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濤/哈爾濱排水集團污水治理工程有限責任公司
加強市政工程給排水施工技術措施
胡濤/哈爾濱排水集團污水治理工程有限責任公司
(一)給排水工程施工前的準備階段
1.深入研究方案的設計意圖。施工圖紙是排水管道施工的主要依據,應保證圖紙的正確性,堅持業主、設計、監理、施工單位圖紙會審制度。具體結合圖紙,掌握管線長度、管線走向、管材直徑、井位數以及與工作面開挖有關的地形、地貌、地物等情況。便于了解工程的基本情況,同時依照圖紙確定的樁號走向對水準測進行復測,以避免出錯。
2.做好施工材料質量的驗收工作。排水管材中常出現一些普遍的問題是管材質量差、存在裂縫或局部混凝土酥松、抗壓、抗滲能力差,容易被壓或產生滲水,管徑尺寸偏差大;為了解決這些問題,確保管材的質量,應采用一些具體的檢查措施,要選擇正規廠家生產的管材,并且檢查管材的出廠合格證及送檢力學試驗報告等資料是否齊全。應重視管材的外觀檢查,管材不得有破損、脫皮、蜂窩、露骨、裂紋等現象,外觀檢查不合格不能使用。
3.施工現場的測量的規劃。施工前嚴格按圖紙進行放樣,根據甲方提供的控制點及現場加密閉合的控制點用全站儀測定出管道中心線,直線段10m一點,曲線段5m一點,并測定出檢查井的平面位置及原地面高程。開挖時根據圖紙設計高程,計算出開挖深度,按規定坡度放坡,并用石灰撒出開挖坡頂上口兩邊的邊線,開挖時,進行跟蹤測量,溝底每隔5m測定出一個平面位置及墊層面高程控制樁,嚴格控制好溝槽底的平面位置及高程,墊層澆筑完畢及時在墊層面上用全站儀測出管道定中心的平面位置并彈出墨線及檢查井的平面位置和大小。管道安裝時進行跟蹤檢查測量,復測管內底高程是否與圖紙對應,管道施工完畢,應進行竣工測量。各道工序的測量資料需認真做好記錄,所有測量成果及時上報監理工程師審核批復。施工測量應滿足國家現行標準。
(二)施工階段施工質量管理
總承包單位在工程施工中,應會同建設單位和各施工單位質量管理部門,按照質量管理計劃,管理施工質量。
1.對工程施工全過程實行“停、檢、檢”制度,施工每到一個質量控制點后暫停施工,首先由施工單位質量管理部門進行質量檢驗,檢驗合格后通知總承包單位質量管理部門到施工現場聯合檢驗,檢驗合格后方可進行下一道施工工序。
2.監督檢查各施工單位質量保證體系是否完善以及正常運轉和施工單位能否在施工現場嚴格執行施工紀律,并且定期開展質量檢驗評比活動,使用經濟手段獎優罰劣。
3.對給排水系統中易出現問題,造成損壞的部位,進行科學論證,采取有效措施予以保護,相應措施如下:一是地下管網中非金屬管道穿越公路管段,做C20混凝土澆筑360度包箍。二是對已施工完畢的地下井,可在井口四周堆起土圍墻,防止施工車輛碾壓或撞壞和污水流入井內。對已施工完畢的非金屬地下管線,應在管線回填土表面上,每間隔20m長度插立一塊警示牌,嚴禁大型車輛碾壓。三是對已施工完畢的消防器材四周圍設置臨時護圍欄桿和一塊警示牌,防止來往的施工車輛碰撞。四是對地下管網中碳鋼金屬管道進行防腐作業,由總承包單位委托具有較高專業水平的防腐公司,進入施工現場,集中進行機械化批量防腐作業,總承包單位質量檢驗員每天到現場檢驗,既可提高管道防腐質量,又可以降低工程成本。
目前的給排水施工工程中存在較大的問題:
1.施工質量不合標準,在建筑設計時,對管道及設備的設計安裝缺乏精確的計算,致使在實際安裝操作時接口不準,設備位置不準,坡度、標高、位置發生偏差,有的對管道施工中應注意的事項缺乏重視,造成施工質量不合標準等,有些單位為降低工程造價,忽視工程質量,片面壓低造價,導致施工單位購買劣質產品。
2.施工程序不規范,管道安裝施工與其它建筑施工一樣,其質量應是工程的核心所在。然而在給排水施工過程中,項目負責人對給排水工程質量不夠重視,有些項目部在此階段連基本的給排水專業人員也不配備。工程存在隨意性和盲目性,如管道的安裝,前后順序顛倒,使管道無法進入預定的位置,造成質量隱患。
3.技術水平未達標準,在施工質量存在的問題中,因施工技術水平不高,而造成質量問題的占很大比例,給排水施工很多技術工人,連起碼的施工技術都不掌握,濫竽充數,在一線施工;有些施工技術人員,沒有施工經驗,甚至連圖紙都看不明白,就獨擋一面;一些監理人員未經培訓,連上崗資格都沒有,就負責施工技術,直接影響了給排水工程的質量。
(一)管道基礎變形過大的現象及原因分析
管道基礎變形過大所表現出來的現像有:管道基層混凝土澆筑后起拱、開裂,甚至斷裂。其原因分析:槽底土體松軟、含水量高,土體不穩定,影響基礎澆筑強度和平整度;地下水泉眼涌水,當槽底土體遇原暗浜或流砂現象時,若溝槽降水措施不良或井點降水失效,修理時間過長,直接造成已澆筑的混凝土基礎起拱或開裂;明水沖刷,在澆筑混凝土基礎過程中突遇強降水,地面水大量沖入溝槽,使水泥漿流失,混凝土結構損壞。另一種情況是在下游鋪設混凝土基礎時,其上游正在開挖溝槽,由于未采取有效的擋水措施,使上游地下水流入下游槽內造成混凝土基礎破壞;混凝土強度不足,基礎混凝土未按規定等級拌制;基座厚度不足,不符合設計要求;混凝土養護未按規定進行,養護期不夠。
(二)管道基礎變形過大的預防措施
管道基礎澆筑,首要條件是溝槽開挖與支撐符合標準。溝槽排水良好、無積水;槽底的最后一層土,應在鋪設碎石或礫石砂墊層前挖除,避免間隔時間過長;采用井點降水,應經常觀察水位降低程度,檢查漏氣現象以及井點泵機械故障等,防止井點降水失效;混凝土拌制應使用機械攪拌,級配正確,控制住水灰比;在雨季澆筑混凝土時,應準備好防雨措施;做好每道工序的質量檢驗,未達標準寬度、厚度,應予返工重做;控制混凝土基礎澆筑后卸管、排管的時間,應根據管材類別、混凝土強度和當時氣溫情況決定,若施工平均氣溫在4℃以下,應符合冬季施工要求。
市政給排水工程是建筑工程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其施工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建筑工程的質量。及時、完整、有序地抓好給排水施工的質量控制,是創建優良工程的基礎。市政道路排水工程的質量好壞直接關系城市設施是否能正常運轉,關系到人民的日常生活是否有秩序,關系到城市經濟發展是否穩定整個工程質量合格的重要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