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莉
(柳州市勝利小區第二小學,廣西柳州,545000)
美學家黑格爾認為,美是理念的感性顯現;哲學家培根認為,美的精華在于內在的德行;亞里士多德認為,美是一種善,其所以引起快感正是因為它善,強調“善”在美感中起的作用。蘇霍姆林斯基說美是一種心靈的體操,它使我們精神正直、良心純潔、情感和信念端正,而教育中的那些美,更能使我們的靈魂得到升華。
不管專家學者的觀點如何,毋庸置疑的是,“美”是善良和熱忱之母,與文明相通,與“丑”相對,是道德純潔、精神豐富和體魄健全的有力源泉。我們所追求的美是與善良相伴、與文明同行、與丑相對的美,即道德純潔、精神豐富、體魄健全、和諧共生。
從“尚美教育”四個層次(發現美、欣賞美、追求美、創造美)出發,按照“以美為尚,各育滲透,追求和諧,發展個性”的辦學思路,實現以美輔德、以美益智、以美健體、以美怡情的教育目標,培養具有“尚美”素質和“尚美”人格的學生。
辦學總體目標是通過三年的努力,學校以審美的角度去審視管理工作,指導教育教學;教師的“尚美”水平和實踐能力得到提高,形成美的課堂的發展方向和標準,教育教學質量有新的提高;學?!吧忻馈蔽幕ㄔO有初步成果,“尚美”思想和實踐能力在學校教育教學活動中得到初步顯現;總結出“尚美”課程開發建設、實踐的經驗;深入發展學校藝術項目,以民樂、合唱、舞蹈為主體的學校藝術教育特色更為明顯。
學生培養目標是培養道德純潔、精神豐富、體魄健全的“尚美”學生。
經過三年的努力,師生在學習、生活、待人接物、為人處世等方面形成一種儒雅優美的氣質。培養學生感受美、追求美、鑒賞美、創造美的能力,陶冶學生的情操,發展學生的個性,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使每一位學生養成具有優雅的藝術氣質特征。班主任團隊凝聚力強,相互信任、積極向上、民主和諧。校園處處洋溢著濃濃的藝術文化之美。
秉持“尚美教育”理念,夯實育人基礎,使學生在學習、生活、待人接物、為人處世等方面都有進步,培育具有“真、善、美”品德的學生。加強德育隊伍建設,營造良好的德育環境,深化德育課題研究,豐富德育教育內容,探索德育新途徑,完善德育評價機制,重視班主任工作,提高班級管理水平,鼓勵班主任工作和班級制度建設多樣化、個性化。
學校的一切“尚美教育”和活動都有賴于人來完成,因此教師是“尚美教育”學校文化能否形成并實施的關鍵。所以核心目標是提高教師的審美素養和以美育人的能力。具體內容包括“尚美”心靈、“尚美”形象、“尚美”行為、“尚美”生活,建設一支教育理念先進、師德高尚、事業心強的高水平教師隊伍,打造一支有“尚美”能力的教師隊伍。提高教師在藝體等特色項目中的自身實力,形成良好的特色師資隊伍。
以“寓美于德,以美引善”為工作理念,本著德育工作無小事的態度,抓好細節,持之以恒,培養德育工作思維,以“全面育人,全員育人,全程育人”的工作思路,構建教師、年級組、德育處、家長四位一體的工作網絡。舉辦多種美育活動如“尚美”講堂、“尚美”男生女生節、“尚美”藝術節、“尚美”體育節、“尚美”科技節、傳統節日活動、親子活動等。
本著“寓美于智,以美導真”的工作理念,建立和諧、高效的尚美課堂,讓教師教得輕松,學生學得快樂。組建教育局教研室、學校教導處、教研組、教師密切聯系的工作網絡,培養學生尚美習慣,抓好細節、持之以恒。教學質量是學校的生命線,更關系著學生的生命質量和一生的成長。學校特色建設也必須依托課堂才有生命力。因此,追求有效、高效課堂教學是我們永遠的目標。努力使“尚美”課堂成為充滿智慧、充滿活力、激情奔放、平等和諧、充滿美的課堂。
柳州市勝利二小成立28年來,特別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提出了“校美、心美、體美、人美”的辦學目標,堅持“以美育德、以美陶情、以美啟智、以美健體、以美育人、以美促教、以美建?!钡霓k學宗旨,在規范學校管理的同時努力打造學校藝術特色品牌,形成了以素質教育為中心,以藝術教育和家庭教育為兩翼的“一體兩翼”的辦學格局。學校先后榮獲全國家級、省級多項獎勵和榮譽稱號,被中央教科所確定為全國藝術教育實驗基地。學校憑借民樂教育成果參加了“柳州創造”成果展覽會,是柳州市唯一一所入選小學。
學校文化底蘊不夠,學生結構復雜,精神文化建設中理念與現實有差距。增強執行力和提高工作效能方面有待加強。學生的行為操守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校園環境文化缺乏完整的育人體系。
教育家蔡元培認為凡是學校的課程,都沒有與“尚美教育”無關的。從美與審美的角度構建教學理論,把一般教學認知過程轉變成審美過程,對課程與教學的審美功能、審美心理機制與操作策略進行深入研究,將成為優化教學活動,提高教學效率的必然選擇。
寓美于景,以美育美。環境育人,構建“尚美”校園,形成物質文化。圍繞學校的特色發展主題,規劃有特點、有內涵的硬件建設格局。從外形到內涵都有統一的風格和表達。建設花園式校園、綠色校園、文化特色校園。
在打造尚美文化的過程中,構建“尚美”校園,形成物質文化,圍繞學校原有的文化元素,豐富辦學理念,體現學校文化底蘊,創設良好的教育環境和人文環境。根據學校的整體環境與特色主題設計來規劃“尚美”文化主題園區。三個主題園區為“浮雕語言區”“學生運動區”“教學區”。
利用校園廣播、網絡等資源構建師生對尚美教育的認同機制。通過廣播站、國旗下講話、晨會等形式,有的放矢,把靜態的校園文化變為動態的校園文化。融洽和諧的校園人際關系有利于學生從情感上對校園、對學校產生認同,當然也能更好地接受教育。同時,融洽和諧的人際關系也是“尚美”校園文化的一部分。
文化除了需要凝聚與創造外,更重要的是傳承。我們研究“尚美”校園文化的建設,除了要在校園里建設“尚美”的校園文化外,更重要的是在校園外傳播“尚美”文化。以民樂、合唱、舞蹈三大社團為主攻方向,在傳承的基礎上創新學校藝術教育管理模式。
總之,特色校園文化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建立的,需要長久的積累與努力?!吧忻馈毙@文化是勝利小區第二小學經過了長期的實踐而做出的選擇。
[1] 李中標.“尚美教育”特色構建方案[J].新課程:下,2014(1).
[2] 劉明建.正心至和 勵行尚美——四川省成都高新區中和小學“和美教育”的思考與探索[J].人民教育,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