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劍波 張 侃
(天津廣播電視大學 天津 300191)
濱海新區社區學院建設成果初探
楊劍波 張 侃
(天津廣播電視大學 天津 300191)
濱海新區社區教育發展勢頭良好,但尚處于起步階段且發展不平衡;2011年濱海新區政府創新機制,與天津廣播電視大學聯合組建濱海新區社區學院,服務于區域終身教育,發揮學歷教育、職業培訓、社區教育和學習型城區建設服務指導等功能;目前,社區學院建設成果初顯,本文旨在通過總結經驗,為以后學院建設提升發展,提供借鑒。
社區學院;發展模式;成果初探
1.全國社區教育蓬勃發展。社區教育作為全民學習、終身學習的有效載體和重要依托,在構建終身教育體系和建設學習型社會上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我國社區教育發展30多年來,全國社區教育實驗區與示范區相繼設立,全民終身學習活動周持續推進,社區學習平臺和課程資源建設不斷完善。各地電大也以其靈活的學習模式、豐富的教學資源和完善的辦學體系為社區教育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1]。
2.推進社區教育工作的意義。大力推進社區教育工作,是提高社區成員綜合素質和社區建設水平,滿足人民群眾提高自身素質和生活質量愿望的需要;是拓寬教育服務領域和構建終身教育體系,創建學習型城市,建設和諧社會的需要。濱海新區作為全國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正在積極探索新型區域發展模式,加快提高市民綜合素質、滿足市民日的文化需要,在開發開放過程中推進學習型城市建設。
3.濱海新區社區學院的建設背景。目前,天津濱海新區社區教育資源相對分散,各功能區分頭組織和管理,缺少新區層面的統一組織和管理機構,難以開展統一、有效的多層次、多內容、多形式的社區教育活動。新區將社區教育作為社會工作的重要方面,對照《濱海新區爭創全國社區教育工作示范區實施意見》和《全國社區教育示范區評估標準(試行)》要求,加快完善新區三級社區教育網絡建設,推進國家數字化學習城區先行區和全國社區教育工作示范區的創建,保證多種形式的社區教育活動有效開展,濱海新區教育局與天津廣播電視大學(以下簡稱“天津電大”)于2011年11月9日合作共建,成立了濱海新區社區學院。
1.濱海新區社區學院的建設模式。濱海新區社區學院實行理事會制,為獨立法人社會力量辦學單位,由天津電大出資并向新區申報成立,接受“濱海新區社區教育工作委員會”和天津電大的雙重領導,雙方各自委派理事長和理事管理人員。社區學院經費來源主要為社區學院自主經營收入,同時從新區教育局社區教育專項經費中以服務外包的形式給予一定補充。
2.濱海新區社區學院的功能定位與發展途徑。現階段,濱海新區社區學院的功能定位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對濱海新區范圍內各功能區的社區學院和社區學校進行業務指導;具體實施濱海新區外來務工人員素質提升工程;負責制定起草濱海新區國家數字化學習城區先行區建設發展規劃;配合天津開放大學籌建適時統籌新區電視大學資源;承接新區教育局和其它委辦局服務外包項目。
濱海新區社區學院吸收借鑒國內外社區學院的特點,創新發展模式,在功能上兼具新區老年大學、新區開放大學等職能。學院力爭為濱海新區居民提供低準入門檻、低學費標準、高教學質量、高學習效率、高實際應用性的“三高兩低” 型學習服務。依靠“政府支持、社會參與、居民滿意”的方針,學院力爭辦成新區的現代遠程教育中心、成人教育中心、崗位培訓中心和社區教育中心,為新區居民搭建終身學習服務平臺。新區將依托濱海新區社區學院和終身教育網打造適應市民終身學習需要的遠程學習系統、全程學習系統、課程軟件包和市民學習檔案庫,開發市民社區教育“學習超市”,建立“學分銀行”,探索新區市民社區教育培訓證書制度,以滿足百萬級用戶注冊管理、十萬人同時登陸在線學習的數字化學習需求。
1.完善組織,整合資源,明確社區教育公益屬性。濱海新區社區學院按照“黨委領導、政府統籌、教育部門主管、有關部門協作、社會積極支持、社區自主活動、群眾廣泛參與”的原則,共同構建起了濱海新區社區教育各級管理機構,為社區教育發展提供組織保障。學院受新區“社教辦”領導,開展高層次社區教育工作。同時,作為各管委會社區教育機構的業務指導單位,學院承擔社區教育的教學研究、理論研究、信息調研等工作。目前以濱海新區社區學院為龍頭,以各管委會社區學院、成人學校為骨干,以社區學校和市民教學點為基礎,以現代遠程教育手段為補充的三級社區教育網絡已經初步形成,成為推動濱海新區社區教育工作又好又快發展的重要載體。
2.社會參與,委托管理,創新社區教育運作機制。濱海新區社區學院作為獨立法人社會力量辦學單位,其建設運營模式決定了其必須引入各種社會力量參與到社區教育中來。學院的運營資金主要采取政府撥款與市場化運作相結合的籌款方式,通過開展社區教育項目的優惠部分與承接的服務外包項目獲得新區給予的必要資金與政策支持。可以說,濱海新區社區學院的運營是各方社會力量共同參與的過程。各類新社會階層社會力量憑借其在政治、經濟、文化上的優勢積極參與到社區教育中來,在其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2]。學院一方面積極與轄內社區街道合作,委托管理學習中心的日常工作并反饋意見;另一方面與轄內企業洽談,挖掘潛在的教育需求與人群,通過與企業和其他社會團體接洽,拓寬教育領域與資金補充渠道,力爭推動以企業為主導的各類員工素質提升項目。
3.建章立制,加強考核,確保社區教育規范運行。濱海新區社區學院作為獨立的法人機構,是各管委會社區教育機構的業務指導單位,承擔著協助“社教辦”制定新區社區教育評價體系、開展社區學校的督導評估工作的任務。因此,學院的運行管理過程建立了獨立明細的章程制度,對各社區教育機構和學習中心適時提供相應的指導意見與評估方案。
4.統籌協調,分級管理,保障社區教育可持續發展。濱海新區社區學院作為新區“社教辦”的協助管理機構,承擔著各級社區教育管理機構的溝通協調工作。學院聯系新區政府、社教辦、社教工委和各級街道社區教育辦公室,統籌督辦各項社區教育事宜;學院定期對轄下社區學習服務中心提供相關政策和技術資源支持服務。學院通過與市、區政府、教育局等機構的努力,不斷在全區和全市范圍內擴大社區教育的影響力,保證了社區教育的可持續發展。
未來,濱海新區社區學院要克服法律政策層面保障支持不足,社會第三方調動力度不夠、資金籌措與管理上經驗不足等困難,加強學院各項體系建設,力爭走出一條先行示范的成功的探索道路。
首先,要加強教育內容與課程體系的建設。學院要制定出一套有計劃、有重點、多系列、開放式、立體化的教學課程體系。通過與兄弟單位、企事業團體交流協作、共通有無、共建共享、使社區教育內容設置更加合理、有效,避免重復性資源建設。其次,要進一步加強隊伍建設。鑒于社區教育涉及范圍較廣,人員構成復雜的特點,要盡快建立起一支數量充足、素質較高和相對穩定的管理工作人員隊伍。再次,要堅持濱海新區社區學院的辦學模式,繼續開拓社區教育可能的創新模式。要充分利用相關政策、資源,將社區教育與遠程教育、數字化學習手段緊密結合,著力提升組織協調能力、技術支持與保障能力;加強與區域內企業的合作,為補充學院的社會資源、擴大學院的潛在生源奠定基礎。最后,要完善學院發展的各項保障機制。加強與社區教工委辦公室的聯系,從法律與政策層面保證學院各項工作開展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繼續申請提高社區教育人均經費投入標準,拓展多種籌資渠道,逐步完善以政府投入為主、社會力量共同參與的多渠道經費保障機制與市場化運作機制。同時,要嚴格細化各項考核評價機制,保證社區教育的質量與效果。
[1]陳蕾.我國社區教育現狀及發展思考[J].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3(1).
[2]高文杰.新社會階層:推進社區教育的新力量[C].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9.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of Binhai new area community college
Yang Jian-bo, Zhang Kan
(Tianjin Open University, Tianjin, 300191, China)
The Binhai new area of community education development momentum is good, but is still in its infancy and unbalanced development; government innovate mechanism of Binhai New Area in 2011, and jointly set up a community college in Binhai New Area with Tianjin Open University, serve for lifelong education, exerting the function of education, occupation training, community education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learning city service guidance; at present, the achievements of construction community college is previews, this paper aims to sum up experience,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future college construction and promote development.
community college; development model; study on the achievements
G648
A
1000-9795(2014)01-0172-02
[責任編輯:劉麗杰]
2013-11-20
楊劍波(1974-),男,天津人,助理研究員,從事成人和遠程教育管理工作。張 侃(1987-),男,浙江德清人,研究實習員,從事成人和遠程教育管理工作。
本文系天津廣播電視大學科研課題“天津電大與濱海新區政府合作共建濱海新區社區學院的實踐性成果初探”(課題編號:11XY1046)階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