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東志 ZHANG Dong-zhi
(浙江經貿職業技術學院,杭州 310018)
(Zhejiang Economic&Trade Polytechnic,Hangzhou 310018,China)
浙江產業結構調整與經濟周期波動的影響因素及關聯分析
張東志 ZHANG Dong-zhi
(浙江經貿職業技術學院,杭州 310018)
(Zhejiang Economic&Trade Polytechnic,Hangzhou 310018,China)
產業結構調整與經濟周期波動的關聯性是研究的難點,本文從技術創新、需求變動及投資等影響因素分析二者的關聯性,并以浙江為例分析二者的關聯性。
產業結構調整;經濟周期波動;關聯分析
許多學者單獨對經濟周期波動或產業結構調整的研究比較多,而對這二者之間的關聯研究并不多。H·錢納里等人通過研究指出,在影響經濟增長及經濟周期波動要素中,產業結構變量是一個重要的慢變量。Blanchard和Simon(2001)按照支出法GDP的分解方法,認為是每個構成部分自身波動性的減小造成了整體經濟的穩定。我國學者從1990年以來才開始從產業結構變動的視角去調研及分析中國經濟周期波動。馬建堂(1988、1990)從宏微觀兩個視角詳論經濟周期波動如何影響產業結構調整的機制運行,經濟周期波動可以用不同指標表示出來,經濟波動會引起國民收入及其結構、價格及其結構、投資及其結構的周期性波動,進而引起各個產業的結構調整。孫廣生(2006)以統計數據對產業結構調整與經濟周期波動的關聯關系進行研究,指出整個經濟波動是各個產業波動的綜合作用,推動中國經濟的增長主要是工業的增長,其重工業增速比輕工業快,故重工業波動是經濟周期波動的主要因素。童光榮、劉瑋(2009)分析經濟周期波動及產業結構調整的指標基礎上,分析二者關系,得出第一、二產業結構的調整是引起經濟周期性波動的主要因素,產業結構是動態變動的,發現一、二、三次產業的比重分別是不斷下降、保持穩定以及逐漸上升。
2.1 技術創新是產業結構調整影響經濟波動的根本因素 在每次經濟長期波動過程中,產業結構都會經歷大的調整,而技術創新是促進整個經濟長期波動的主要原因。技術創新導致一批新興產業不斷出現和發展而取代舊的夕陽產業,從而對整個產業結構產生巨大的調整,新舊產業間的不斷更替而引起長期的經濟波動。隨著新興產業的基礎創新在產業間的不斷擴散和滲透,使整個經濟進入高速的擴張期,但隨著創新溢出效應的逐漸消失,主導產業逐步成熟,連帶效應逐漸減弱,經濟轉入低速的平穩期發展。因此,技術創新是連接產業結構調整與經濟周期波動的根本因素。
2.2 擴大投資是產業結構調整與經濟周期波動的推動因素 投資是經濟發展與經濟增長的推動因素,是加速經濟增長的第一動力因素。在社會生產和擴大再生產的過程中,經濟發展要實現增長戰略目標,依據總供給與總需求協調發展的條件,不斷追加投資,另外要根據社會發展及經濟增長的需要調整投資方向。而投資數量與規模的擴大、投資速度的加快及結構的改變,會在短期內通過投資需求的數量及投資結構對社會供需的數量及產業結構產生決定性的作用。在經濟發展的投資過程中,小量的投資規模會使經濟增長速度太慢,這必然會影響到經濟增長的后勁,這樣會在社會發展過程中出現供給的結構性短缺,從而導致整個社會的經濟萎靡及增長的萎縮;而任意擴大投資范圍及投資規模,過快的投資增長速度會導致投資結構的不合理及投資需求的快速膨脹,引起通貨膨脹,造成整個社會經濟的波動,從而阻礙經濟的持續、穩定、協調地發展。
2.3 需求變化是產業結構調整強化經濟周期波動的因素 需求變化是產業結構調整引導經濟周期波動的一個重要因素。H·錢納里將恩格爾效應作為研究的依據,通過相關數據分析,發現國內需求份額的變動以及生產迂回化導致對中間產品需求變動,作為產業結構調整的動力機制。筱原三太郎通過研究,則將需求作為產業結構調整的一個獨立機制,提出了通過需求收入彈性概念來考察產業結構的調整。在經濟發展的不同階段下,社會需求的改變會導致不同產品的需求彈性發生變化,從而引起所在產業在整個經濟中的地位,進而引起經濟波動。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及人均收入的提高,居民消費結構和社會需求結構都會相應的發生階段性變化。工業化進程會使社會的機械化程度不斷提高,社會大生產的機械裝備率上升;收入水平的提高會進行更多的非食品消費,食品消費所占需求比重降低,服務需求增加,居民的消費結構將逐步升級,加快第三產業發展。隨著經濟的發展,需求彈性高的產業部門的需求增長速度會加快,這樣會導致整個經濟成分的調整,引起新舊產業的更替及輪換,從而部門的波動導致整個經濟的波動。
產業結構調整是由于三次產業相互之間的比重不斷變化而發生的,三次產業比重的周期性變化,構成了整體經濟的周期性波動,并且各產業的波動對經濟周期波動產生的影響是不同的。隨著三次產業的周期性變動及產業之間的結構調整,整體經濟就會呈現不同的波動特征。第一產業主要由農、林、牧、副、漁等構成,極易受自然條件的影響,第一產業的波動不是很穩定;第二產業主要由周期性行業所構成,因而第二產業的周期性波動較大;第三產業是除第一、二產業以外的其他行業,主要是服務業,自身所具有的地域及服務的特點,決定了其不易受到外來的沖擊,在經濟周期性波動中,波動幅度較小。因此,當第一產業比重較大,第二、三產業比重較小時,經濟的整體性波動會表現為中等程度;但第二產業比重超過第一產業時,經濟的整體性波動會表現為劇烈程度;當第三產業比重變大,第一、二比重持續下降時,經濟會呈現穩定趨勢。

圖1 浙江1978-2012生產總值及三次產業的增長趨勢
圖1表示了浙江1978-2012年生產總值增長率和三次產業增長率的變動趨勢,三次產業與浙江經濟生產總值的增長率波動大體一致,表明了浙江三次產業與整體經濟間存在著較為明顯的關聯關系。由圖可知,在1978-1995年間,浙江第一產業增長率的波動較為劇烈,并且絕大多數年份增長率是低于浙江經濟增長率的,是拉低浙江經濟增長及影響浙江經濟周期波動的主要因素;第二產業增長率波動也表現為劇烈,但絕大多數年份是超過浙江經濟的增長率,說明第二產業對浙江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較為明顯;第三產業與浙江經濟的增長率較為一致,說明第三產業對浙江經濟起到平抑作用。1995年至今,三次產業增長率的波動與浙江經濟較為一致,這使得浙江經濟波動越來越平緩。
[1]Kuznets,S. (1971).Economic Growth of Nations:Total Output and Production Structur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Cambridge.
[2]張新華.經濟波動中的產業結構變化[J].管理世界,1988(2):27-31.
[3]程惠芳,岑麗君.FDI、產業結構與國際經濟周期協動性研究[J].經濟研究,2010(9):17-28.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Correlation Analysis of Zhejiang Industrial Structure Adjustment and Economic Cycle Fluctuation
It's difficult to researc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adjustment and the economic cycle fluctuation.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relationship from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demand change and investment,and takes Zhejiang as an example.
industrial structure adjustment;economic cycle fluctuation;relational analysis
張東志(1979-),男,江蘇徐州人,碩士,助理研究員,主要從事區域經濟及職業教育研究。
F121.3
A
1006-4311(2014)11-0188-02
2013年浙江省社科聯課題“浙江產業結構調整與經濟周期波動的動態關聯及對策研究”(2013B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