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偉銘/東北林業大學
關于林業采伐工作相關問題的探討
吳偉銘/東北林業大學
林木作為我國林業重要的產品之一,通過林業采伐工作實現林木在市場上的交易,從而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對于林業的發展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國家和林業部門對于林業采伐都極為重視,對采伐作業和設計都制定了相應的規程,但實際林業采伐工作中卻存在著違規和違法采伐的現象,這對林業的發展帶來了較大的影響。文中對林業采伐工作的現狀進行了分析,并進一步對加快林業采伐工作健康發展的策略進行了具體的闡述。
林業采伐;意識;制度;管理
近年來,由于經濟的快速發展,林木市場得到了良好的發展,由于林木具有較好的經濟價值,這就隨著林木市場發展的完善,人們對林木的需求也在不斷增加。由于市場需求量增加,這就導致部分采伐機構為了獲得更大的經濟效益,則在采伐過程中置林業政策和制度于不顧,存在著許多違規的行為,而且這違規行為還具有普遍性。由于采伐的隨意性,給林業發展帶來了較大的影響,同時也給生態環境帶來了嚴重的破壞,所以需要加強合理進行林木采伐,確保我國林業資源的可持續性發展。
1.林業采伐工作人員缺乏責任意識。由于工作人員缺乏一定的責任意識,這就導致在進行采伐工作的時候存在著審核不認真的問題,只要擁有林權證就可以進入林區進行開采。而在進行采伐設計和核實時也缺乏認真的態度,部分申請人的林地在不進行設計的情況下就開始進行開采,導致林地受到嚴重的破壞。而且林地采伐過程中的檢查工作也存在著不到位的情況,這也是導致違規采伐問題產生的重要原因。
2.缺乏完善的采伐設計。采伐設計是實現合理采伐的重要保障,也是對林地進行保護的重要基礎,所以在采伐工作中采伐設計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但在當前很多林業采伐工作中,都存在著設計上的問題,而且也沒有完善的林業設計工作制度,這就在采伐工作中在設計和工作流程上存在在著很多的問題。通常情況下進行林地設計時,設計人員都需要對林地進行考察,對林地的位置進行充分的了解,確保設計工作能夠更好的進行。而且在進行采伐設計時,對申請人進行設計通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但在實際設計通知時存存在著無法通知的情況,存在著申請人和聯系人不是同一個人的情況,這樣就導致聯系上的困難,從而不能在設計時對林地位置進行有效的把握。這樣設計人員在設計時就會依照自己的經驗來進行,而且缺乏對現場的考察,申請人講述什么樣就按此來進行設計,在設計中又缺乏規范性,這樣就導致設計過程中會存在著較大的偏差,與實際情況存在著嚴重的不符。
3.林地采伐申請存在著虛假的情況。申請人為了獲取更多的采伐權利,在申請時往往不如實進行申請,申請中存在著失實的情況,而審核人員在審核時沒有發現,這樣就導致采伐失去了規范性,采伐行為不受約束,從而導致林地受到較大的破壞。針對申請人的這種失實申請行為需要加強對其處罰力度,對其行為進行必要的約束,確保采伐的規范性進行。
1.增強責任意識。林業部門可以對采伐申請工作的負責人建立工作責任制度,使其在工作的時候可以對出現的問題進行問責,這樣可以更好的保證工作人員對采伐申請進行更加嚴格的審查。對采伐申請進行審查的監管也是可以監督工作人員的工作情況的,不定期或者是定期的對工作人員的工作進行監督檢查,可以防止工作人員在進行工作的時候出現作假的情況。工作人員在工作的時候對相關的規定進行執行也是能夠保證工作順利完成的方式。
2.完善工作流程。林業設計隊為申請采伐戶設計前,林政部門應為其提供申請采伐人身份證復印件以核實申請人身份,防止冒名頂替;委托他人代辦的應提供委托書復印件及代理人身份證復印件:購買他人林地但不辦理林權過戶手續的,應提供書面購林合同復印件。此外,林政部門還應提供申請人的林權證復印件,林權證上載有林地四至。可用其彌補設計隊所帶地形圖的不足。設計隊一旦發現申請人手續不全或與資料中的當事人身份不符,應當暫緩設計,待其補齊手續或提供相應證據后方可進行。
3.加大伐區調查設計的管理力度。伐區調查設計必須由具有資質的單位和人員承擔,嚴格執行相關技術規程和天保工程森林分類區劃的規定,嚴禁人為提高林分年齡、中幼齡林郁閉度等因子進行虛假設計嚴禁擅自修改資源檔案數據和伐區調查原始材料。各森工企業局對本單位當年申報的伐區援必須抽取一定數量的伐區調查設計進行現地核實。對工作不負責、弄虛作假、違規設計的人員,要依法嚴肅處理。
4.規范林木采伐許可證審核發放工作。承辦機構要同定發證人員,規范發證程序。要按照“誰發證、誰檢查”的原則。嚴格加強對森工企業申報伐區相關文件的審核,認真開展伐區調查設計和伐區作業質量的檢查,對伐區調查設計不符合規定和抽檢結果不合格的單位,一律不得發放林木采伐許可證。對違反相關程序和規定發放林木采伐許可證的人員,要取消其發證資格,并依法處理。
5.拓寬許可的否定范圍。為了對采伐林木進行有效的限制,實行林木采伐許可是通行的做法,但對于林木采伐許可的否定范圍不能過于狹窄。目前我國在林業體制改革以后,林農作為市場的經濟主體,其與其他經濟主體一樣,是為了實現經濟效益的最大化。林農在經營林木過程中,無償的為社會生態環境提供了巨大的生態效益,但這種生態效益的存在不能限制其取得收益權的條件,所以在不至于對生態環境帶來較大影響的情況下,需要對其采伐申請進行允可,但對于一般商品林砍伐會為生態效益帶來較大影響的,則不能批準其進行采伐,但要給予一定的補償以彌補林農的經濟損失。
6.健全處罰管理條例。某些基層組織負責人在協助林業人員工作時利用工作人員對其的信任,和采伐人串通一氣,將設計人員帶至申請采伐之外的林地,給設計工作的失誤埋下伏筆。相關部門將以上行為及弄虛作假、借用他人林權證并以他人名義申請采伐、巧立名目申請采伐指標以及明知他人借用林權證從事違法行為仍為其提供幫助或沆瀣一氣,共同地影響林業工作正常秩序的行為納入處罰范圍,健全處罰管理條例。
森林資源是人為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所以需要對林來采伐進行必要的規范,使采伐行為嚴格按照相關的規定來進行,確保在經過采伐實現林業經濟效益的同時,也對生態環境起到一定的保護作用。加強采伐法律法規和制度的完善,對于違規和違法采伐行為要對責任人追究責任,實現對我國森林資源的更好保護,確保林業采伐工作的健康、有序發展。
[1]宮麗彥.展洪德.我國林業采伐管理制度問題研究.林業經濟.2010-06-15.
[2]張會儒.基于減少對環境影響的采伐方式的林業采伐作業規程進展.林業科學研究.2007-12-15.
[3]侯長謀.完善林業采伐管理制度促進森林資源持續發展.林業資源管理. 2007-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