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歡/東北農業大學
黑龍江省森工林區森林資源質量評價研究
蔣歡/東北農業大學
作為我國重要的國有林區,黑龍江省森工林區在我國林業建設和發展中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其所儲藏的森林資源非常豐富,林木種類較多,因此研究森工林區的森林資源質量評價是很有必要的?,F本文就主要對黑龍江省森工林區資源質量評價的相關內容進行了研究探討,以供參考。
黑龍江省;森工林區;森林資源;質量評價
森林是地球之肺,在自然生態循環系統中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對于人類社會的持續發展也有很大的影響作用。尤其是在當前自然生態遭受嚴重破壞,森林資源急劇銳減的情況下,加強森林資源管理,提高森林資源質量和利用效率就顯得迫在眉睫。但是要想更好的提高森林資源質量,更加科學合理的利用森林資源,必須要建立在對森林資源質量充分了解的基礎上。為此本文就從對森林資源質量進行評價這一角度出發,來談談黑龍江省森工林區的森林資源情況。
黑龍江省森工林區經營總面積1009.8萬公頃,占全省國土面積的22%;有林地面積846萬公頃,占全國國有林面積的11.7%;活立木總蓄積7.7億立方米,占全國國有林區的31%;森林覆蓋率83.9%。分布在小興安嶺、張廣才嶺、老爺嶺、完達山等山系的廣袤森林,是東北亞陸地自然生態系統的主體之一,是東北大糧倉的天然生態屏障,是六大水系(黑龍江、烏蘇里江、松花江、嫩江、牡丹江、綏芬河)主要發源地和涵養地,生態地位十分重要。
據最近剛剛結束的第八次全國森林資源清查結果顯示,在森工林區中,有林地面積798.05萬hm2,占全國國有林區的29.3%;森林面積798.05萬hm2;活立木總蓄積69626.52萬m2,占全國國有林區的27.7%;森林覆蓋率為79.38%?,F有森林資源中,天然林資源所占比重高達93.26%。但是從森林資源可利用情況來看,龍江森工集團管理的林區中幼齡林面積占75%,可采資源僅占森林面積、蓄積的1.1%和1.5%;大興安嶺林業集團管理的林區中幼齡林面積占62.3%,可采資源僅占森林面積、蓄積的3.2%和3.6%。由此可以看出,當前森工林區主要以中幼齡林為主,成熟林或過熟林則相對非常少。這從一方面反映出森工林區處于開發過度的狀態,另一方面也體現出森工林區亟待停止采伐,修養生息,以恢復天然林的可持續發展能力。
由于森工林區目前可利用的森林資源已經非常匱乏,必須要停止對其進行過度開發,以幫助其恢復自身生長能力。因此在國家林業局和財政部的倡導下,黑龍江省森工林區于今年4月1日開始正式進入全面停止商業采伐的時期。這一政策的實施為保護森工林區提供了政策法律支持,同時也為森工林區森林資源質量評價提供了有利條件。筆者認為,在對森工林區森林資源質量進行評價時,一定要注意遵照以下幾點基本原則:
1.可持續經營原則。我們之所以要對森林資源質量進行評價,主要就是為了能夠掌握森林資源質量情況,并在此基礎上制定更加符合可持續發展的經營方案,以達到在保護森林資源的前提下實現森林資源利用效益最大化的目的。為此,在對其進行評價時,必須要要充分按照可持續經營的原則進行評價。
2.生物多樣性保護原則。森工林區位于我國東北地區,當地的自然氣候和森林環境決定了其擁有非常豐富多樣的生物,這也是森林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個完整生態系統不可缺少的事物。為此,在對森工林區的森林資源質量進行評價時,一定要將生物多樣性保護原則當做基本原則來對待。
3.評價標準應當盡量精簡易懂。由于森工林區的面積較大,占我國總森林面積的1/3左右,因此在對其森林資源質量進行評價時,需要耗費較長的時間和較多的人力,而且評價人員專業的現代林業人才并不多,最多的評價人員是林區的技術工人,其對于專業的林雪知識掌握并不是很多,對先進的科技產品也不夠熟悉,因此在設置評價方法和評價手段時,要盡量的精簡易懂,所要獲取的數字要便于起的,并且要利于林業工人自行評價。另外,在選定評價標準時和指標時,還要根據林區的培養目標來選定,以提高森林資源質量評價的有效性。
為了更好的了解森工林區的森林質量,我們以層次分析法為主要評價手段,分別從林區的林分穩定性、林區對環境的影響評價以及林分質量綜合評價等三方面進行了探討。具體評價分別如下所示:
1.林分穩定性評價。在層次分析法的基礎上,我們對森工林區的林分穩定性進行了評價,得出結論如下:總體上來講,該地區的林分穩定性為良好。林分穩定性級別為很好的林分面積占總面積的6.4%,等級為較好的占總面積25.3%的,等級為良好的占總面積的b1.8%,等級為一般或差的林分面積占總面積的6.5%。
從以上數據中可以看出,闊葉混交林的穩定性良好,99%以上的闊葉混交林的穩定性級別屬于良好、較好或很好的等級,而闊葉混交林又是森工林區的主要林分類型,所以整個地區的林分穩定性較好。與之相比,針葉林與人工林的穩定性一般,應采取措施加以改善。
2.林區對環境的影響評價。在層次分析法的基礎上,我們對森工林區對環境的影響進行了評價,得出結論如下:總體上該地區的林分對環境影響指標等級為良好。林分對環境影響指標級別為很好的林分面積占總面積的21.9%,等級為較好的占總面積66.0%的,等級為良好的占總面積的7.0%,等級為一般或差的林分面積占總面積的5.1%。
可以得知森工林區相對比較穩定,闊葉混交林對環境影響指標等級更好一些。針葉林與人工林對環境影響指標等級與林分穩定性類似,總體情況不是很好。得出森工林區林分質量評價的綜合指數為6.24,屬于第二級別,認為該地區的林分質量較好。
3.林分質量綜合評價。綜合林分穩定性與林分對環境影響兩個指標,得出森工林區森林質量綜合指數為6.24,這說明該地區有較好的森林質量。其中森林質量為很好的林分面積占總面積的7.0%,森林質量等級為較好的林分面積占總面積的52.5%,森林質量等級為良好的林分面積占總面積的35.6%,森林質量等級為一般或較差的林分面積占總面積的4.9%。其中軟闊葉混交林等級為好的林分所占比重最大,為16.70%;硬闊葉混交林質量等級為好和良好的也占有相當大的比重,分別為15.76%及14.46%。
綜上所述,當前黑龍江省森工林區的森林資源質量整體來講還較為良好,但是其成熟林嚴重匱乏也是不可忽視的事實。我們應當在現有的森林資源質量基礎上,加強管理,積極實施全面停止商業采伐的政策措施,以進一步提高森工林區的森林資源質量,使其為我國林業的發展做出更大貢獻。
[1]馬阿濱,王偉英,孫寶剛.黑龍江森工林區可持續發展指標體系與評價研究 [J].林業科學.2004(02).
[2]李秋杰,董素梅,李雪梅.莫爾道嘎林業局森林資源質量綜合評價 [J].內蒙古林業調查設計.2008(06).
[3]田秀峰,劉俊花,高崗.呼和浩特市森林資源質量綜合評價 [J].內蒙古林業調查設計.201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