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延燁
(廣東商學院華商學院 廣東增城 511300)
古代漢語中的同素異序詞探析
蘇延燁
(廣東商學院華商學院 廣東增城 511300)
同素異序詞作為我國古代漢語歷史發展中的一個較為奪目的文化現象,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對同素異序詞的歷史演變也有了較為深入的研究。本文針對同素異序詞的一些基本情況進行了詳細介紹,從具體詞義及詞語組合方面進行了系統的研究,從中總結了當前研究現狀的一些不足及缺陷。
古代漢語;同素異序;研究探析
(一)明確同素異序詞的發展
同素異序詞作為當前我國古代漢語發展過程當中出現的一種特別重要的語言現象具有特殊的含義。
清代的一些學者已經明確的注意到了我國的《漢書》當中已經是存在著一些同素異序詞的現象。雖然說這種情況在先秦時期就已經明確的顯現出來,但是直到漢代的文獻當中才較為常見。雖然說,近代的漢語當中存在著一系列的字序相互對換的情況,但是這些詞匯都是相近的,這些定義相同的或者是相對來說較為相近的詞匯,在起初的一部分是從我國的古代漢語當中繼承而來的,而另外的相當大的一部分是剛剛產生來的。這些漢語詞匯是一種需要我們注意的語言現象。在當前漢語言發展的過程當中,就需要經歷起一個逐漸凝固的過程。雖然說并列性的雙音節在形成的前一個階段要逐步的經歷起一個逐漸固定的過程。因此,其要求的語素往往也是處于一個較為自由而且相當寬松的一個自由的文化氛圍,這也是具有相當的不穩定性的,因此其次序也是可以進行顛倒以及對換的。這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當前我國漢語復音化過程當中的語素以及與語素相結合的一個靈活性的體現。我國的知名學者丁勉哉也就這個問題進行了深入的探討,明確了同素異序詞的形式以及意義之間的一種內在的連接關系。同時,他也提出了一個相當重要的理論,就是將詞義的研究同構詞法準確的結合起來,達到詞義的準確轉化與精確發展。古代漢語中的這些雙音詞存在著字序對換的一種普遍現象,但是這種現象在具體的語言應用中起到了什么樣的作用,是否是當代漢語發展過程之中出現的一種必然的現象,這些問題都是值得我們進行深入的探討的。總而言之,這種同素異序的語言現象已經引起了當前語言學界的相當重要的重視。
(二)同素異序詞的研究范圍在不斷地擴寬
站在時代發展的前沿,通過同素異序法的研究現狀來看,通代和斷代的同素異序的成果較多,鄧奠是以研究通代同素異序法的代表,將先前的文獻進行對換得到了雙音詞在古漢語以及現代漢語當中的具體使用狀況。將這五類分別排列出來,就很好地為我們研究漢語的歷史提供了詳盡的資料。而斷代同素異序詞的研究是以張永綿為代表的,他按照近代漢語以及現代漢語中的具體意義進行了分類并進行了詳細的說明。這在一方面為我國研究近代漢語提供了詳盡的資料,另一方面也為我國漢語的規范化提供了一定的參考。先秦時期的漢語同素異序詞的研究確是以武宗文作為代表的,他廣泛的搜集了先前的雙音詞,雙音詞可以分為不同的情況,將綜合的意義進行考察,清晰的可以看出先秦漢語詞序有著其明顯的時代特點。同素異序詞描繪了先秦時期到中國古漢語的同素異序詞的一個具體的分布情況,其時代感也展露無遺,這樣一來就使得我國的同素異序次在這個時期有了細致的研究。
專書以及專類體裁的同素異序詞在研究上對傳世文獻以及出土的文獻都有了具體的研究。而專書研究法就是對文章進行簡單的綜述,做到對文章進行深入的研究,這無疑對漢語言詞匯的研究以及發展積累了豐富多彩的文章資料。通過一個對專類體裁的同素異序詞的研究,可以明確地了解到這個同素異序詞的精確面貌,這個完全可以清晰地看出一個時代與另一個時代的同素異序詞的具體的一個差異,這也可以清晰的反映出漢語詞匯的一個具體的時代發展的特色。
(三)同素異序詞的研究應該多樣化
從時代的角色進行研究可以發現有相當一部分的同素異序詞用共時的具體觀點進行解釋,可以發現出這個跨越了不是一個而是多個的時代,針對于這種的現象我們也只有用歷時的現象才能夠準確地講出來。
從同素異序詞的研究成因來看,曹先耀首先對古代漢語的同素異序詞進行了探討,有學者對同素異序詞的形成原因進行了分析,提出了復音詞是凝固過程當中的一個必然的現象,復音詞是因為押韻而產生的,而且會受到方言的潛移默化的影響,在使用時習慣不一樣也是一個重要原因。雖然說同素異序詞的具體的形成原因還能夠精確地弄明白,但是還需要對同素異序詞進行具體的考察,雖然說在原因考察上可以有部分的疑點,但是其形成的原因跟方言的關系并不是那么大,還需要我們進行進一步的探究。因此,我們就需要利用漢語的具體詞序的具體的靈活多變性進行創造,另外一種意義來說,結構和意義的不同也會造成同素異序詞在某種意義來說是一種具體的巧合。雖然說,同素異序詞的原因的形成是多方面的,但是語言內部的各個要素之間形成了一種制約的關系,例如說社會文化的發展以及文化心理的影響等等都會在深層次上制約著其產生以及發展。
在同素異序詞的具體的修辭研究上,我們可以將其歸納為語氣以及感情色彩等。
在同素異序詞的具體的應用上來看,對同素異序詞的研究也需要對辭書進行深入的研究。
我們將詞序抽象的詞作為正序詞,將詞義較為具體的詞常認定為反序詞。一般來說,反序詞的結構相對較為松散,也比較接近詞組,因此在具體的詞意上就較為具體。在詞義的色彩上來看,像一些帶有文言色彩的詞語在一般情況下是反序詞。反序詞一般常常會出現在一些歷史文體當中,需要我們進行進一步的探究。
作為聯合結構的同素異序詞,一般情況之下是由兩個詞性相同并且是意義相近、相關的兩個語素組成的。通常情況下像這類的詞,其基本的意思會保持不變,在使用的具體的過程當中也可以進行相互的交換,在使用時較為簡單。
在偏正結構的同素異序詞的研究上,由于其修飾的成分與中心語之間的關系發生了具體的變化,因此在具體的詞義上來說都是極為不同的。因此,我們根據語素的類別的不同,可以簡單的總結幾條運用規律:
在兩個語素都是名詞的具體情況之下,所要構成的這個同素異序詞也都是名詞。
在兩個語素一個是名詞,一個是動詞的情況之下,動詞在前面,名詞在后面的是名詞,而名詞在前面,動詞在后面的是動詞。
在構造具體的新詞匯或者是具體的短語的過程當中,我們要盡量的使用正序詞,較少的使用反序詞匯。比如說,“替代品”,在我們日常的使用的過程當中人們較多的使用反序詞。
同素異序詞作為一種相當重要的語言現象,在早期時代就已經使用。我們的前人針對不同時段的不同角度的同素異序詞進行深入的探討。我們應該將精力首先得集中在我們的先秦以及古代漢語當中。但是從我們的語料來看,我們基本上是集中于傳世的文獻當中。需要注意的是,我們對同素異序詞的研究的具體的范圍也有所擴展,隨著專書的使用越來越多,我國的漢語同素異序詞也會出現新的起色。雖然說這些同素異序詞為我們的研究提供了大量的文獻資料,我們可以從中得到大量的成果支持,但是在研究當中也存在著部分的不足之處,需要我們進一步的改進。
隨著對同素異序體的研究范圍越來越廣泛,我們已經取得了較為矚目的成績,這為進行進一步的研究提供了經驗,研究過程中出現的一系列的不足之處也需要我們進一步的進行探究,因此,我們要本著實事求是的態度,用不斷求索的心態進行研究,來探究古文同素異序詞。
[1]吳艷.對外漢語教學中的課堂教學語言綜述[J].遼寧經濟職業技術學院(遼寧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0(01).
[2]王在琦.日語漢字新詞產生的歷史背景及其造詞方式研究[J].成都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02).
[3]杜季芳,吳科啟.北宋賈昌朝《群經音辨》音變構詞規律芻議[J].淮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03).
[4]張巍.聯合式同素逆序副詞的歷時考察及應用分析[J].云南師范大學學報(對外漢語教學與研究版),2008(03).
[5]馮雪冬.從《平妖傳》時間副詞使用情況看近代漢語時間副詞發展的特點及原因[J].宜賓學院學報,2007(03).
Analysis of the allotropy words in ancient Chinese
Su Yan-ye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Business Huashang College, Zengcheng Guangdong, 511300, China)
The allotropy word as a more brilliant cultural phenomenon in Chinese history of ancient Chinese, has attracte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he historical evolution of allotropy word are studied. This paper introduces some basic situation of allotropy word, from the specific words and word combinations, to summarize some problems and defects of the current research status.
ancient Chinese; allotropy; research
H109.2
A
1000-9795(2014)01-0097-02
[責任編輯:董 維]
2013-11-27
蘇延燁(1984-),女,河南南陽人,講師,從事漢語言文字學方向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