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 瑋
(常州劉國鈞高等職業技術學校,江蘇常州213025)
財會專業技能大賽設會計電算化、會計手工賬務處理和珠算三個競賽項目。會計電算化項目的內容為會計電算化、點鈔和傳票翻打,選手的成績分別按會計電算化60%、點鈔20%和傳票翻打20%加總計算;會計手工賬務處理項目的內容為會計手工賬務處理、點鈔和傳票翻打,選手的成績分別按會計手工賬務處理60%、點鈔20%和傳票翻打20%加總計算;珠算項目的內容為珠算、點鈔和手工賬務處理,選手的成績分別按珠算60%、點鈔10%和手工賬務處理30%加總計算。根據每個競賽項目的總分成績,從高到低排序,設置獎項。從近幾年的會計技能大賽內容來看,會計技能競賽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
技能大賽的宗旨是強化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目的是為了深入宣傳會計法規,普及會計知識,掌握會計準則,培養較高的專業素質和良好的職業操守的應用型會計人才,提升職業教育的教學質量,這與會計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非常吻合。從會計技能的三大比賽項目來看都強調了會計專業技能的綜合素質的培養的重要性,是五年制高職的學生所應具備的基本的職業能力。
每年一屆的技能大賽制度的建立,將發揮會計檢查、選優、引導三種功能,其中引導功能是最重要的。通過技能大賽,引導教學內容的選擇、引導實訓方式的改革、引導課堂模式的更新、引導育人理念的確立。大賽就像一個“指揮棒”,大賽考什么,學校和學生自然就會側重什么,每年的比賽所有的職業院校都參與,隨之而來的是學校辦學理念、課程設置、培養模式和評價標準也在改變,所以說“會計職業技能大賽已成為職業教育發展的杠桿”。
會計人才是會計事業發展的內在動力,也是我國當前會計工作的薄弱環節。努力培養造就思想過硬、業務精湛、作風優良、勇于開拓的高素質會計人才,即是深化改革、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必然要求,也是應對激烈的國際競爭、提高國家競爭力和企業核心競爭力的迫切需要。省技能大賽的如期開展不斷激發各個學校加強教師隊伍的培養,有些學校從會計技能大賽選手中挑選優秀的選手吸收到教師隊伍中。
現實中五年制高職的畢業生往往動手能力比較差,有些同學盡管在學校就已取得了會計從業證書,但到單位上連最基本的支票不會填,日記賬不會登;雖然這只是個例,但是也反映了職業教學的理論和實踐的嚴重脫節。造成這種現象的部分原因是老師過于偏重理論知識的講解,而忽略了會計專業的特點。
高職會計教學在課程設置上,雖然注意一些會計技能的訓練,但是平時實訓的課時安排得較少,而且都是孤立的、片面的會計業務的練習,與企業會計實務的實際相差甚遠,忽略了知識的實用性,大多數五年制高職會計專業的學生都把考取會計從業資格證作為畢業的基本要求,但缺乏實際操作技能,與用人單位要求立即上崗有差距。
高職會計教學常用的方法主要是講授法,雖然也有情境教學法和探究式教學法的應用,但是由于內容缺乏可操作性,情境模擬和探究式教學法也大多憑借教師的口頭表述,學生似懂非懂,理解不透切,考試時死記硬背。有些學校在五年級進行頂崗實習,但由于會計工作崗位的特殊性,往往存在很多學生在單位都是幫企業會計整理憑證、抄抄數字,難以培養出滿足現代經濟需要的具有高素質、高技能的會計應用型人才。
職業教育的本質是就業教育,它具有專業性、實踐性強的特點,也就對專業教師提出了較高的實踐要求。會計教學水平的高低,取決于會計一線教師教學能力的高低,許多高職校的教師雖然學歷都很高,由于一直在學校從事教學研究,很少有教師是從大型企業中來的,缺乏教學的實踐,對企業的崗位設置不了解,對會計技能操作不熟練,特別是對會計崗位與其他崗位的往來工作流程不清楚,嚴重影響會計實踐教學的效果。
會計技能大賽的內容和主題體現了會計職業崗位對會計專業學生職業能力的需求標準,高職院校應以技能大賽為契機,積極推進會計教學改革,探索符合高職院校學生個性發展要求和認知結構特點的具有可操作性,體現會計崗位特點的“職業技能模塊”的會計教學模式。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以工作過程為導向,以真實的工作任務為載體,充分應用豐富的教學資源和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使課堂教學、課程開發具有鮮明的崗位特征和較強的可操作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的理論學習和實踐學習相統一。
進行會計教學改革,除了軟件上的改善提高之外,還要加強會計實訓內容的設施建設。首先要加大實踐教學環節的資金投入,做好項目預算,確保資金合理使用。其次從技能大賽的項目來看,需要各職業院校的會計實訓基地完善起來,包括校內實訓室的建設和校外實訓基地的開發兩個方面。其中校內實訓室側重日常單項訓練,校外實訓基地側重師生到校企合作單位的財務部門實習參觀等。最后要設計一些與會計技能大賽項目相關的專項實訓項目,如點鈔專項實訓、數字錄入競賽性的實訓、會計實務電算化模擬企業實戰沙盤演練等。
在會計實訓的課時安排上,采用專項實訓和日常實訓相結合的方式。技能大賽要求實踐操作的,都要采用各階段最有效的方式訓練。初期可采用日常隨課時實訓的方式,如電算化軟件,在學習初期,各模塊需要分步驟理解掌握;點鈔需要各種方法的演練;數字錄入需要正確的指法反復練習。基本方法掌握之后,需要大量時間投入練習,如每周全天練習電算化,早自習練習點鈔,晚自習練習數字錄入等方式。
課程改革的關鍵在于教師,需要教師在教學中融入最新的專業知識和技能。職業技能大賽就是教師學習的“窗口”之一,是促進教師技能學習的良好平臺。指導學生參加技能大賽,職業學校一般都會組織一些集訓,指導教師會進一步將自己的理論知識和實際操作進行融合。許多會計教師原來掌握的僅是教學層面的知識、技能,他們要想很好地指導學生就必須先于學生掌握理論和實操能力,這樣就提升了教師的能力,開闊了教師的視野。在新課程改革中,教師才能更好地領會新課程的精神實質,提高自己的實施能力,從而有助于課程改革的順利進行。
會計教師在會計教學中應當將大賽的內容和要求標準融入到教學計劃中,將會計職業技能比賽與崗位技能鑒定結合起來,讓學生在日常的會計教學中樹立起清晰的職業技能目標,如數字書寫、錄入和點鈔、珠算等技術課程,教師在平時教學中按大賽的要求標準和比賽使用工具進行授課,在平時的學習中可以通過小組對抗賽、班級賽提高學生的技能水平,平時就按大賽使用的“用友U8.72 軟件”作為教學依據,單人單機進行訓練學習財務軟件,期末采用用友財務軟件證書的鑒定標準進行“會計信息化”技能大賽。這樣將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密切結合,真正做到理實一體化的會計教學,實現學校學習和企業實踐的無縫對接,真正培養出具有高素質高技能的會計人才。
總之,會計技能大賽是推動高職會計教學改革的有效手段和措施,以會計技能大賽為抓手,教師可以將會計教學改革的內容進一步深化,創造豐富多樣的會計教學手段和有效的教學模式,將以提高會計專業資格通過率為目的的會計理論教學和提高實踐教學為目的的會計技能大賽相結合,進一步提高會計教學質量,提高辦學水平,從而為社會培養更多高素質高技能的會計人才,將會計技能大賽對會計教學改革的意義充分發揮。
[1]左占衛. 以技能大賽為抓手 加強高職會計教學的改革[J].遼寧經濟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3(3).
[2]李召旭.試論技能大賽對職業教育課程改革的促進作用[J].清遠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9(5).
[3]陳健.高職院校會計教育改革初探[J].湖北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08(4).
[4]何福貴,張梅. 職業技能競賽促進教學改革的研究[J].北京勞動保障職業學院學報,2010(3).
[5]陳利,李紹中.高職院校學生職業技能競賽體系的構建與實踐[J].職業教育研究,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