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 航
(蘭州職業技術學院 甘肅蘭州 730000)
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下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問題及策略分析
金 航
(蘭州職業技術學院 甘肅蘭州 730000)
高職院校以培養技術型人才為主,注重學生某項技能的學習,對學生的基本文化知識和個人素養要求較低。但是,根據當今中國社會的發展,傳統的高職院校人才培養模式已經不能適應社會的發展。政治教育是其他教育教學的基礎,在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下,學校如何能夠提高教學質量,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是值得廣大教師深入研究的問題。本文將對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下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進行深入研究探討。
工學結合人才培養;高職教育;思想政治
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是當今比較流行的一種人才培養模式,是以職業人才培養為主的教育教學模式。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下,能夠讓教學理論聯系實際,也就是通過校企合作雙向介入,讓學生在校能夠學到技術的理論知識,在企業能夠得到基本的技能訓練和工作實踐。這種雙向介入的人才培養可以促進學生教學相長,為我國提供更多一線優秀人才。所以,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已經是我國眾多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的主要發展趨勢,在這樣的培養模式下,如何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職業技能的學習是非常值得研究和探討的問題。
1.教育模式的變化對思想政治教育提出新要求。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學生能夠在上課學習和上班工作中交替進行角色上的轉變。這樣的教學模式,學生既能夠學習到理論知識,又能將知識運用到實踐工作中,不會覺得學習或者上班是枯燥乏味的事情,可以調動學生工作學習的積極性。但是,學生畢竟處在學習階段,作為一名學生,還不能完全適應一邊學習一邊工作。學生剛開始這種生活的時候會有很大的不適應,如果不能調整好精神思想狀態,既影響上課質量,又影響工作效率。打破了以往寢室,課堂,圖書館,食堂的傳統模式,學生在思想上產生的變化必須得到及時的修正,這就給高職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教育要求。
2.時代變化,思想政治教育面臨新的挑戰。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改變了傳統人才培養模式,改變了學生圍繞課堂、寢室、圖書館的生活模式。在這種轉變較大的情況下,高職學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臨著新的挑戰。一方面,學生本身需要轉變思想,適應新的教學模式變化,另一方面,高職學校面對學生思想上發生的變化要給予及時的關注,及時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和方式的轉變。同時,除了教師和學生需要努力,學校其他部門需要全力配合高職院校進行思想政治教育。
3.校園文化與企業文化接洽問題。校園充滿學術的分為,到處是學生之間,師生時間研究問題,校園的每個角落都洋溢著青春的氣息,沒有工作的金正氣氛,沒有明爭暗斗的競爭。但是企業與校園最大的區別就是企業已經立足社會,脫離校園,不可能要求企業去適應校園,只有校園來適應企業。所以,高職院校轉變教學模式,采用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就必須將校園文化同企業文化做好恰當的銜接。但是,有些高職院校并沒能做到校園文化和企業文化的銜接,校園文化和企業文化的區分時分明顯,學生在學校和企業之間交替學習實踐,文化差異較大,導致學生角色轉變困難,不能及時進入學習或者工作狀態,這種情況下,雙向介入式教學就不能起到最佳效果。
4.學生問題。面對高職教學轉變人才培養模式,學生很難馬上適應新的教學方式。這就造成一部分學生產生負面情緒。一方面是抵觸,另一方面是怨恨。有些學生對學校合作的企業不是十分滿意,不符合自己的要求,從心里上就產生抵觸情緒。即使是經過老師校方的勸說,學生帶著情緒接受企業實習,也不能投入全部精力進行工作。還有些學生認為學校是強制性地將學生推向社會,減輕學校對學生的教育責任,對教師和校方產生一定的恨意,更加不愿意接受企業實習,接受這種雙向介入的教學模式。
1.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必須創新。長期以來,對高職院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理念基本局限于“教”、出發點也是基于“管理”,把注意力重點放在從政治及道德上進行正確引導并糾正學生的偏差。工學結合培養模式下,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理念要從傳統上的管理職能向服務職能轉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始終以學生的成長成才為著眼點,牢牢樹立為學生服務的意識,深入了解高職學生的思想動態、心理狀況和實際需求。不僅要幫助學生在提高實踐技能上做好充分的思想準備,而且還要通過宣傳教育、心理輔導、社團活動、志愿服務等一系列的實際工作,幫助學生樹立遠大理想,培養健康人格,確立積極心態,挖掘自身潛力,發揮聰明才智,積極投身社會發展和國家建設,實現真正的人生價值。
2.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必須創新。為使高職學生適應工學結合職業性、應用性、崗位性的特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必須由傳統的以教材為藍本轉化為注重對學生職業道德、職業精神、職業操守、職業行為等方面的培養與教育,將職業理念、職業紀律、職業素質等企業文化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之中。同時,還應順應時代的變化,適當增加職業規劃教育、就業與創業教育等新內容。具體來說,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內容要包括解決學生在頂崗實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幫助學生盡快適應新的環境,順利完成角色轉換,并在實習中樹立良好的敬業奉獻精神,養成優良的職業行為習慣,形成優秀的職業道德品質,從而解決學生的思想實際問題。思想政治課的教學內容在強調社會價值的同時,要重點關注學生的個體成長,滿足學生自我身心發展的需要,提高學生適應校園生活和社會生活的能力。
3.教育的時間和空間創新。目前,高職院校實行工學結合的教學模式,也就是部分學生在校學習,部分學生在工作單位實習。在這種情況下,要想對學生進行及時的思想政治教育,就必須采取時間和空間上的創新,不能依照傳統的教學模式,必須將學生全部集中到學校,統一開課進行教育。學校可以靈活安排學生接受教育的時間和空間。對在校學生可以定期組織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對同期在企業工作的學生,教師可以定期去企業了解學生的工作情況和思想動態,通過互聯網和移動通信平臺和學生保持聯絡,學生在工作中遇到一些問題也可以及時向老師進行反饋,得到老師的指導幫助。
4.教學的模式必須創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終目的是讓學習者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內涵,只有接受,接受教育這才能發自內心進行自我教育和自我規范,能夠做到知行統一。高職院校采取的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改變了傳統課堂教學模式,學生不能夠全部集中在學校,分散在學習和工作兩種狀態,這樣更加突出了學生的整體地位。所以,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下,必須改革傳統政治教育教學模式,要讓在校學生和在工作中的學生都能夠接受及時的思想政治教育。在校的教育主要依靠教師開展,在工作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要充分利用一線員工積極地思想和生動的事例對學生進行政治教育,幫助學生樹立崇高的職業理想,愛崗敬業的道德情操,讓學生在不同的生活環境中接受到更多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自身的職業技能和道德修養。
高職院校培養我國社會主義建設一線人才的搖籃,面對時代的變化,高職院校的教學模式必須適應時代發展的腳步。然而實踐需要思想的指導,高職院校在進行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的時候,必須加強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保證學生以積極正確的態度接受雙向介入的教學模式。有了良好的思想基礎,才能真正實現工學結合的教學效果,為國家培養優秀的一線建設人才。
[1]黎海珍.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下的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J].中國人才,2012(08).
[2]宋麗平.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下的學生思想政治教育[J].職業技術教育,2008(29).
[3]賈濤.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下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淺析[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1(32).
[4]葛志亮.關于增強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時效性的路徑研究[J].河北農業大學學報(農林教育版),2011(03).
[5]周麗華,周敏.增強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關懷有效性探討[J].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01).
[6]黃衛國.關于增強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時效性的幾點思考[J].濟南職業學院學報,2009(03).
The problems and strategie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under the training mode of work-study combination.
Jin Hang
(Lanzhou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 Lanzhou Gansu,730000, China)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o train technical talents, pay attention to students’ skill learning, the requirement of the basic knowledge and personal qualities is lower. However, according to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 society, the traditional training model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cannot adapt to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Political education is the foundation of other education teaching, under the training mode of work-study combination of talent, how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improve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s worthy of our in-depth study of teachers. The paper will discus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under the training mode of work-study combination.
training mode of work-study combinatio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G711
A
1000-9795(2014)03-0060-02
[責任編輯:董 維]
2014-01-20
金 航(1979-),女,甘肅蘭州人,講師,從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