拱完整的基本會計報表。中期財務報告準則要求披露的內容至少包括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和會計報表附注四個部分,其格式和內容應當與上年度會計報表一致,即應當是完整的會計報表,而不是簡化的報表。如果法律、行政法規或者規章對當年度會計報表的格式和內容進行了修改,則中期會計報表應當按照修改后的格式和內容編制。除此以外,企業也可以在中期提供年度財務報告所要求提供的其他報表。
2.均要求提供合并會計報表。中期財務報告準則規定,那些符合合并會計報表編制要求的企業,應當在中期財務報告中提供合并報表。如果中期財務報告不編制合并報表,將無法全面反映企業集團整體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也無法使會計信息使用者全面了解企業的結構和經營模式。尤其是在企業擁有較多的子公司的情況下更是如此,大量經濟業務都是在子公司中發生的,僅僅提供母公司單獨的會計報表,則很容易誤導會計信息使用者的決策,難以達到編制中期財務報告的初衷。
3.采用同樣的會計政策。中期財務報告準則要求中期財務報告所應用的成本分配方法和應計項目的處理等與年度財務報告相一致,其所采用的基本會計政策、確認和計量的基本原則與年度財務報告也應一致。
1.目標定位的特殊性。
會計目標通過財務報告反映出來,作為財務報告不同層次的年度財務報告和中期財務報告承擔不同的子目標。年度財務報告披露企業全面、系統的會計信息,適用于整個經濟環境下的所有企業,反映了財務會計的總目標,為信息使用者的長期決策提供重要依據;而中期財務報告的基本目標是對公司的經營業務和財務狀況提供及時的估計。會計信息的有用性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它的及時性,即使非常可靠的信息,如果披露的時間相對滯后,也會造成信息價值的損失。因此,中期財務報告有利于財務報告使用者及時確認企業的發展趨勢及其變化,從而對企業前景作出合理的判斷。這種更有時效性的會計信息,有利于他們進行短期決策。
2.統制的特殊性。
(1)季節性業務、不均勻發生費用的處理。中期財務報告與年度財務報告一樣,都要以權責發生制作為主要確認基礎。但在處理季節性業務、不均勻發生費用等問題時,為提高會計信息的決策有用性,中期財務報告準則對此作出了特殊規定。對于生產或銷售季節性很強企業的收入和成本,準則規定:只有在會計年度末允許預計或者遞延,各中期則應當在發生時予以確認和計量,不應當在中期會計報表中預計或者遞延。如果一個企業的生產或銷售主要集中在年度內的某一個中期,其他中期幾乎沒有生產或銷售,信息使用者可能會根據“中期財務報告業績乘以4(或乘以2)”的模式來計算年度業績,這種預測往往會導致會計信息使用者作出錯誤的決策,因此,準則要求企業提供上年度可比中期會計報表。各中期都應當在費用發生時予以確認和計量,不應當在中期會計報表中預提或者待攤。這種做法在具體費用項目的處理上與年度財務報告一致,但并沒完全以權責發生制為基礎確認費用,這樣處理有利于提高會計信息的可靠性,同時也便于實務操作,減少中期財務報告的編制成本。
(2)中期所得稅的計算。我國所得稅的征收方式是按年計征,分月或者分季預繳,年終匯算清繳。與年度財務報告比較,中期所得稅的計算更復雜。我國一些應納稅所得額或者納稅扣除項目金額需要根據年度經營情況確定,給中期所得稅的計算帶來了難度。為了使年度內各中期的所得稅分攤較為合理,國際會計準則、美國會計準則等要求根據全年的情況,預計全年所得稅費用與稅前利潤總額的比率,據此計算各中期的所得稅。我國中期所得稅的計算基于獨立性的原則,將每一個中期視為獨立的會計期間。在計算中期所得稅時,應當以年初至本中期末的實際數據為基礎,不考慮年度預計發生情況。如計算某一中期所得稅時,先要計算年初至本中期末的稅前利潤、時間性差異和永久性差異,準則對所得稅的處理方法,既保證了中期財務報告與年度財務報告在會計政策上的一致性,也使得中期所得稅具有較高的可靠性和可驗證性。
3.財務報告解讀的特殊性。
由于中期財務報告與年度財務報告在目標定位、價值取向和編制實務等方面都有其特殊性,因此,中期財務報告的解讀也與年度財務報告有不同的側重點。
(1)行業分析。行業分析的目的主要是確定上市公司所具備的行業特征。即采購的波動性、生產的周期性、銷售的季節性等,這些特征對中期財務報告的影響非常大。如有些行業受季節性的影響,采購和生產集中在上半年,銷售集中在下半年,第一、二季度的財務報告將出現現金短缺、存貨積壓、低收益甚至虧損的經營狀況。因此在解讀中期財務報告時,應當了解上市公司所在行業的特征及其對經營狀況的影響,以客觀地評判上市公司的業績,不被表面上的財務數據誤導。
(2)會計分析。會計分析的目的是為了評價企業會計對經營狀況的反映程度,通過分析會計的靈活性,評價會計政策和會計核算合適與否,了解會計數字的扭曲程度并通過會計手段來“糾正”扭曲。由于中期財務報告的編制需運用更多的會計估計,且缺乏有效的外部監督,因此,中期財務報告的會計分析比年度財務報告更重要。中期財務報告信息使用者應注意投資、應收賬款等對外項目的永久性損失是否已確認,呆賬、壞賬是否已沖銷,是否存在資產遞減,存貨價值等是否屬實,等等,以剔除中期財務報告中虛假的會計信息,掌握企業的真實經營狀況。
(3)財務分析。財務分析的目的是通過對企業會計信息的計算、比較、解釋,客觀評判企業的經營狀況,側重于對企業經營風險和收益的分析。由于中期財務報告反映的是年度中的變動情況,加之不同行業采購的波動性、生產的周期性、銷售的季節性等對中期財務狀況的影響,因此,中期財務報告分析除了采用與年度財務報告分析同樣的方法外,還要分析生產、銷售的波動性、周期性、季節性對中期收入、成本的影響,既要將所分析的中期作為一個獨立的會計期間,又要將其作為年度整體的一部分,據此分析企業的成長及未來發展趨勢。
[1]財政部.企業會計準則---中期財務報告[R],2001.
[2]劉永澤,孫光國.從資本經營目標看我國財務報告的改進 [J].財務與會計,2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