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振磊
(中央財經大學,中國 北京100081)
近年來,隨著大學畢業生數量的逐年增加,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問題越來越受到社會各方面的廣泛關注。 2013 年,我國高校畢業生達到699 萬,被稱為“史上最難就業季”。2014 年,我國高校畢業生規模將達到727 萬,就業形勢更加嚴峻。在這樣的背景下,如何做好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工作,也成為各個高校頭等重要的事情,在現有的就業工作的基礎上,充分發揮畢業生黨員在就業工作中的先進性,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彌補高校就業工作中的一些短板,進一步提高高校就業工作的質量。
面對如此嚴峻的就業形勢, 為了更好的做好畢業生就業工作,各個高校都已經成立了就業處、就業指導中心等部門,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畢業生就業工作的開展,但一線就業工作隊伍在開展具體工作的過程中,還是存在著種種問題。
我國現階段各高校一線就業工作隊伍多為院系級單位專兼職輔導員,高校輔導員的工作內容很多很雜,整日陷入事務性工作當中,很難有大量時間和精力放在就業指導工作上,在就業工作中面對不同學生的不同情況,很難面面俱到,難免會有疏漏;再加上自身對就業指導理論和實踐研究不深入,就業指導知識不充足,只能憑借工作經驗以及對就業指導工作的粗淺理解處理就業指導中的各種問題,不能給學生提供專業的就業指導;同時,很多剛參加工作的年輕輔導員也是從校門到校門,缺乏對就業市場的認識,從事就業指導工作缺乏實戰經驗,很難勝任較為復雜繁重的就業工作。 對于現階段多數高校的就業工作而言,這些問題尤為突出。
面對就業工作中存在的種種問題,可能很難一時得到解決,如果能夠發揮畢業生黨員的能動性,使其參與到就業工作中來,既能成為輔導員在就業工作中的好幫手, 也為高校就業工作開辟了一種新思路。
學生黨員在發展過程中經過了十分嚴格的考核、考察,都是經過了層層推薦和篩選。 最終發展成為黨員的學生,經過黨組織的教育和培養,通常在思想修養、道德品質水平、人際關系處理、團結協作精神、組織紀律和學習能力等各個方面有著突出表現;同時也樹立了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擇業觀、利益觀;除此之外,學生黨員在校期間也會比較多的承擔一些學生工作,多為學生骨干,多數學生黨員通過在工作中的鍛煉,具備了較高的綜合素質,這些方面的優勢也使得學生黨員在就業中相比較其他學生更容易脫穎而出, 更容易得到企業的認可。所以,學生黨員相比其他同學,也會較早的落實工作。
由于畢業生黨員自身所具備的優勢,使得畢業生黨員能夠較早的獲得工作機會,并且就業質量較高,這樣在整個畢業生群體中就形成了很好的示范和帶動作用, 畢業生黨員成為高校就業工作的排頭兵。這樣畢業生黨員即對其他畢業生起到示范作用,同時也為低年級同學樹立了很好的榜樣, 通過與其他同學分享自己的就業經驗和教訓,讓其他同學能夠得到更多的借鑒和學習,形成一個很好的就業氛圍。
學生黨員在發展過程中,經過組織和群眾的層層推薦,有著較好的群眾基礎, 這使得畢業生黨員能夠更深入的了解畢業生群體的情況,能夠充分的發揮黨員的服務精神,主動關心和幫助畢業生中就業困難群體。 同時,畢業生黨員相比老師能夠更直接深入的了解身邊的同學,也能切實站在同學們的立場考慮問題,能夠將自己就業的經驗最直接的提供給其他同學,提出更切實際的意見和建議,讓更多同學跟隨畢業生黨員共同進步。因此,充分調動畢業生黨員的積極性,發揮黨員的服務精神,協助學校開展就業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填補了輔導員老師在就業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難以填補的空缺,從而使得就業工作更加全面深入。
雖然畢業生黨員在發揮服務精神的過程中直接將自己的就業經驗分享給了其他同學,但是畢業生黨員作為學生畢竟還是缺乏社會經驗,就業工作中的很多問題還是要依靠老師去解決。 黨員具有較強的黨員意識和責任感,充分發揮畢業生黨員的先進性,構建老師和畢業生之間溝通的橋梁紐帶,這樣使得老師能夠及時掌握畢業生就業動態和存在的問題,能更加順暢的為畢業生提供就業信息和就業指導。
已畢業的黨員同學在離校后大都還會與母校保持聯系,能夠為母校提供更多可靠的就業信息,同時,由于黨員自身具有的良好素質,工作后在單位中往往會表現出較強的工作能力,已畢業黨員所在單位的對畢業生黨員都具有極高的評價,也使得用人單位愿意來校繼續招收更多的畢業生。
近年來,畢業生黨員作為高校畢業生中的先進分子,越來越得到用人單位的青睞,甚至有些單位在招聘時明確表明優先錄用黨員。 在這樣的環境的影響下,雖然很多同學入黨的積極性很高,但是動機卻沒有那么單純了,有些同學可能是為了獲得更多、更好的工作機會而入黨,這與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入黨動機是相背離的。同時,由于畢業生黨員在畢業季更多的是忙于找工作、實習,從而使得工作熱情和服務精神有所減弱。
因此,在畢業生黨建工作中,一方面要加強黨員的理想信念教育,端正入黨動機,有為人民服務、為實現共產主義理想而奮斗理想;另一方面,在畢業生黨建工作中,要引導畢業生黨員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和擇業觀,將國家倡導的西部志愿服務計劃、基層就業、艱苦地區的就業,與黨的思想政治教育相結合,增強黨性教育對于就業觀念的輻射,促進并鼓勵更多的,尤其是黨員畢業生更好地融入社會,到西部、到基層建功立業及自主創業,為社會做貢獻,體現出黨員的應有價值,從而在廣大畢業生群體中很好的起到榜樣的作用。
3.2.1 就業先進黨員事跡的學習機制
每個學期定期開展就業先進黨員的交流活動。通過讓就業先進黨員在畢業生、低年級同學中開展講座、座談會等活動,與廣大畢業生和低年級同學分享找工作中的各種經驗教訓,通過就業先進黨員榜樣的作用在全院、全校范圍內形成積極的就業氛圍,促使同學們樹立正確的就業觀、擇業觀。
3.2.2 “一對一”幫扶機制
針對畢業生中的就業困難群體,建立畢業生黨員“一對一”幫扶機制。 在畢業生群體中由于各種原因總會存在部分就業困難的同學,積極動員已經落實工作的畢業生黨員,“一對一”了解就業困難同學的難處,并利用自己在就業中積累的經驗對其進行指導與幫助,直接提高就業困難同學的就業能力, 從而帶動這部分同學更好的就業。
3.2.3 構建師生交流機制
發揮畢業生黨員的橋梁和紐帶作用,構建師生交流機制。 畢業生黨員身為畢業生群體的一員,能夠及時了解周圍同學們的求職意向和求職困惑,畢業生黨員能夠幫助學校老師更好的掌握同學們的就業動態,更好的開展就業工作;此外,由于受到實習、考研等因素影響,會出現老師與學生的溝通不通暢的問題,學生由畢業生黨員充當班級的就業聯絡員,及時將學校的就業信息有針對性地發布給需要的同學。
[1]劉志偉,王娜.全面構建高校畢業生黨建與就業互動體系[J].品牌工作研究,2012.
[2]李娜.發揮學生黨員優勢促進就業工作[J].現代企業教育,2008(24):195.
[3]虞蓉.高校畢業生黨建和就業工作互動的機制探析[J].高校教育研究,2008(11):82-83.
[4]李軍華,邱飛.高校輔導員與大學生就業工作[J].遼寧教育研究,2007(6):109-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