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曉麗
(安徽大學高等教育研究所 安徽合肥 230039)
解析高等學校的四大職能
——以安徽大學為例
夏曉麗
(安徽大學高等教育研究所 安徽合肥 230039)
人才培養、科學研究、服務社會和文化傳陳與創新共同構成高等教育的四大職能,其中人才培養是基本職能,科學研究與之相互依存與促進,服務社會是以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為依托,文化創新則代表著高校的責任,安徽大學作為部省共建的綜合性大學,為高校發揮四大職能提供了重要啟示。
人才培養;科學研究;服務社會;文化傳承;創新;安徽大學
歐洲中世紀以來,“培養人才”一直被視為高等教育的第一大職能;1810年創辦的德國柏林大學將“科學研究”引入高等教育又一職能,洪堡提出“科學統一”原則,大學成為注重科學研究,遠離社會的“獨立有機體”,因此被18世紀法國詩人圣伯夫稱為“象牙塔”(lvory tower);19世紀美國增地學院政策的實施除了開創了美國政府資助高等教育的先例,推動州立大學發展之外,另外一個重要影響就是在該政策下建立的威斯康星大學創立了高等教育的“社會服務”職能;2011年胡錦濤總書記在清華大學百年校慶講話中,提出高等教育第四大職能——文化傳承創新,高等教育的職能結構更加完整飽滿。 安徽大學建校于1928年,作為一所“老字號”大學,其本身已經歷時間的篩選和沉淀,被評為“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省屬重點綜合性大學,教育部與安徽省共建高校等。是安徽省和區域創新及高層次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以自身優異的條件與實力發揮高等教育四大職能。
人才培養職能是高等教育最基本的職能,一所優秀的高等學校培養的人才畢業后應當服務各行各業,建校以來,學校已為國家和地方建設輸送近20萬名優秀畢業生。安徽大學作為省屬綜合性大學,有院(系、部)26個,本科專業84個,涉及10個學科門類,其中2個為國家級重點學科,25個為省級重點學科,教學硬件條件也非常突出。人才培養應當注重模式轉變,以安徽大學研究生專業——高等教育學為例,根據教育部統計,2012年,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到30%,在校學生數3325萬人,其中研究生招生58.97萬人。 高等教育規模和人數增長迅速勢必影響校生均資源,另外受傳統教學組織形式的影響,教學多采用班級授課制,易影響教學質量。安徽大學高等教育學專業研究生采用的是德國柏林大學的“習明納式”教學模式,以圓形會議桌代替傳統講臺和課桌,拉近師生距離;教學過程上更注重教師和學生雙邊影響,強調師生的交流互動。如由老師安排學期計劃,給每個學生分配學習研究任務,學生通過查找資料,研讀相關書籍和論文做好研習準備并在現有資料上形成自己的思想。然后以報告或論文形式陳現給老師及同學并集體討論,這是教學相長的過程。
安徽大學擁有多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碩博士學位授予點、碩博學位授予一級學科;且學科專業較全。這些為院校科研提供豐厚平臺,另外,擁有教職工2600余人,其中教學人員1500余人,在校研究生規模5597人,這些組成了學校龐大的科研隊伍,取得顯著的科研成果,以2008年為例,全校科技論文發表共801篇,SCIE論文147篇,EI論文100篇,ISTP論文32篇,獲安徽省科學技術一等獎2名,二等獎1名,三等獎2名。高校的教學和研究是相互依存、促進的,提高教學能力需要對教學實踐和理論進行探索,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所以高校提培養“研究型教師”;而研究教學實踐與理論最好的途徑是通過教學進行傳播。而教師就是兩者的核心因素,其質量決定學校的質量,高校的科研離不開教師的力量。
高校服務社會的職能通過兩種方式,一是人才培養,由高校培養出的人才流向社會,直接服務社會各行各業。另一個是成果轉換,由高校科研成果轉換產生的社會價值服務社會。從建校以來,安徽大學為國家和地方建設輸送近20萬名優秀畢業生。而且是外交部選拔錄用人才的指定窗口,為社會輸送了眾多專門人才。學校與多個地市及大中型企業簽訂了科技合作協議,也以各種形式與企業建立產學研合作關系,為安徽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重要支柱。
安徽大學作為安徽省內高水平大學代表之一,肩負著文化傳承與創新的責任,高校自身就是一個文化底蘊深厚的機構,將高校文化傳承下去是高校的職責,在人才培養創新上,與合肥研究院打出協調創新組合拳,以雙導師制為切入點,共同探索創新型人才聯合培養模式。徽文化內涵豐富,博大精深,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典型范本。對徽州文化的傳承與創新具有重要作用。高校發揮文化傳承與創新職能可以采用活動方式,如參觀展覽會、研討會、暑期學校、校際合作等。高等教育發展應當圍繞四大職能,以人才培養為中心,形成高等教育四大職能相互支撐、整體提升質量的格局;應以科研帶動教學,以教學促進科研,以教學和科研服務社會,注重內涵式發展,實現創新人才模式轉變,再反過來提高人才培養能力和教學質量。
[1]教育部,2001、2011年《全國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
[2]安徽大學官網.http://www.ahu.edu.cn/,2013-9-10.
Analysis of the four major functions of higher school -- Taking Anhui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Xia Xiao-li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of Anhui University, Hefei Anhui, 230039, China)
Talent training, scientific research, social services and cultural tradition and innovation constitute the four major functions of higher education, which are the basic functions of personnel training,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serving the society and promote each other, the personnel training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as the basis, cultural innovation represents the university's responsibility, Anhui University as a comprehensive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the provincial constructio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ve offered important enlightenment to play four functions.
personnel training; scientific research; social services; cultural heritage; innovation; Anhui University
G647
A
1000-9795(2014)01-0135-01
[責任編輯:劉麗杰]
2013-11-27
夏曉麗(1987-),女,安徽來安人,從事高等教育法學、高等教育管理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