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云娥
(曲靖師范學院體育學院 云南曲靖 655011)
寧蒗縣彝族打歌運動現狀研究
龔云娥
(曲靖師范學院體育學院 云南曲靖 655011)
打歌運動是一項富有民族傳統特色的體育運動項目,是西南少數民族最喜愛的傳統體育活動之一,在特殊的歷史環境下,寧蒗彝族打歌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形式和內涵。本研究通過文獻資料法、訪談法、現場調查法、問卷調查法等研究方法,對彝族聚集地寧蒗縣翠玉鄉、戰河鄉和新營盤鄉民間打歌運動的開展現狀進行深入的研究。研究發現:寧蒗彝族的傳統體育運動——打歌正面臨著參與人群老齡化、政府不夠重視和場地不足等情況。在此基礎上,本研究提出了對打歌運動的傳承提出自己的觀點和建議,希望對彝族打歌運動的發展和傳承提供理論依據。
寧蒗縣;彝族打歌;現狀研究
寧蒗彝族打歌不僅是彝族傳統文化的延續,更是邊疆少數民族精神的寄托,它不但豐富了彝族人民,寧蒗人民的生活,更增強了人民的體質,提高了人民的精神境界,對豐富人民生活,提高人民的精神素養,提高人民身體素質,同時也大力促進了各民族間的團結穩定和發展。
“打歌”是“踏歌”的俗稱、別稱或漢稱。踏歌作為原始人類留下的一種娛樂活動和藝術表現形式,經歷了漫長的歷史發展。在中原大地上廣為流傳,隋唐為發展巔峰,元明清幾乎流傳很少,但卻在西南地區,特別是在云南的眾多民族中廣為流傳,這是一個奇特且值得人們去研究探明的文化現象。
本研究通過對分布在寧蒗縣的翠玉鄉、戰河鄉、新營盤鄉三地調查研究,讓人們對彝族打歌這項傳統體育項目有所了解,從而推動寧蒗彝族聚集地打歌運動這一項目的開展。探究寧蒗縣彝族打歌運動對人民的健身,民族團結,以及發揚民族精神的推廣的意義。為這項優秀的少數民族體育項目的推廣和發展提供一些借鑒和參考。
1.打歌運動的群眾年齡。調查發現打歌的老齡化日趨嚴重,中年人占53.1%,老年人占32%,青少年占14.9%。在寧蒗彝族聚集地,打歌運動是當地彝族進行休閑娛樂、健身、婚喪嫁娶、祭祀的一種活動方式,是彝族傳統文化和民族信仰相結合的優秀產物。但是,在當今飛速發展的社會,寧蒗彝族打歌這個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遇到了嚴重的問題:一是政府及相關部門的重視度不夠,打歌都是人們自發組織的,平時政府未進行民族文化遺產的保護盒演練活動。二是資金不足,政府沒有資金支持,也沒有外界的資助,因此沒有足夠的器具和服裝,不能經常或外出表演。三是返鄉歸來的務工者對外界娛樂活動更加著迷,逐漸對本民族的傳統體育文化項目失去了興趣,在對彝族青少年對健身的喜愛項目中調查發現,更多的是喜歡籃球、足球、乒乓球等也不愿意選擇本族的傳統體育文化運動項目——打歌。
2.打歌運動的組織組織形式。寧蒗彝族打歌按內容和性質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傳統節日、燒香朝會的時候舉行的娛樂性活動的打歌,這種類型時間固定,人多且場面大,固定在村落輪流舉辦,每村的人戶輪流牽頭;另一類是在結婚、蓋新房、祝壽時所舉行的具有紀念活動的打歌,各家各戶都可舉行,且時間不固定。
寧蒗彝族打歌,場地一般選在寬闊空地、草坪或是家里的院壩(院子),打歌是在場地中央燃起一堆篝火,數十人或百人圍成一個圈,由一人吹笛子或是蘆笙伴奏,大家面向圈內,沿順時針環轉,視情形換曲子和舞蹈的步子,舞者步子緊跟且規律一致,動作為一步一抬腳、兩步一抬腳、三步一抬腳或是轉身抬腳,膝部微曲或微顫,手牽手、手指勾手指或是搭肩擺動身子在音樂或是口令的指揮下有規律的做出相應動作。幾場打歌下來人們往往是汗流浹背,趣味猶存,而其全身也得到了協調的運動,有著非常好的健身價值。
3.寧蒗縣翠玉鄉、戰河鄉、新營盤鄉三地場地利用情況概括。在寧蒗縣內翠玉鄉、戰河鄉、新營盤鄉都幾乎沒有專門的打歌場地,也沒有正在籌建的打歌場地,現有的打歌場地都是利用小塊的空地、曬場和院壩,以及燒香朝會時廟宇前面的空地,多數群眾對打歌的場地設施都持不滿意態度,對場地設施滿意的僅占11.5%,認為場地設施一般的占43%,對場地設施不滿意的占45.5%。
4.群眾參與的動機與狀態。對參與打歌運動的人群調查得出,以民族信仰的占82.3%,促進關系的占9.5%,以娛樂為主的占6.1%,以健身為主的占1.4,其它動機的占0.7%。參加打歌運動的群眾主要是自己民族的傳統,對自身民族信仰的寄托,是對傳統的民族約定,民族的信仰和習慣的履行。
1.加大對彝族打歌的宣傳與價值挖掘。不斷提高寧蒗彝族自治縣全縣傳承保護打歌的意識與行動。對文化遺產的責任和管理,一是應屬于產生它的文化族群,二是應屬于關心它的文化族群。寧蒗彝族打歌生于民間,活于民間,對民間來說是一種自生自滅的文化狀態。所以這就需要政府特別是宣傳、文化部門帶頭來不斷研究和挖掘打歌的文化內涵和價值作用,讓彝族民間產生文化自覺。
2.彝族打歌進校園、普及彝族打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教育傳承,不僅是被長期忽視的民族民間文化資源進入教育的過程,也是民族古老生命記憶的延續。同時也是對民族生存精神和生存智慧以及活態文化存在的認知過程,更是具人性發展和理性精神的民族文化整合過程。
3.保護好打歌傳承人和完善打歌的傳承機制。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每一個國家應有的職責,國家職責的履行是依靠各級政府來實現的。因此,政府在搶救和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方面負有重要的責任和使命。
4.加大投入,為打歌傳承與保護提供堅實保障。物化時代,任何一種活動都要以經費來支撐和支持。在作為相對滯后的民族地區,民間不可能拿出多余的錢來用作文化消費,因此政府財政預算和支出對這種文化遺產的保護是必須的。所以在這樣的前提下,建立彝族打歌保護基金制度,吸取海內外盡可能的資金以及爭取到各方面的支持,是保證打歌傳承的重要方式。
1.寧蒗彝族打歌運動的技巧性、欣賞性和趣味性極強,是一項具有綜合性的全面健身價值的體育活動。打歌是個豐富生活、協調關系、抒發感情、促進交流、增進友誼的體育文化生活。
2.寧蒗彝族打歌運動能夠傳承和發揚自己民族的傳統體育文化,培養民族意識和民族精神,開展打歌運動能夠讓更多的人了解自己民族的文化和傳統體育。
3.寧蒗縣彝族民眾的民族信仰在逐漸弱化,同時現代生活方式使民族傳統產生了加大的變化,以上因素使當地居民參與打歌的熱情和行動不斷減少。
4.寧蒗彝族開展打歌運動的參與群體老齡化嚴重,青少年人數較少,面臨著嚴峻的傳承危機。
1.進行打歌運動有助于身體保健、培養意志、愉悅身心和交流感情,同時有助于培養集體榮譽感和維護民族團結。因此讓更多的人參與到打歌運動之中即是“全民健身運動”的要求,更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需要。
2.讓彝族打歌進入校園,提高彝族打歌的普及度,讓它代代相傳。使更多的青年了解傳統民族體育運動,從而參與打歌,喜愛打歌,將打歌運動傳承下去。
3.加大民族傳統文化的宣傳力度,完善民族文化活動的組織,讓優秀的民族體育文化深入人心,是傳統民族文化和現代文化有機結合起來。
4.政府應該加強對打歌運動的投入,關注彝族聚集地和彝族人民的文化生活,加大場地設施的建設,從而更好地發展打歌運動。
[1]段伶.論“打歌”[J].大理師專學報,1996,11.
[2]施增濤.雄渾彝山歌與舞[J].今日湖北,2000,10.
[3]王世雄.打歌——各民族共愛的舞蹈[J].民族藝術研究,2003.
[4]將明初.萬里.打歌[J].云嶺歌聲,2005,11.
[5]馬國偉.彝族“打歌”初探[J].中央民族大學學報,2006,1.
[6]安學斌.巍山彝族打歌研究[М].中央民族大學,2007,3.
Research status of Da Ge in Ninglang country Yi nationality
Gong Yun-e
(Physical Education College of Qujing Normal University, Qujing Yunnan, 655011, China)
It is a rich ethnic characteristics of traditional sports project, is one of the most popular southwest minority traditional sports, under the special historical environment, Ninglang Da Ge has the unique form and connotation. The study through the research methods of literature, interviews, field investigation, questionnaire, to study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Yi gathered Cui Yu Xiang, Ninglang county and township and Xin Ying pan Xiang folk songs sport development. The study found: Ninglang Yi Nationality Traditional Sports -- it is faced with population aging, participate in government and not enough attention and lack of space etc.. On this basis, this paper put forward their views and suggestions on the inheritance of Song Movement, hope to provide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inheritance of Yi Da Ge sport.
Ninglang country; Yi nationality Da Ge; research status
G85
A
1000-9795(2014)03-0130-02
[責任編輯:董 維]
2014-01-16
龔云娥(1976-),女,云南宣威人,講師,從事體育教學、少數民族體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