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 欣 郭 紅
(哈爾濱理工大學 黑龍江哈爾濱 150040)
美國后現代主義小說中的幻想語言與現實世界
齊 欣 郭 紅
(哈爾濱理工大學 黑龍江哈爾濱 150040)
美國后現代派的小說家運用不確定的后現代主義語言系統,創作出充滿著科幻、奇幻和魔幻的多樣的幻想文本世界,以揭示現實世界的混亂、瘋狂和殘酷。
后現代主義;美國小說;語言
伊哈布·哈桑在《后現代轉折》里認為后現代主義強調不確定性和內在性。在理想和現實之間游離的美國后現代主義的小說中充斥著各種美國現實社會里的不確定、無序、破碎和異變現象,充分展現了后現代主義文化的大眾性。
后現代主義文學在主題、形象、情節和語言等方面都體現出了不確定性。美國作家唐納德·巴塞爾姆—“后現代作家的新一代之父”—就指出:“我的歌中之歌是不確定原則。”[1]語言成為后現代主義最重視的因素, 它從功能上升到了主體的位置,達到了歷史上前所未有的高度。可以說, 后現代主義文學的不確定性本質上就是語言的不確定性。后現代主義語言,“構成一種知識的對象,構成一種客體……語言有自己的品質、特性、土地、家宅,最終構成一種封閉式的無國王的王國。”[2]這是后現代主義文學作家幻想的王國,因為他們認為語言是應該不受任何以往約定成俗的形式的限定,不應該是一種聽人命令的工具,應該是自由的狀態。在后現代主義文學作家的眼中,語言能在封閉的差異系統中任意幻想和馳騁。
文學創作是基于一定的文化背景進行的, 美國小說的產生則表現了具有新大陸特色的社會的各個方面, 從這些作品可以清晰地看到文化變遷的軌跡。美國后現代主義文學作品深入地探討了以世界第二次世界大戰及工業革命為背景的人生和社會的關系,其作家從超現實、虛無主義的角度出發,用荒誕的筆法、多層次的結構、多種多樣的后現代主義實驗性新手法,甚至自由隨意選擇的表達方式,即便是虛無縹緲的鬼怪故事等象征手法,來揭示當代西方資本主義社會光怪陸離的現實世界,只為了做到荒誕和虛幻中見真實。庫爾特·馮內古特的《五號屠場》以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盟軍對德累斯頓的空襲為背景,顛覆了傳統,結合虛幻的特拉法碼多星球和地球間的時間旅行,使過去、現在、未來的時間變得無序混亂, 運用荒誕無稽的故事和黑色的幽默等后現代主義創作手法,來揭露現實世界的丑惡和混亂,諷刺戰爭的殘忍,展現了當代人的愚昧和可悲。威廉·加迪斯的《小大亨》用零散的話語和非連貫的對話, 影射、批判并剖析了高速運作的美國后現代商業社會的冷漠與虛偽。
維特根斯坦在1922 年出版的《邏輯哲學論叢》書中, 嘗試解決語言與世界是何等關系這一問題。他用下面的圖示說明世界與語言的關系:世界(實在)事實圖像思想命題語言[3]。美國后現代主義小說家就是喜歡以不確定的語言系統,幻構一個虛假的世界,從而揭示一個真實的、混亂的、零散的、幾近瘋狂的現實世界。與傳統的美國小說相比,美國后現代小說中的語言常常充斥著隨意性和矛盾性,完全否定小說話語的表意功能,摒棄了傳統的小說敘事模式和敘事結構,不斷尋求語言的差異與變化。《二十二條軍規》中海勒對戰爭的殘酷和死亡的可怕做了詼諧輕松的藝術處理。一條自相矛盾的軍規將戰爭帶來的揮之不去的死亡陰霾展現的淋漓盡致。“奧瘋了,因而可以免去他的轟炸任務。他只需請示一下即可。但如果他請示的話,他就不會再被認為是瘋子,從而不得不承擔更多的轟炸任務。”[4]美國作家莫里森被認為是“最真實的史學家”。她將虛構與寫實融合起來,以詩化的語言展現了黑人的命運和歷史。她的代表作《寵兒》體現出后現代主義文學特點。“我是寵兒,她是我的。一切都是現在 永遠是現在 無時無刻我不在蜷縮著和觀看著其他同樣蜷縮著的人我總在蜷縮,假如有更多的水和我們就有眼淚了 我們造不出汗水也造不出晨尿 是沒有皮的男人們就把他們的拿給我們喝,他們不再蜷縮了 我們還蜷縮 他們在水上漂浮著”。[5]這段混亂的意識流將黑人被裝箱海運到美國,又被白人以奴隸貿易任意處置的悲慘經歷娓娓道來,雖打亂了時間的順序,卻起到了更加震撼的共事效果,真實地反映了在白人強勢文化壓制下美國黑人所處的文化困境。
美國的后現代主義小說充滿著科幻、奇幻和魔幻,以不受約束,自由闖蕩的語言,使讀者的思想在閱讀中不斷游走于幻想和現實之間。
[1]唐納德·巴塞爾姆.白雪公主[М].周榮勝,等譯.哈爾濱出版社,1994:200.
[2]汪民安,等.后現代主義的哲學話語[М].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7.
[3]陳榮波.哲學分析的天才維根斯坦[М].臺灣介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1982:76.
[4]Jоsерh Не11еr.Саtсh-22[М].Simоn аnd Sсhustеr,Nеw Yоrk,1961:47.
[5]托妮·莫里森.寵兒[М].北京:中國文學出版社,1999:251-253.
The fantasy language and the real world in United States Post modernism novels
Qi Xin, Guo Hong
(Harbi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rbin Heilongjiang,150040, China)
American postmodern novelist use uncertainty postmodernist language system, to create a full of variety of text world science fiction, to reveal the confusion, crazy and cruel of reality world.
Postmodern; American fiction; language
I106.4
A
1000-9795(2014)01-0092-01
[責任編輯:董 維]
2013-11-29
齊 欣(1978-),女,黑龍江鶴崗人,講師,從事大學英語教學及英語語言文學研究。郭 紅(1965-),女,黑龍江哈爾濱人,教授,從事外國文學理論與方法論、外援教學研究。
2011年度黑龍江省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規劃項目《當代西方后現代對話主義思想研究》,項目編號為11E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