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恩銘/東北林業大學
如何更好的做好森林資源的建設與保護
張恩銘/東北林業大學
森林資源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其不僅能夠實現對生態環境的保護,而且對于凈化空氣、改善小范圍內氣候、防風固沙及涵養水源都具有極為重要的作用。森林作為可再生資源,加強對森林資源的建設和保護是我國實現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重要內容。近幾年,我國林業建設取得了較快的發展,不僅實現了對生態環境的保護作用,而且對于我國公益事業和基礎產業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在當前經濟發展的新形勢下,加強森林資源的建設和保護是社會及經濟發展的必然要求,具有極為現實的意義。文中分別從林業重點工程建設、法制建設、基礎設施建設、科技建設等多個方面對森林資源的建設和保護工作進行了具體的闡述。
林業建設;森林資源;保護;法制機制;基礎設施;科教戰略
我國林業的發展較為曲折。在林業發展的初期,在一切為經濟發展提供支持的情況下,毀林開荒,盲目采伐及毀林等現象較為常見,給森林資源帶來了嚴重的破壞,生態環境惡化,這一切負效應又反作用于我國賴以生存的地球環境。隨著氣候變暖、水土嚴重流失、自然災害頻繁發生,人們越來越發現林業資源的重要性,所以又加強了對林業的建設力度,開始退耕還林、營林造林等一系列活動,通過對森林資源的建設和保護,使森林資源維護生態平衡的作用得以發揮出來。歷史的經驗是深刻的,對于森林資源的建設和保護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參與,這樣才能加快林業的健康有序發展,為我們提供一個良好的生存環境。
目前我國林業加快了對一些重點工程的建設和保護工作。為了實現對農田的保護,實施了農田林網綠化工程,有效的提高了農田對自然災害的防御能力。加快退耕還林的進度,使水土流失得到較發好遏制,對造林工程加大管護的力度,通過補償政策彌補退耕還林農民的經濟損失,同時通過產業結構調整,開發特色產業來解決退耕農民的生計問題。重點抓緊好天然林保護工程,通過科學的管護、公益林建設及封山育林等諸多措施,來進一步實現對天然林資源的保護和恢復。加快林業產業化發展步伐,不僅能夠實現經濟效益,而且可以將富余職工進行安置,確保林區的穩定。重視對野生動物保護及自動保護區工程的建設,我國現有自然保護區數量較多,應該在其基礎上加強各保護區管理水平的提升,從而對野生動物資源、濕地資源和生物資源進行更好的保護。另外還要加強對村莊的綠化工程及困難林區的富民工程,加快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實現農民致富和增收。
目前農村在經濟發展過程中得以快速發展起來,森林資源對于當前新農村的建設發揮極為重要的作用。林業的建設需要與農民致富有效的聯系起來,在確保森林資源生態效益的基礎上,加快對農民經濟發展的促進。同時還要加快森林資源對旅游業的帶動作用,通過具有特色的森林特色旅游,形成產業鏈,從而帶動區域經濟的發展。而且在林業建設過程中對苗木的需求量增加,所以需要做好苗木生產工作,從而加快森林資源的建設,在改善當地生態環境的同時,也帶動了區域經濟的快速發展。
健全森林法制、加強林區管理。要管理好林業,首先要建立和完善林業機構;二是加強林業法制宣傳教育;三是嚴格控制森林采伐計劃、采伐量、采伐方式;四是嚴格采伐審批手續;五是重視森林火災和病蟲害的防治;六是用征收森林資源補償金的方法,加強森林保護。
長期以來在我國的林區,百姓都存在著“靠山吃山的”觀念,而且這種觀念根深蒂固,對于上山砍樹都習以為常,而對于林業的綜合開發和深加工則存在著諸多的不理解。不覺得亂砍亂伐是違法的事情,對生態環境也缺乏了解,只顧眼前利益,從而導致山上的樹木受到嚴重的破壞,而且水土流失、自然災害頻繁發生,甚至由此付出了生命的代價,這些慘痛的歷史教訓我們應該牢記。所以在現階段,我們應該做到以法興林,切實抓好森林資源保護管理。保護森林資源,改善生態環境,是生態建設的主要目標,也是林業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正確認識和統籌好保護與發展的關系,牢固樹立保護就是發展的觀念,堅持建設與保護并重、數量與質量并舉,認真貫徹落實各項林業政策法規,嚴格執法守法,嚴格依法行政,依法堅決制止亂排亂放、濫砍濫伐、毀林開荒和亂占耕地、林地、綠地的現象,切實維護森林資源安全和林區社會穩定,不斷鞏固生態建設成果。加強執法隊伍建設,全面提高執法人員的整體素質和依法行政水平,全力推進林業產業建設。
全面貫徹實施國家相關林業科技規劃,建立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林業發展實際的科技體制,促進技術創新和科技成果產業化,培育一支高素質的林業科技隊伍,切實做好林業建設與發展的科技支撐工作。加快培育和引進優質、速生、抗逆性強的林木新品種,優先解決生態建設、天然林保育、防沙塵、森林災害防治、商品林培育、木材高效綜合利用等領域的關鍵技術,更好地為林業建設服務。要重點抓好林木良種、困難地段造林技術、森林有害生物防治、退耕還林等先進技術的推廣應用,建成一批一定規模的林業科技示范基地和科技示范園,穩定基層林業技術推廣隊伍,加強基層推廣人員的技術培訓,建立健全林業科技推廣網絡,加強林業技術監督體系建設,制定和完善林業國家標準化行業標準,為林業工程建設提供技術和質量保障。
建設林業基礎設施建設,是林業發展的重要保障。切實搞好林業科技服務體系和林業有害生物防治體系,建設適應市場經濟的要求,不斷完善和提高林業科技服務和森林有害生物防治的手段和水平,改善職工辦公條件,配備現代化的儀器設備,進行科技示范點建設,促進科技推廣和森林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再上新臺階。抓好種苗和良種基地建設。根據林業建設的需要,重點建設種苗示范基地、林木良種繁育中心、采種基地,逐步實現主要造林樹種良種化,種源基地化,種子加工機械化,同時,加強林木種苗質量監督檢驗基礎設施設備建設,基本形成種苗質量監督檢驗體系。完善提高國有林場管護站、木材檢查站、森林公安派出所、林業調查設計隊、鄉鎮林業工作站辦公條件和裝備水平,為基層林業職工提供良好的工作生活條件。
森林資源是維護生態平衡的重要基礎,對其進行建設和保護是我們應盡的義務,所以在當前形勢下,我們不僅要建設和保護森林資源,同時還要在建設的過程中還要帶動其他副業的發展,改善生態環境,加快建立生態環保系統。同時在林業發展過程中增加科技的投入,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更好的實現對林業的保護,使森林資源得以更健康、持續的發展。
[1]楊金智.營林工作的意義與完善[J].北京林業,2011(33).
[2]田強.王文.淺談森林資源的可持續發展[J].農民致富之友.2013-12-25.
[3]林世華.關于生態文明建設與林業發展的若干思考[J].神州.2013-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