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曉明 方 慧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南國商學院 廣東廣州 510000)
合作學習模式下形成性評估在英語專業教學中的探索
洪曉明 方 慧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南國商學院 廣東廣州 510000)
有效評估對促進外語教學至關重要。結合問卷調查和個案研究,本研究旨在探討如何在合作學習模式下將形成性評估應用于英語專業教學中。結果表明,形成性評估有利于端正學生學習態度,改進學習策略和提高學習效果;合作學習模式有助于促進形成性評估的實施,對完善評估方式有重要意義。
形成性評估;合作學習模式;英語專業教學
教學評估作為教學中的重要一環,包括以標準化考試為代表的終結性評估,也包括以學習為目的、注重學習過程的形成性評估。研究者普遍認為,形成性評估是有效學習的必要成分, 它給老師和學生提供及時有效的反饋信息, 促進教學目標的實現。有關形成性評估對外語教學的影響,國內外研究成果頗豐。然而,相比國外研究,國內對形成性評估的實證研究還比較有限, 且現有的研究大多關注大學英語教學而較少涉及英語專業教學。在探索實施形成性評估的有效途徑上,有學者提出結合使用形成性評估和其他評估模式和方式的構想,并對此展開了論述和研究。其中,顧玉蓮、黃麗萍,王娟,黃儀凡等重點探討了形成性評估與合作學習模式的結合運用。但這些研究大多都為在理論探討,或僅用于非英語專業的教學中。因此,筆者開展了一項將合作學習和形成性評估結合運用于英語專業教學的實驗研究,目的是探索合作學習模式下形成性評估對英語專業生學習的影響,以及合作學習對形成性評估實施的作用和影響。
形成性評估(formative assessment)是對學生的學習表現、學習成績和學習問題及其在情感、態度、策略等方面進行綜合評價。它能幫助學生有效調控學習過程,使其獲得成就感,增強自信心,有利于培養合作精神,提高自主學習能力。合作學習(cooperative learning)即學生通過分組合作共同達成學習目標的一種互助性學習。它突出以學生為主體的原則,注重學習過程,且有利于促進教學相長。合作學習的一個重要形式是小組合作學習,被譽為“近十幾年來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學改革之一”和當今社會最有效的學習方式。
形成性評估是一種評估模式,合作學習模式則是一種學習方法。兩者都以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為基礎,共同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強調學習過程和多元評估原則。合作學習模式的教學設計體現了形成性評估的本質和內涵,是完美實施形成性評估的良好平臺;形成性評估則明確了合作學習模式的教學原則,是促進學生參與合作學習的有效途徑。二者都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語言綜合水平,增強自主學習能力。
1.研究對象與實驗設計。實驗選取某本科獨立院校一個班(29人)的英語專業生作為實驗對象,并主要對其中7名學習層次各不相同的學生進行個案研究。實驗時間為新生入學第二學期。實驗課程為綜合英語課程,教材是鄒為誠主編的《綜合英語教程》。實驗結合運用形成性評估和終結性評估。學生學業考評中形成性評估(師評、自評與互評)占70%,終結性評估(期末測試)占30%。研究以問卷調查為主,個案調查為輔。
實驗共分為三個階段:(1)初級階段(第1-9周):介紹以學習檔案袋為核心的形成性評估概念,與學生一同協定評價標準;采取組間同質、組內異質的方法對全班進行小組分配,在教師指導下開展小組活動;對7名個案學生進行第一次正式訪談。(2)中期階段(第10-17周):將小組重新分配,指導學生完善檔案袋的制作;對個案學生開展第二次正式訪談。(3)結束階段(第18-19周):回收學習檔案袋并進行評議;以問卷方式調查學生對形成性評估以及小組學習模式的意見;對個案學生進行最后一次正式訪談。
2.研究方法。
(1)學習檔案袋。學習檔案袋是記錄學生學習過程的重要文件,包括學習成長和成果資料,自評與互評,以及學生反思日志(learning log)等三大部分,為學生學業考評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定期查閱學習檔案袋,教師能夠及時調整教學計劃,改進教學方法,學生還可根據教師的反饋意見及時調整學習策略并改進學習方法。
(2)學生訪談。定期開展學生訪談(個人訪談和小組訪談),形式包括正式和非正式兩種。訪談內容主要涉及學生對形成性評估的看法以及實施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形成性評估對學生學習的影響以及小組學習的效率與效果。
(3)課堂觀察。教師通過組織各種課堂活動,如問答、討論、話題展示、辯論等方式觀察學生的綜合表現,發現存在的問題并以口頭或書面的形式及時給予反饋。反饋結果記錄在學習檔案袋中。
(4)問卷調查。問卷主要用于收集學生對形成性評估和合作學習的意見和反饋。問卷共14小題,分為兩大部分,第一部分為評估方法和實施情況,共有10小題,調查學生對評估的基本認識和評估對學習各方面的影響。第二部分為小組學習模式與形成性評估的交互作用,共4題,調查小組學習對評估各方面(如檔案袋制作,自評,互評等)的作用大小,以及小組學習模式對學生學習各方面的影響。
(5)階段測試。階段測試指以課程內容為主的單元小測,用于檢測階段性學習效果,以便教師及時調整教學重點和教學措施。測試結束后直接將試題作為學習資料存入學習檔案袋作為學業總評的參考對象之一。
3.數據收集與分析。實驗數據主要包括定量數據和定性數據。定量數據主要來自實驗中所使用的問卷調查和階段測試成績,以及兩個學期的期末考試成績。問卷中封閉式問題的結果按百分比進行統計,開放式問題的結果均以書面歸納的方式記錄;所有測試成績均用SPSS16.0分析其標準差和正態分布情況。定性數據主要來自學生的學習檔案袋,個人訪談記錄和教師課堂觀察記錄等。實驗期間,所有個人訪談結果均以書面或者錄音方式進行記錄;小組活動(包括小組習作互評、小組討論報告等)則記錄在學生的學習檔案袋中。我們主要根據問卷結果、階段測試結果、兩次期末成績和前后訪談結果的差異來分析實施效果。
1.合作學習模式下的形成性評估對學生學習的影響。數據分析結果顯示,合作學習模式下的形成評估能夠促進學生英語學習。本次實驗中,學生在學習態度、策略使用和學習效果上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首先,問卷調查結果顯示,28人(96.6%)認為形成性評估對端正學習態度有較大幫助;24人(82.8%)認為形成性評估對學習策略的使用有較大幫助。個案調查結果表明,7名學生在新的評估模式下,學習態度比上個學期更加積極端正,學習惰性下降,且能夠更多地使用記憶策略和認知策略去處理新信息,同時,學習自主性和自我管理能力有極大提高,因此在元認知策略的運用上有明顯改善。
正確的學習態度和有效運用的學習策略自然會帶來良好的學習效果,從而更高效地完成語言學習任務。形成性評估提高學習效果的作用首先體現在學生階段測試和期末測試的結果中。實驗學期學生的小測成績以及期末成績均呈正態分布,標準差較之上學期期末成績都有所降低,且成績分布較集中,說明兩極分化減少。此外,定性數據表明,學生綜合應用語言的能力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例如,在學習檔案袋中,學生的個人習作經過多次修改和互評,從主題思想到篇章結構和措辭表達上都有較大進步;從教師課堂觀察中可也看出學生用英語表達思想和陳述觀點的能力有所提升。在個案調查中,某位英語基礎較弱的同學表示形成性評估讓她意識到應當對自己的學習負責,她不僅一改之前的惰性與被動,還積極投入到課堂活動和小組活動中,經過一個學期的努力,學習成績終于有所突破,學習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在實驗中,我們還發現學習檔案袋在形成性評估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問卷調查中,26人(89.7%)認為檔案袋能夠反映學生的真實想法,25人(86.2%)表示以后將繼續沿用學習檔案袋的學習方法,可見檔案袋對他們學習的促進作用。以學習檔案袋為主要評價工具,學生不僅可以自由決定存檔的資料,還能對自身的學習質量進行評價和反思。它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使學習更加條理化,是最有效的評價工具。而其他評價工具中,學生普遍反映個人和小組訪談的效果較好,但反思日志效果則一般,學生更期望以面談的方式交流學習經驗,并從教師和同學那里得到即時的反饋意見。
綜上所述,合作學習模式下的形成評估能夠端正學生學習態度,改進學習方法,完善學習策略的使用,增強自主學習能力,提高學習效果。
2.合作學習對形成性評估實施的作用和影響。經過一個學期的實驗,我們發現,合作學習模式有助于促進形成性評估的實施,對完善評估方式有重要意義。在問卷調查中, 28人(96.6%)認為小組學習模式對實施評估有很大促進作用。這種作用主要體現在學習檔案袋的制作方面,它很大程度上保證了檔案袋評價方式的有效實施。在實驗中,各小組的學習活動,包括話題討論、美文背誦、影視述評和習作互評等都被詳細記錄在學習檔案袋中,內容真實且能夠反映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基于這些資料,教師便能更有效地對學生的學習進行監督與反饋。正因如此,以往某些研究中所出現的“對評價方式敷衍了事”的現象在此次實驗中有明顯減少。也就是說,合作學習提高了學習檔案袋的可信度,有利于真實地反映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存在的問題。
其次,合作學習模式保證了評價工作的順利開展和進行。由于是第一次參與形成性評估,許多學生在本次實驗中感到茫然。借助小組的平臺,學生能更有效地理解和實施評價標準,及時交流學習經驗,解決評估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在問卷調查中,小組學習對學生自評與互評的促進作用僅次于對檔案袋制作的作用。由此可見,小組學習模式凸顯了學生作為評價主體的作用,保證了自評與互評的效果,這恰好反映了形成性評估與合作學習模式遵循評估主體和評估多元化的原則。
綜上所述,合作學習模式通過營造相互幫助、相互監督、相互激勵、共同進步的良好學習氛圍,極大地保證了形成性評估的有效實施和評估方式的完善;同時,合作學習有助于培養學習者自主學習能力、溝通協作能力和領導力,加快了學生向自主、自發、自立、自省的有效學習者的轉變。
形成性評估是英語教學改革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完善形成性評估體系,對指導學生自主學習,提高學習效果有著重要意義。本研究將合作學習模式和形成性評估結合運用英語專業教學中,取得了良好成效。研究發現:形成性評估能端正學生的學習態度,改進學習策略和提高學習效果。結合運用合作學習模式,形成性評估能取得更好的實施效果。然而,實驗本身也存在一些問題,如實驗周期過短,難以確定形成性評估對學習者長期的影響;某些評估工具(如反思日志)的使用率不高等。希望本次實驗能為廣大教學工作者提供參考作用,進一步推進外語教學改革,促進形成性評估體系的進一步完善。
[1]王華,富長洪.形成性評估在外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綜述[J].外語界,2006(4):67-72.
[2]顧玉蓮,黃麗萍.形成性評估模式下英語合作學習探析[J].黑龍江教育(高教研究與評估),2010(10).
[3]汪娟.大專英語教學實證研究:形成性評價與合作學習的結合運用[D].武漢理工大學,2012.
[4]黃怡凡.形成性評價在合作學習中的運用[J].中國成人教育,2010(07).
[5]丁禮明,紀蓉琴.形成性評估在英語專業教學中的運用探索[J].華東交通大學學報,2007(06).
[6]王坦.合作學習:原理與策略[М].北京:北京學苑出版社,2001:37.
[7]王坦.合作學習的理念與實施[М].北京:中國人事出版社,2003:47-48.
[8]江利華,陳唐敏.大學英語學習策略的實證研究[J].教育學術月刊,2008(04).
[9]劉桂秋.大學英語檔案袋評價理論與實踐[J].沈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6).
[10]朱艷華.形成性評價應用于職業英語聽說教學與測試的實證研究[J].云南農業大學學報,2010(03).
On integration of cooperative learning and formative assessment in language teaching for English majors
Hong Xiao-ming, Fang Hui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Foreign Studies Nanguo Business College, Guangzhou Guangdong, 510000, China)
An effective assessment system can ensure the success of language teaching and learning. This study aims at applying formative assessment in language teaching for English majors by integrating with cooperative learning. The results from questionnaire and case study indicate that formative assessment is contributive to the improvement of students’ learning attitudes, use of learning strategies and learning effect. It is also found that cooperative learning can enhance the implementation of formative assessment, thus is significant for improving the assessment system in language teaching.
formative assessment; cooperative learning; language teaching for English majors
H31
A
1000-9795(2014)03-0372-02
[責任編輯:劉麗杰]
2014-01-20
洪曉明(1991-),男,廣東揭陽人,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南國商學院英語專業,從事商務英語、二語習得方向的研究。
方 慧(1983-),女,江西南昌人,講師,廣東外語外貿大學碩士研究生,從事語言學與應用語言學、英語教育方向的研究。
本文為廣外大南國商學院第五批教育教學改革項目“形成性評估在英語專業綜合英語課程中的實踐和探索”的部分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