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敏
(鄭州師范學院初等教育學院,河南鄭州,450044)
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來,全社會對片面追求升學率的應試教育的不滿日益顯現。教育學者為轉變應試教育,同時也為了改變我國教育過程中以教師、教材為中心,忽視學生主體地位的狀況,提出了素質教育的概念。[1]素質教育指教育要面向全體學生,使學生主動參與到教育過程中,獲得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素質教育理念在農村地區的實施效果并不盡如人意。本文對臺塑集團捐建的明德小學實施全人教育情況進行分析,揭示其對實施素質教育的作用和啟示。
臺塑集團在我國農村貧困地區捐建了4270所明德小學,并在所有明德小學推行全人教育理念以促進農村兒童整體素質的提升。全人教育(whole person education)強調教育應該是整體性、全面性的,根據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和需要培養其在心智、體魄等方面健全均衡發展。也就是說,不僅讓兒童學到知識,還要使其樹立正確的道德和生命價值觀念,具備用相關知識應對現實社會中的危機和考驗的能力,做愿意服務大眾、貢獻社會的堂堂正正的人。雖然明德小學都設立在中國最貧困的農村地區,但全人教育主張人生來就是平等的,兒童不應因貧困而受困,只要提供良好的機會,每一位兒童都能發揮其最高潛力。全人教育提出四項具體措施,即中西方文化經典誦讀、兒童創意智能競賽、勞動服務、校園綠化公園化。
筆者采取準隨機抽樣的方法,從河南省333所明德小學中抽取50所,對校長進行問卷調查,并對其中5所進行了實地走訪。經過調查走訪,筆者對全人教育在明德小學的實施情況,以及給學校素質教育帶來的變化有了較全面的認識。
很多城市學校實施的素質教育內容涉及面廣、靈活性大,給學校很大的自主發揮空間,但也令辦學質量較低、教育觀念滯后的農村小學無所適從。全人教育將教育內容明確分為四個部分,并且給出了具體的實施建議、參考案例等。這使農村小學實施素質教育有了具體的內容。所調查明德小學均據此制訂了本校實施全人教育的方案。例如,A明德小學將經典誦讀任務安排具體到天,B明德小學將校園綠化公園化的責任落實到每位教師。
由于農村小學教育理念相對落后,學校在實施全人教育的過程中容易出現不理解、不積極、走形式、執行走樣等情況。明德教育公益項目為防止這類情況發生,從一開始就持續開展相關培訓。明德項目部選取全國知名師范院校作為培訓單位,邀請臺灣和大陸教育專家組成觀察團,協同培訓單位一起制訂培訓方案,聘請知名院校教授和全人教育實施先進校校長擔任培訓教師。目前,明德項目以開展數期校長研修班,通過上課、討論、參觀、交流等方式,提高校長對全人教育理念的認識,并能科學分析本校情況,規劃學校發展并進行后期跟蹤指導。
要開展中英文經典誦讀,就必須有誦讀內容、領讀教師。可許多明德小學根本沒有專職英語教師。明德項目部為此組織專家編寫了分年級的中西方經典誦讀教材,配備了領讀光盤,從根本上掃清了執行障礙。農村小學信息閉塞,教師年齡偏大,教育觀念落后,在樹立學生主體地位、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方面有困難。明德項目部協同北京師范大學等院校開發了教學精進項目,將小學一至六年級語文、數學、英語三門科目的優秀教案和課件制成光盤,送給明德小學教師觀摩、學習。
明德項目部每年都舉行全國明德小學全人教育執行情況評比,增強學校執行全人教育的壓力以提高學校的積極性。調查中,不少校長表示正在認真執行全人教育計劃,爭取獲獎。明德小學成立了各省校長聯誼會,組織校長交流、參觀,促進明德小學之間互相學習,取長補短。山西省明德小學校長聯誼會每月在不同的明德小學中組織巡回聯誼活動,并將活動過程的文字和圖像記錄上傳明德網站,使其他省份的明德小學也能了解活動情況,互促互進。
不少人認為實施素質教育必須具有先進的教學設備和現代化的活動場所,而我國偏遠農村小學根本不具備這些條件。這是農村小學實施素質教育的障礙,但更可能成為其拒絕實施素質教育的借口。明德教育公益項目捐建的農村小學全部位于國家級、省級扶貧開發工作重點區縣,特殊受災害貧困區縣,以及前一年農民年人均收入低于省平均水平(或2500元以下)的縣區(或鄉鎮)。因此,全人教育正是針對農村貧困地區小學實施素質教育而提出的,其四項基本措施都是切合農村小學實際情況、方便開展的活動。我國其他偏遠農村小學可以借鑒這一理念,因地制宜地選擇適合自己的活動項目。
全人教育推行的成功在于形成了集團化運作。所有明德小學都推行全人教育理念。這樣就方便各明德小學之間互相交流、學習,開展評比。明德項目部還專門組建校長聯誼會增強溝通合作,組織相關培訓等。這就使明德小學有一種歸屬感,有問題可以向項目部請教或向其他學校學習,增強了它們實施全人教育的信心和動力。各地方教育行政主管部門應該考慮根據本地區特點,制定一套相對統一、穩定的素質教育實施方案,并組織形成溝通、咨詢、合作、評比的執行機制。筆者調查發現,某些全人教育實施效果較好的學校逐漸成為當地的標桿學校,其周圍的非明德小學也被吸引加入到經典誦讀等全人教育活動中。良好的實施效果是最好的宣傳,各地教育行政部門要注意發掘優秀的學校,樹立良好的榜樣,并引導其發揮輻射作用。
盡管明德項目采取了上述多種措施提高小學執行全人教育的積極性,但調查顯示仍有個別學校處于被動推托的狀態,這和學校校長的重視程度直接相關。要保證所有明德小學都能夠達到最基本的執行要求,這不僅需要引導,更需要督促。各級教育行政部門需要采取行政手段建立一套獎懲制度,將全人教育執行情況納入學校和校長考核,這樣才能敦促個別落后校行動起來。
如前所述,全人教育與素質教育并不矛盾,二者的目標是一致的,全人教育只是在偏遠農村小學實施素質教育的一種具體做法。調查中發現,某些地區沒有弄清全人教育與素質教育的關系,導致明德小學在具體執行過程中實行兩套系統,疲于應付。因此各地教育行政部門需要特別注意協調管理,小學在實際執行過程中也要靈活掌握。
以全人教育實踐推進實施素質教育在明德小學起到了非常積極的作用。我們所要做的并不是照搬照抄,而是從中借鑒經驗,獲得啟示,建立適合某類型、某地區或某所小學的切實可行的素質教育實施方案。
[1] 過廣宇.素質教育的新思路——個性教育的理論與實證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學位論文,2007:1-3.
[2] 葉瀾.素質教育推進現狀及其原因辨析[J].教育發展研究,2011(4).
[3] 袁志紅,黃大勇.英國小學教育的經歷與啟示[J].外國中小學教育,2010(11).
[4] 燕國材.素質教育的回溯、成就與思考[J].上海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