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天寶 王云鳳
第一,中國農產品進出口貿易將會持續增長。近幾年,隨著我國對外經濟的發展,我國的農產品進出口貿易一直呈上升的態勢。從外部環境看,中國加入WTO,簽署了農業相關協議,履行WTO中關于農業協議規則的要求,履行入世的承諾,進一步開放中國的農產品市場;從國內環境看,近年來,我國不斷調整經濟發展和生產結構,使國內的農產品市場供求關系發生了相當大的變化,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促進了消費水平發生了變化,這些積極的變化都將促進未來中國農產品進出口貿易的增長。
第二,勞動密集型農產品是未來發展的主流。水產品、園藝產品、畜產品等屬于勞動密集型產品,伴隨著國際社會對綠色農產品要求的日益提高,未來中國農業必然要解決食品質量和食品安全問題,不僅提高農產品數量,更要大幅度提高農產品質量,增強食品安全標準和改善檢疫制度,發揮勞動密集型產品的成本比較優勢,進一步在國際農產品貿易中占有一席之地。相對于土地密集型產品如谷物、油料作物、棉花、大豆等,由于農戶的經營規模太小,缺乏國際競爭力,隨著市場上需求的發展、供求關系的變化,中國不可能大最出口不具有優勢的土地密集型產品。
第三,綠色貿易已成為國際農產品貿易的趨勢。綠色農產品是指在無公害農產品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按照特定的生產方式和工藝流程進行生產,經專門機構認定,允許使用綠色產品標志的無污染的安全、衛生、優質、營養型農產品。近年來,我國農產品貿易額不斷上升的同時,綠色農產品貿易也在快速增長,市場覆蓋面日益擴大,市場占有率越來越高,相當一部分綠色農產品已成功進入了日本、韓國、美國、歐洲、中東等國家和地區的市場,顯示了較強的市場競爭力。從出口的產品結構看,出口的綠色農產品主要以糧油類、畜禽蛋奶類、蔬菜類、飲料類為主;從出口的區域結構上看,集中在沿海地區和東北三省,顯示出了在技術、質量、價格、品牌上的優勢,展示出了綠色農產品貿易的美好發展前景。
(田風摘自《經濟問題探索》2013年第11期《中國農產品國際競爭力實現機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