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爽/五大連池市蓮花工作站
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
程爽/五大連池市蓮花工作站
文章論述了森林病蟲害的治理遵循的原則,存在的問題,針對這些問題,最后提出了解決對策。
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存在問題;解決對策
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轉變。在防治策略上采取綜合性營林措施。搞好重點林業工程項目,將病蟲害預防措施納入規劃設計中實現由防治向工程治理轉變。
(一)綜合治理的原則
森林病蟲害綜合治理是一個病蟲控制的系統工程。即從生態學觀點出發,在整個森林生產、栽植及養護管理等過程中。都要有計劃地應用改善栽植養護技術調節生態環境預防病蟲害的發生降低病蟲害發生程度,不使其形成超出危害標準要求的策略及措施。要使自然防治和人為防治手段有機地結合起來。有意識地加強自然防治能力。
(二)從生態學角度出發治理
森林、病蟲、天敵三者之間有的樞互依存有的相互制約。當它們共同生活在一個環境中時,它們的發生、消長、生存又與這個環境的狀態關系極為密切。這些生物與環境共同構成一個生態系統。綜合治理就是在育苗、移栽和養護管理過程電通過有針對性地調節和操縱生態系統里某些組成部分,以創造一個有利于植物及病蟲天敵的生存。而不利于病蟲孽生和發展的環境條件,從而預防或減少病蟲的發生與危害。
根據森林生態系統里各組成成分的運動規律和彼此之間的相互關系廄針對不同對氛又考慮整個生態系統當時和以后的影響靈活、協調地選用——種或幾種適合園林實際條件的有效技術和方法。如園林管理技術、病蟲天敵的保護和利用、物理機械防治、化學防治等措施。對不同的病蟲害,采用不同對策。幾項措施取長補短,相互輔佐。并注意實施的時間和方法。達到最好的防治效果。同時將對生態系統內外產生的副作用降到最低限度,既控制了病蟲危害。又保護了人、天敵和植物的安全。
(四)從保護環境,恢復和促進生態平衡治理
森林病蟲害綜合治理并不排除化學農藥的使用而是要求從病蟲、植物、天敵、環境之間的自然關系出發。科學地選擇及合理地使用農藥在城市園林中營特別注意選擇高效、無毒或低毒、污染輕、有選擇性的農藥(如蘇云金桿菌乳劑滅幼脲等)。防止對人畜造成毒害減少對環境的污染,充分保護和利用天敵,逐步加強自然控制的各個因素。不斷增強自然控制力。
(五)從經濟效益角度出發
防治病蟲的目的是為了控制病蟲的危害。使其危害程度低到不足以造成經濟損失。因而經濟允許水平是綜合治理的一個重要概念。人們必須研究病蟲的數量發展到何種程度。才能采取防治措施,以阻止病蟲達到造成經濟損失的程度這就是防治指標。病蟲危害程度低于防治指標,可不防治:否則。必須掌握有利時機及肘防治。
(一)森林病蟲害發生面積不斷增加,防治難度大
隨著人工造林面積的增加,特別是單一樹種純林的增加,病蟲危害加劇。在當前資金、人力、技術等有限的情況下,防治難度加大。
(二)成災病蟲種類增多,危害損失嚴重
小陳跟我說過,他經常搬家,從有記憶開始就在不停坐火車。而每到一個地方都要學一種方言實在太麻煩了。于是他就從CCTV和他老爸那里學了最標準的普通話。總的來說,我還是很想念他的。初中和高中里絕大部分時候我身邊的交流都是暴躁的武漢方言——縱使上大學之后覺得那是無比親切的鄉音——當時仍不禁懷念說著標準播音主持式普通話,溫文爾雅的小陳。
目前,發生嚴重能夠成災的病蟲已由80年代初的35種增加到50種左右,其中有些是由外地陸續傳人的,有的是我省從未發現過的。過去就危害比較重的松毛蟲、楊扇舟蛾、天牛(類)等至今未得到較好的控制,有的在局部地區年年發生,甚至造成嚴重損失。全省每年因林木病蟲害造成木材減產70多萬立方米,直接經濟損失達2億多元,對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也帶來了不可估量的影響。
(三)危險性病蟲害潛在威脅增大
20世紀80年代末以來,已有美國白蛾、紅脂大小蠹、蘋果綿蚜及油松葉小卷蛾等多種危險性害蟲先后侵入我省,由于我省對這些危險性害蟲采取了有效措施極力控制,沒有造成大的危害,但潛在的威脅卻不容忽視。
(四)頑固難治,暴發現象常有發生
過去危害就比較嚴重的松毛蟲、天幕毛蟲、黃連木尺蛾、楊扇舟蛾、落葉松尺蛾和青楊天牛等表現相當頑固,且大都具有暴發成災的特點,有的幾乎年年于局部地區暴發。如監測跟不上,病蟲害發生初期往往不能及時發現,到發現時已是危害嚴重的局面,造成防治相當被動。
(一)搞好城市森林的種植規劃
在考慮城市美化的基礎上合理配置植物品種,要注意長遠解決病蟲害問題。針劉本地區發生嚴重的害蟲種類減少其喜食植物的種植多規劃和栽植抗病蟲的或耐性強的植物,減少。有害生物的適生寄主。
(二)加強養護管理提高植物的抗逆能力
病蟲的發生和危害在相當程度上與植物的生長勢相關。對生長勢差的應及時施肥、澆水、松士鋤草提高植物自身的抗病蟲能力并結合秋冬季修剪,除去染病蟲枝條。這樣不但可以調節植物養分還可以減少病蟲來源,通風透光增強樹勢,營造不利于病蟲害越冬、繁衍、為害的環境條件。
(二)加強森林病蟲害預測預報工作
預測預報是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的重要基礎。各地必須堅持把病蟲害的調查監測工作放在首位,對轄區內的全部森林資源進行病蟲害調查監測,要以全面、及時、準確地掌握森林病蟲害動態作為基本目標,確定專人、固定地塊、明確對象、指定方法、定時調查,做到及時發現、及時除治,堅決避免平時不調查,等到發現已是嚴重危害的局面。
結合我省的實際情況,當前重點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加強《植物檢疫條例》等法規和森林植物檢疫工作重要性的宣傳,增強人們的法制觀念,促使人們對檢疫工作給予理解和支持。
(二)是在美國白蛾、紅脂大小蠹、蘋果綿蚜分布區外圍及與毗鄰地區相關的干線公路路口增建檢疫檢查站,加強對過往運輸森林植物及其產品車輛的檢疫檢查,嚴防帶疫進出省界。
(三)是加強源頭管理。重點是加強產地檢疫,特別是在高速公路難以設站檢查和其它公路叉缺乏檢疫檢查站的情況下,產地檢疫必須加強。
總之對于森林病蟲害我們要有計劃、有步驟、有重點地實行預防為主、綜合治理。要在保護環境前提下。重視天然的自然控制作用。要充分考慮有害生物種群動態及與之相關的環境。盡可能協調的運用適當的技術措施和多種行政措施,使有害生物種群控制在經濟受害允許水平之下,并獲得最佳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
[1]侯爽,淺析森林病蟲害防治中的問題及其對策,經濟技術協作信息,2009(22)
[2]王仁章,淺談森林病蟲害的綜合治理策略,科技向導,2011年第34期
[3]李賀,麻雪楠,森林病蟲害產生的原因及其可持續控制對策,民營科技,20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