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 薇
(廣西大學外國語學院 廣西南寧 530004)
中國東盟合作背景下的英語口譯質量評估所面臨的問題與對策
羅 薇
(廣西大學外國語學院 廣西南寧 530004)
本文圍繞中國東盟合作背景下的英語口譯質量評估展開討論,從英語語言,背景知識和用人單位三個方面提出了現行英語口譯質量評估所面臨的問題,加以分析后提出相應對策,旨在促進西部地區口譯和口譯教學的發展。
中國東盟合作;英語口譯;質量評估
維也納大學教授Franz Pchhacker(2001)指出口譯不僅是一種產品(product),還是一種服務(service)??谧g質量的評估主要有以下四個參數:對源語翻譯是否準確、目標語表達是否恰當、翻譯效果是否對等、交際是否成功。2007年,他進一步指出口譯質量指的是“具體場合和語境中的質量”。意大利特里斯特大學教授Maurizio Viezzi也認為:口譯不僅是一種服務,還是一種跨語言,跨文化的語篇產出活動;口譯發生于一定的交際場景(2003:149-151)。德國科隆科技大學教授Kalina(2005)也指出,口譯質量的評估應涉及參與口譯活動的各方。即除了譯員外,還應綜合考慮會議組織者、發言人、聽眾等因素。2006年, 清華大學胡庚申教授提出“生態翻譯學”概念。(胡庚申,2008:11)他指出口譯的生態環境包括源語、譯入語雙方,源語環境與譯入語環境。譯員在源語和譯語間形成生態鏈接,輻射語境、文化等諸多要素形成一個自成體系的生態圈。
首先,英語語言問題。英語是中國與東盟各國進行交流的主要語言,會議和接待都以英語為主。但是許多東盟與會者自身英語水平并不高,具體表現在所使用的詞匯句式都比較簡單,聽說能力較差。其次,東盟各國語言種類繁多,地域文化的影響使英語形成了不同的變體。這些變體在語音、詞匯及句法上與標準英語存在較大差異,形成了諸如新加坡英語,馬來西亞英語,柬埔寨英語等等。這些都給整個口譯環境造成了困難。
其次,背景知識問題。筆者在廣西從事會議口譯工作時發現:一些廣西特色詞匯使東盟國家與會者聽起來很吃力。翻譯版本的不同使得他們在認知過程中障礙重重。即使統一了翻譯的版本,仍然需要解釋才能溝通。
再次,用人單位問題。用人單位作為整個口譯生態環境的組織要素,應當負責協調和組織口譯活動的開展以及相關資料的提供。目前,中國與東盟合作的許多組織協調部門都是政府外事機構。由于日常事務繁多,其作為組織者的功能并未有效發揮,不能很好地組織口譯活動的進行,也不能為譯員提供相關資料,導致譯員“裸翻”現象頻頻發生。
首先,在評估譯員的口譯能力時,除了考查他自身的語言素質和口譯技巧外,更重要的是看他的交際功能。譯員必須根據聽眾需求作自我調節。在一次中國與東盟的扶貧講座時,筆者曾遭遇來自發展中國家英語水平較差的聽眾。主辦方要求筆者調節口譯詞匯的難度,如將“capital”改成“money”, “purchase” 改成 “buy”等,并且盡量選擇簡單句式來翻譯。同時語速放慢,對于一些特色詞匯稍加解釋,并對發言人的邏輯進行整理。之后筆者發現,后來的講座氣氛更活躍,交際目的得以更好地實現。這也是將譯員放入口譯整體生態環境考慮的結果。
其次,應充分考慮主辦方和聽眾因素,增加相應參數來對兩者進行評估。三方人員進行互評取平均值,以得出最終口譯效果的總分,這樣一來口譯質量評估顯得更為合理和科學。從長期來看此結果也能作為三方未來合作的參考,通過不斷改進合作水平,最終達到口譯效果的良好實現。從生態角度來說,可以實現口譯的可持續發展,為口譯的市場化運作打下良好基礎。
再次,這種整體觀的口譯評估模式也應應用在教學上。在教學設計當中,除了教師點評外,還應增加譯者自評,發言人點評和聽眾點評環節,把外教,或者是東盟國家的外國人融入整個口譯評估中,將口譯質量評估真實化,得出的結果自然就會更科學。
隨著區域經濟一體化的不斷加強,口譯的發展也朝著區域化方向前進。中國與東盟合作的進一步深化意味著我國西部地區的口譯事業正慢慢興起,對英語口譯質量的評估也具有其區域化的特色。只有把口譯質量評估看成一個整體的概念,綜合考慮口譯生態環境下的方方面面,“從規范走向描述”,才能使我們能更好地達到口譯效果和最終實現口譯的可持續發展。
[1] Ka1ina,S.2005.Qua1ity Аssurance for Interрreting Processes[J]. Meta,L(2):768-784.
[2] P?chhacker,F.2001.Qua1ity Аssessment in Conference and Community Interрreting[J].Meta,ХLVI,2:410-425
[3] P?chhacker,F.2007.Qua1ity Standards in Interрreting:Theory and Арр1ication[J].Chinese Trans1ators
[4] Viezzi.M.2003.Interрretation qua1ity:А mode1[А]. In Аfs,C.et a1(eds).2003.La eva1uaci6n de 1a Ca1idad en Interрretaci6n:Investigaci6n[C].Granada:Comares.PP.149-151.
[5] 胡庚申.生態翻譯學解讀[J].中國翻譯,2008(6).
The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English interpretation quality evaluat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China ASEAN cooperation
Luo Wei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Guangxi University, Nanning Guangxi, 530004, China)
This paper focuses on interpreting quality evaluat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China ASEAN cooperation, from the English language, the background knowledge and the unit three aspects to put forward problems in current English interpreting quality evaluation,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re put forward after analysis, aim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western region of interpretation and interpretation teaching.
China ASEAN cooperation; English interpreting; quality assessment
H315.9
A
1000-9795(2014)01-0372-01
[責任編輯:劉麗杰]
2013-11-25
羅 薇(1980-),女,廣西人,講師,從事翻譯方向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