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瀟
(山東科技大學,山東 青島266590)
2014 年9 月,中國在聯合國氣候變化峰會上承諾2020 年碳排放強度比2005 年下降40%~45%的目標,而優化一次能源消費結構已經成為實現該目標的有效措施之一。
本文將一次能源的消費量作為決策變量,即:x1表示煤炭消費量,x2表示石油消費量,x3表示天然氣消費量,x4表示非化石能源消費量,且xi≥0。運用多目標決策法確定目標函數,并保證任何目標函數的確定均以低碳經濟為約束條件。
1)二氧化碳排放目標。根據2020 年二氧化碳排放強度控制目標,用OBJ1、OBJ2 表示二氧化碳排放總量的上限和下限。假設一次能源的二氧化碳排放系數為ECi,則有:OBJ2≤f(xi)
2)能源消費總量目標。根據陳俊武院士所提出的2020 年二氧化碳排放強度降低40%~45%相當于能源強度降低30%~35%的這一結論,分別用OBJ3、OBJ4表示2020 年我國能源消費總量的上限和下限,可得
3)煤炭消費目標。長期以來,我國一直保持以煤炭為主的能源消費結構,這一現實情況在短時期內很難改變。所以,本文在考慮合理控制煤炭消費總量的前提下,將2020 年煤炭消費比重的上限和下限分別確定為60%、55%,則有:0.55≤x1/
4)石油消費目標。根據統計數據顯示,我國在1978~2011 年間的石油消費占一次能源消費結構比重的16.6%~22.7%。由于我國在未來一段時期內仍處于工業化進程中,石油消費量在短時期內大幅度降低的可能性較小,所以本文將2020 年石油消費比重變動下線設定為16.6%,則有
5)天然氣消費目標。提高天然氣在一次能源消費結構中的比重,可有效減少我國二氧化碳排放量。據預測,我國2020年的天然氣消費比重可超過8%,則有:
6)非化石能源消費目標。我國政府針對低碳經濟發展戰略,明確提出到2020 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達到15%的目標,根據這一目標,可得
根據上述確定的目標函數,運用線性加權法構建一次能源消費結構優化模型。在求解多目標優化模型時,本文采用MATLAB 中的linprog 函數進行求解,得出2020 年以低碳經濟為基礎的一次能源消費結構優化結果:煤炭55. 47%、石油17.04%、天然氣9.30%、非化石能源18.19%。該優化結果既能夠相對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又能夠相對節約能源總量,并且兼顧了社會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協調發展的需求。
低碳經濟背景下,我國應從以下三個層面入手確保一次能源消費結構優化目標的實現:其一,在管理體制層面,我國要進一步深化能源管理體制改革。在統籌兼顧國內能源開發與對外能源合作的基礎上,完善能源戰略儲備制度,不斷強化能源行業管理和投資管理。其二,在技術層面,我國要著力提升能源技術自主創新能力,加大新型能源開發利用程度,逐步改善煤炭石油比重過高的現狀,優化我國一次能源消費結構,推動我國步入低碳多元化能源時代。通過改進傳統能源勘探與開采技術,開發能源加工與轉換技術,推廣節能環保的發電技術,研發低污染、低成本的新能源技術,從而有效控制二氧化碳排放量,提高能源資源的開發、利用和轉化效率,深化能源生產與利用方式的變革。其三,在政策層面,我國要盡快建立健全有關能源和環境保護的法律體系,積極倡導使用清潔能源和節能產品,建設節約型社會;加快產業結構調整,逐步提高第三產業比重,重視新興產業培養,構建新型產業格局,轉變粗放式的經濟發展模式;持續推進能源價格機制改革,通過結合運用政府指導價格與完全市場價格兩種定價方式,進而針對不同行業建立起差別化能源價格制度,引導能源消費結構的優化。
針對我國政府在聯合國氣候變化峰會上提出的2020 年碳排放強度比2005 年下降40%~45%的目標,必須通過優化一次能源消費結構這一有效途徑確保該目標的實現。本文通過研究得出以下結論:2020 年,我國將煤炭、石油、天然氣、非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費結構中的比重分別控制在55.47%、17.04%、9.30%、18.19%,即可實現我國節能減排最優化目標。為此,我國必須從管理、技術、政策三個層面出發,制定切實可行的能源消費結構優化發展戰略,以確保節能減排目標的實現。
[1] 范德成,王韶華,張偉. 低碳經濟目標下一次能源消費結構影響因素分析[J].資源科學,2012(2).
[2] 徐程程.我國能源消費強度、結構和技術創新對碳排放的影響研究[D].南京:南京信息工程大學,2013.
[3] 王韶華,于維洋.一次能源消費結構變動對碳強度影響的靈敏度分析[J].資源科學,20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