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愛峰
(南京化工職業技術學院 江蘇南京 210048)
江蘇省高職人文公選課課程現狀調查對策研究
王愛峰
(南京化工職業技術學院 江蘇南京 210048)
高職院校人文公選課是高校素質教育的主要組成部分。邊緣化問題嚴重,如何改善現狀、在度與量上如何均衡的發展是本文研究的方向。合理的教學設置及教師隊伍的優化整合是解決問題的主要途徑。
高職;人文公共選修;課程教學
高職人文類公選課是高職院校開展通識教育的手段之一,對學生綜合素質提高和完美人格的塑造至關重要。本文針對江蘇省的高職院校進行了走訪調查,并以南京化工職業技術學院為例,分析了高職院校人文類公選課的教學現狀并提出相應的對策,以期為理工為主的高職院校提供人文精神研究奠定基礎。
高職院校人文類公選課有利于培養和提高大學生的關鍵能力,為其以后走向社會奠定良好的素質基礎。就江蘇省而言,高職院?;疽呀浶纬闪艘欢ǖ娜宋慕虒W體系,在課程開發有足夠的潛力,從現狀來看,人文類公選課教學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與高職教育的總體目標尚有一定的差距,各個高職院人文課的邊緣化現象普遍存在,課程設置仍有不盡如人意之處。
1.公選課課程體系還處于探索階段階段
目前高職院校的公選課課程以人文選修為主、專業技術選修為輔的狀況,通過調研江蘇省高職院人文選修課開設狀況開設主要以教師人力現有資源為主,覆蓋面涉及天文、地理、人文、藝術、心理健康,課程隨意性比較強,缺乏持久性,造成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是兼職教師比例較大,兼職教師一般以管理崗為主,開設班級不宜過多,在年度工作量飽和的情況下,兼職教師可以選擇不做公選課教師,主要以管理崗為主。學院開設一般以教師自主選報課程科目為主,教務部門進行統計分配選課,從教學流程上看是比較完善的,但叢宏觀看這就造成學生選修公共選修課程有的學期門類過渡飽和,學院設置開設班級超過學生選課人數,有的學期教師開課班級較少,學生想選課選不進來的狀況。
2.課程的實施與管理問題
從高職的課程體系來看,開設人文藝術通識課是高職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以南京化工職業技術學院人文選修課為例,學院開設主要以文學、藝術、哲學、溝通技巧、心理健康等體系進行開設,開設的課程來源于全員學校教師的自主申報,有相關的部門進行管理,看上去是比較完備的,但進行調查與研究發現,課程實施的隨意性還是很大的,公選課的師資隊伍是兼職為主的隊伍,大部分的專職老師都有自己的專業課,在工作量不夠的情況下一般選擇開設選修課程,兼職教師都在自己的工作崗位,在有精力的情況下開設相應的公選課,個別專職教授公選課的教師存在工作量不滿的問題進行職業轉型,所以,公選課的教師隊伍的流動性和隨意性較大,不利于公選課體制的穩定性。
3.因師定課,處于自生自滅狀態,導致學科種類不均衡
高職院校人文公選課教師來源于個學院的管理人員,教師技術崗位比例較少,在課程分類、課程開發主要以教師學科專業為主,有的教師為了迎合學院人文素養的發展和自身工作量的需求,也會出現所教授學科與實際所學專業差別較大,甚至會出現,理工科教師教授人文素養課程的現象。
迎合學生口味開設課程較多,存在盲目性。人文選修課程是學生在網絡自主選課、自主選師的一個過程,有些教師為了迎合學生的興趣,課程開設更偏重學生對課程名稱的吸引力,至于是否適合高職學生學習還有待研究。調查表明80%的學生首先對課程名稱感興趣作為首選,這樣會導致學生在人文素養課程的學習上產生不均衡的現狀。學生選課的有限性會導致學生人文素養學習的缺失。
通過對江蘇省高職院院校進行走訪及問卷調查,江蘇的高職院更加注重理工科的發展,在人文素養及人文課程的地位還處于邊緣化的位置,想要改善這一現狀,還需要教育主管部門的監督和政策扶持。馬丁·路德曾經說過:“一個國家的繁榮,不在于其國庫的富足,不在于其城池的堅固,也不在于其公共建筑的華麗氣派;而在于其公民的教養,在于人的文明、教化和品格,這才是它實際利害之所在、主要實力之所在、真正威力之所在?!彼?,在高職院校大力發展人文素養課程勢在必行。
1.推進人文實踐教學環節,進行開放式教學模式,增加學院人文環境
開放試教學是用科學的方法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教學方法靈活多變,尤其針對人文藝術課程的公共選修課非常適合,鼓勵學生進行實踐,比如,根據自己的專業特點制作一個適合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表,在課堂共同討論。筆者認為,公共選修課更適合這種教學方式,在整合人力資源的基礎上,在課程開發上進行科學的實踐,即有利于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更有利于教師改善傳統教學的單一性,例如,在藝術類,課程中增加學生的實踐能力,比如,在《美術鑒賞》中增加學生實踐環節,可以多樣化,例如剪紙、素描等簡單操作的活動。在《心理健康》課堂中與學生多進行交流與溝通,通過測試、討論、表演實踐等方式調動學生積極調動學生性。
2.課程設置開放與監控有效結合,建立完善的考核制度
課程設置合理取決于合理的規劃,尤其針對理工科的高職院校,人文公選課的課程規劃是有很大難度的,在現有教師師資能力的基礎上進行有效的合理分配,在師資匱乏的情況下可進行外聘教師、網絡授課、系列講座等。
只有把合理的課程規劃與監控有效的結合起來,開放教學與嚴格的教學管理相互滲透,才能真正服務于學生,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能力。
建設完善的教學考核制度體系,是檢驗學生學習質量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目前運用最科學的方式。根據人文公選課課程的特點,考核方式選擇上多樣化、課堂管理機制化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人文類公選課的考核上,教師可采用多樣化靈活的考核方式,來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例如在藝術公選課中,把學生的藝術實踐作為考核的方式之一,也可以作為加分項來對待,利用課堂五分鐘讓學生猜藝術作品或藝術歌曲的方式,既可以提高學生的積極性,教師又可以通過學生的參與人數起到靈活考勤的雙重作用。就人文類公選課而言,考核既要能體現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特點,也要兼顧檢測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習質量。當然,公選課開始要在出勤率、課堂討論的參與度、課堂實踐成效、掌握本學科知識等多方面進行綜合考評。采取靈活多樣的考核方式既能客觀地評定學生成績,又調動學生學習動力,在提高教學質量,調動學生積極性與參與度上有重要意義。
3.組建一支專兼結合的人文公選課教師團隊是保障教學的前提條件
目前從各高職院的調查情況來看,人文教師隊伍的分散比較嚴重,兼職教師比例較大,不利于人文公選課教學的研究與長效發展。首先,在學院領導的重視下,建立一支專職的公選課教師隊伍,以專職為主,這樣的教師隊伍可以保障在人文、藝術、哲學、心理學及文明禮儀等學科的穩定性,以此為基礎構建課程體系。教師隊伍的完備,在提升教學研究、課程設計及人文精神的傳播方面有重要的意義。
學院領導及各級部門的高度重視,是實施教師隊伍完善的重要基礎,可以制定《人文公共選修課管理辦法》,在學院開設人文限選課,規定在校學生在畢業前必須選兩門人文公共選修課方可畢業,這樣既可以保障學生在校期間的人文素養的培養,又可以保障人文公選課專職教師的教學任務,學院管理部門保障教師的教學任務,勢必減少人文教師的流動性,從而改善公選課教師邊緣化的現狀。
總之,高職院校的人文素養課程剛剛開始起步,在諸多方面還需要主管部門及人文公共教師的共同努力。在高職院校蓬勃發展的歷史階段,希望更多的教育者能夠共同探索,積極研究,試圖探索出一條適合高職發展的人文公選課課程體系。
[1]楊靖,蔡明.湖北經濟學院公共選修課學習狀況調查報告.湖北經濟學院學報,2008,1.
[2]袁錦貴,方志賢.高職院校人文素質類公共選修課教學改革芻議.中國農業教育,2007,5.
Jiangsu province higher vocational humanistic elective course present situation investigation countermeasure research
Wang Ai-feng
(Nanjing Chemical Industry Professional Technology Institute, Nanjing Jiangsu, 210048, China)
Humanistic public course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s the main part of college quality education. The marginalization problem is severe, the research direction of this paper is to improve the balanced development of the status quo, on the degree and quantity. Reasonable teaching setting, and integration of the optimization of teachers is the main way to solve the problem.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humanistic public elective; course teaching
G712.4
A
1000-9795(2014)09-000039-02
[責任編輯:劉 乾]
王愛峰(1978-),女,山東德州人,碩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音樂教育。
本文研究系2012年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基金項目《高職人文類公選課課程體系構建與教學特色研究》研究成果之一。項目編號:2012SJB88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