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寒艷/齊重數控裝備股份有限公司
淺析企業會計內部控制制度的建設
冷寒艷/齊重數控裝備股份有限公司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企業的發展速度較快,但其面臨的市場競爭也越來越激烈,在這種情況下,企業需要加強會計內部控制,制定完善的內部控制制度,從而強化企業的會計管理水平,使企業的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據優勢,從而健康、持續的發展。文中從企業會計內部控制概述入手,分析了當前我國企業內部會計控制制度建設存在的不足,并進一步對加強企業內部會計控制制度建設的措施進行了具體的闡述。
企業會計內部控制制度;會計信息質量;內部控制環境;監督
企業在發展過程中,為了有效的確保生產經營活動的正常進行,確保資產的安全和完整,從會計管理方面入手,從而制定出一系列的控制措施和方法,有效的提高企業會計信息的質量,企業會計內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在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一)有利于保護企業資產的安全
通過企業會計內部控制制度,可以對企業經濟活動具有較大的約束性,對企業財產物資的保管和使用進行嚴格的控制,避免財產物資損失和浪費的情況發生。同時使財務工作可以嚴格依照內部控制制度進行執行,確保了收支行為的規范化,使財務管理工作更具有科學化的特點,有效的避免了財務工作的隨意性行為,保證了資產的安全性,有效的遏制了各種經濟犯罪的發生,使依法治企的實施有了堅實基礎。
(二)有利于提高會計信息質量
利用會計內部控制制度,使會計行為有所牽制,確保了會計資料的真實性,有效的避免了錯誤的發生,為企業經營決策提供了真實、有效的會計信息。
(三)有利于實現企業的經營目標
企業會計內部控制制度的科學性和合理性,能夠更好好的對企業各部門和人員進行合理的分工和控制,使各部門之間能夠相互協調配合,而且嚴格的考核制度也有利于調動起員工的積極性,使其能夠更好的完成自己的職責,明確自身的目標,從而更好的推動企業經營目標的實現,使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能夠有序的進行。
(四)有利于國家宏觀調控的順利實施
企業利用會計內部控制制度來對企業經濟行為進行約束,有效的確保了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嚴格的遵守國家的相關財經法律和法規,有利于國家宏觀調控的實施。
(一)沒有完善的法人治理結構
企業良好的法人治理結構是企業內部會計制度得以有效運行的基礎,目前部分企業雖然也構建了法人治理結構,在監督、決策和權力等結構上實現了相互制約和相互分離的原則,但還沒有實現企業內部權力相互制衡的效果,企業法人治理結構在企業當中只是一個形式,沒有發揮應有的作用。這就使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實施帶來了較大的制約。
(二)企業管理層的內控意識薄弱
企業管理層在經營方式和經營理念上較為落后,將企業會計內部控制制度簡單的當成企業的章程,由于認識上的不足,從而使會計內部控制制度的實用性缺乏,對會計內部控制制度的重要性及作用也缺乏了解,所以在具體落實上就缺乏有效性,使會計內部控制制度得不到落實,往往流于形式,使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發揮不了應用的作用。
(三)缺乏規范的企業內部會計控制制度
當前,部分企業管理較為混亂,沒有針對企業經營的各個環節和各個部門制定出相應的規章制度,部分重要崗位或者部門缺乏必要的互相監督的體制,無法確保會計信息準確真實。人事政策和實務不完善,部門職能和權責尚未進行明確分工、界限,不能有效規范會計行為。另外,企業制度不全面,對于重大問題的決策,并未實施專家調研,僅由領導拍板,增加了決策失誤的可能性。
(四)企業會計人員素質較低
大部分企業對于會計人員的培養和再教育不重視,企業會計人員業務素質較低,而且職業素質也不高,在工作中缺乏誠信度,在操作過程中極易出現錯誤,從而影響到會計信息的質量,不能完整的對企業的財務狀況進行反映,存在著虛構和虛增資產的情況,對于企業財務可能存在的風險也去刻意的進行掩蓋,在會計處理中存在著較大的隨意性,從而影響到企業正常的經濟秩序。
(五)內部會計控制制度實施過程中缺乏有效的監督
就企業內部監督而言,內部審計機構不健全、缺乏權威性和獨立性,審計范圍有限、內容單一,未能發揮審計功效。雖然部分企業設立了內部審計結構,在具體操作中,卻僅僅將其視作從屬于財務部門的機構,削弱了內部審計的功能,此外,雖然我國已經建立了由社會監督以及政府監督組成的外部監督機制,但是效果甚微。各政府職能部門監督功能交叉,缺乏橫向信息溝通,監管流于形式,不依法辦事,摻雜部門利益,導致監督弱化,難以形成有效監督。
(一)完善企業內部控制制度,規范法人治理結構,明確股東會、董事會、監事會和經理層的職責,各司其職,有效制衡。完善企業內部管理監督機制,實行財務總監委派制來完善企業會計的內部控制制度。
(二)企業管理者要樹立現代企業管理觀念,重視企業會計內控制度,充分認識到它的作用,認真貫徹企業內部控制的政策、措施和程序,充分發揮內控制度的作用。
(三)建立健全企業制度,錄用和培養符合企業內部會計控制制度的人才管理機制,制定恰當的會計人員工作標準和職業道德標準,建立有效的企業激勵機制和完善的晉升機制,針對企業經營的各個環節和部門制訂出相應的規章制度,并在各項規章制度實行過程中,及時發現問題并及時進行糾正。
(四)通過建立良好的人力資源政策來培養企業的員工,提高企業會計人員的素質,保證企業內部會計控制制度的有效運行,更好地實現貫徹執行內部控制制度。
(五)加強企業會計對內控制度的監督。
建立企業內部會計控制評價標準體系,企業內部要進行控制自我評估,定期或不定期地由管理部門和員工共同對自己的內部控制系統進行評估,考察內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性及其實施效果,更好地達到內部控制制度的目標。
要充分發揮內部審計的作用,是監督內部控制環節的主要力量。企業管理者應采取有效措施,拓寬內部審計范圍,對各種經營活動與控制系統進行獨立評價,增強內部審計的權威性和獨立性,真正發揮內部審計的作用,保證企業的內部控制制度更加完善嚴密。
建立、健全公司內部管理制度,促進企業內部會計控制制度的建設。結合實際情況,建立健全內部管理制度,明確各方關系人的權利和責任,控制流于形式。
近年來,我國的企業取得了較快的發展,在這種情況下,更應重視企業會計內部控制制度,形成對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自我調節和約束機制,從而強化企業的經濟管理水平,提升企業在市場競爭中的實力,使企業能夠健康、有序的發展。
[1]徐淑敏.建立切合企業實際的內部會計控制制度研究[J].產業與科技論壇,2008.
[2]金風蘭.淺議企業內部控制制度建設[J].企業導報,2010[9]羅文波.論企業內部會計控制[J].科教導刊,2010.
[3]李玉梅。論新建企業成本核算體系構建[J].現代商貿工業,20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