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玲玲
(齊齊哈爾大學 黑龍江齊齊哈爾 161006)
高校開展文化素質教育的新途徑研究
姜玲玲
(齊齊哈爾大學 黑龍江齊齊哈爾 161006)
本文主要通過分析高校開展文化素質教育對于素質教育、時代發展、大學生全面發展的現實意義,介紹了我國目前高校開展文化素質教育的現狀及其存在的主要問題,提出了開展文化素質教育的兩大新途徑,即專業教育與文化素質教育相結合,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從而期望對高校文化素質教育發展有所借鑒。
高校;文化素質教育;途徑
自從我國開展了高等教育改革后,我國也不斷加強了對于人文學科的重視,我國的許多高校也從文化素質教育試點到全面推廣文化素質教育,這取得了顯著的成果。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不但能夠提升大學生素質、促進大學生全面發展,而且能夠推進我國高等素質教育的深入改革。探索文化素質教育的新途徑,能夠有利于高校培養出一批批高素質、高水平的大學生,促進我國人才結構的優化,人力資源市場的多元化、全面化。
(一)文化素質的簡要概述。素質是指人經過后天的教育和外在的社會環境的影響,通過吸收知識進行行為的內化,從而形成相對穩定的心理品質和行為方式。從素質的基本概念我們可以得知,素質不是先天遺傳基礎決定的,而是后天的教化產品。素質主要是通過后天的教育得來的,素質不等于知識,擁有知識不代表就具備高的素質,知識是素質形成與提高的前提條件。素質具有相對穩定性,它是人的內在心理狀態,通過外在的行為方式表現,這種心理狀態一般來說已經內化成人的價值觀,常常不容易改變。
人的素質主要包括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業務素質、身體心理素質等四大方面。思想道德素質是人發展與立足的根本,是素質的靈魂所在;科學文化素質是素質的基礎,是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業務素質能夠保證人的生存,是一項重要的生存技能基礎;身體心理素質是人生存和發展的前提。我國的傳統教育較注重對于科學知識的積累,目前逐漸開始注重對于人的能力的開發,以培養人才的全面發展為基本任務,不僅重視高校學生的專業知識能力,也開始關注學生素質的提升。
文化素質作為素質重要組成部分,也被國家納入了素質教育的體系中來。根據我國教育部的規定,我國的文化素質教育主要是指通過加強大學生關于文學、哲學、歷史、藝術、社會學等人文學科和自然科學方面的教育,全面提高高校大學生的文化品位,審美標準、人文素養。
(二)高校開展文化素質教育的重要意義。首先,加強文化素質教育是素質教育的切入點,能夠提高業務素質和身體心理素質。文化素質是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強文化素質教育的實踐過程中,素質教育的觀念也在不斷的深入人心,素質教育的思想也隨著文化素質教育的實踐開始廣泛傳播,廣大高校與教師也開始重視素質教育,文化素質教育自然就成為了素質教育的切入點,推動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入。文化素質教育業有利于學生積累科學知識,從一定程度上來說,增強了學生對于專業知識的理解,為豐富專業知識結構打下良好的基礎,這就有利于高校學生形成良好的業務素質,同時,文化素質的教育主要以人文學科知識為主,注重對于人的價值的研究,具有探索社會、思考人生的特殊性,這就會激發學生對于自我價值的認同,珍惜自我,會選擇科學的思維方式和健康的生活方式,珍惜身體和保持心理健康。
其次,高校開展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是時代發展的需求。大學生的文化素質教育是當代世界各國高校教育改革中一個重要問題,受到世界各國的關注。科技革命的發展使得各國的經濟發展迅速,物質條件與水平迅速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與生活方式也發生了日新月異的變化。針對高校學生開展文化素質是時代培養新型人才的需要。從而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輸送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
(一)高校文化素質教育現狀。首先,高校文化素質教育的實施范圍比較廣。在高校教育體制改革的背景下,我國的許多高校已經開始推廣了文化素質教育,實施高校文化素質教育的范圍較為廣泛。其次,在教學實踐中,我國的高校存在著專業口徑比較狹窄,專業課程科目多,學生課業壓力大,選取的教材也較為陳舊,不適應時代的發展。再次,很多學校重視專業知識的培養,將文化素質教育當作口號進行宣傳,并沒有真正納入教學中來,文化素質教學就成了形式而已,只是為了一味的迎合國家政策,并未真正實施過或者實施的不到位。最后,高校的教學模式比較單一,基本是以老師在課堂的講授為主,課堂上缺乏學生的自主探討環節,忽視了對于學生個性的培養,難以在課堂中融入文化素質教育。
(二)高校文化素質教育開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高校文化素質教育中,出現了較多的問題,影響文化素質教育的順利開展。首先是文化素質教育與專業教育相分離。我國的傳統教育中,十分重視對于學生的專業知識的培養與教育,我國高校一般都存在著重技能、重知識的教學傳統,因此當高校教學開始推行素質教育,實行高校教育體制改革時,很多高校都將文化素質教育當作專業教育的一種補充,不夠重視,與專業教育相脫離。其次,教師的文化素質教育觀念淡薄,忽視對于學生個性化的培養。社會經濟發展使得教師的職業道德隨著物欲觀念的影響不斷降低,很多高校老師下海,只是將老師這個職業當作副業,還有一些老師忙著評職稱、寫論文、搞課題,基本不重視給學生傳授知識。甚至個別老師找高年級的學生為低年級學生代課,既沒有完成教學任務,更不能培養學生的個性化。
首先,要加強文化素質教育與專業教育的融合。高等教育要將文化素質教育貫穿到專業教育的全過程中,實現文化素質教育在專業教育中的滲透。文化素質教育可以培養學生觸類旁通、舉一反三的知識運用能力,也可以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形成科學的思維方式,有利于更好地加強專業課程的學習,文化素質教育與專業教育要實現完美的融合。
其次,要不斷加強高校師資隊伍建設。教師要遵守職業道德,以培養人才為根本任務。教師要不斷學習專業知識,完善知識結構,增加自身的人文知識,應對文化素質教育的要求。學校要加強對于老師教學的監督,同時,不定期的采取多種相結合的方式對于老師進行考核與評估,調動教師的工作積極性與主動性。再次要經常組織教師參加一些學術會議、研討會,加強與外界的交流,學習優秀的經驗,同時,經常組織老師參加一些培訓活動,提高其業務素質。
第三,引導學生關注社會問題也是提高學生的文化素質的重要途徑。隨著世界經濟的水平迅猛提高,許多國家在經濟發展過程中付出了慘重的代價,出現了太多威脅發展與穩定的社會問題。比如貧富兩極分化問題、犯罪問題、環境污染問題、信仰缺失、精神空虛等等問題。許多高校教育者意識到僅僅是重視自然科學和不斷發展經濟是不可持續的,高校教育需要塑造學生的人文主義的精神。高校在開展文化素質教育過程中,要注意充實學生的精神文化生活,滿足學生的精神需求。提高高校學生對于自我價值的認可,通過為學生開展一些人學學科學術會議、學術研討會,學術講座,幫助學生更全面的了解社會,關注社會問題。此外,高校可以引進更多的國內外的優秀文化,加以吸收與創新,展現給高校學生,培養學生的人學學科素養。
最后,加強其他素質培養可以促進文化素質的提升。信息化的發展使得當代社會對于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主要表現在對于專業素養、知識結構、思想道德、職業道德、業務素質等方面的要求上,都需要高校學生加強對于學生整體素質的培養與教育。思想道德素質、業務素質、身體心理健康素質的提高有利于促進文化素質的培養。人文學科具有特殊性,它引導學生關注自我,關注社會,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它主要是通過外在的社會環境影響形成的,文化素質教育的提高也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提高思想道德素質能夠使高校學生培養高尚的品格;業務素質的加強能夠促使學生增強專業知識的積累,培養學生的毅力與耐心,堅強與獨立。高校應該將四大基本素質結合起來,建立一個協調發展的素質教育體系,形成各項素質互相影響、互相促進的良好局面。
[1]姜曉明.我國高校文化素質教育的回顧與展望[D].大連理工大學,2007.
[2]景志明.文化素質教育的根本及高校開展文化素質教育重要性的再認識[J].西昌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3).
[3]王靜.山西省本科高校文化素質教育課程的現狀、問題及對策研究[D].山西大學,2005.
Research on new approaches to cultural quality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Jiang Ling-ling
(Qiqihar University, Qigihar Heilongjiang,161006, China)
This paper mainly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carry out cultural quality education the significance of quality educati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th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introduces the main problems and current situation of cultural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 and put forward two new ways of the culture and quality education, professional education and culture quality education,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staff, and provide reference to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quality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ultural quality education; way
G640
A
1000-9795(2014)03-0195-02
[責任編輯:劉麗杰]
2014-01-20
姜玲玲(1982-),女,黑龍江齊齊哈爾人,助教,從事思想政治教育方向的研究。
齊齊哈爾大學教育科學研究項目,項目編號:2013011,項目名稱:高校開展文化素質教育的新途徑研究,本文為該項目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