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瑞仁
(湖南師范大學 湖南長沙 410081)
淺談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構建
——以廣西壯族自治區那坡先為實例
謝瑞仁
(湖南師范大學 湖南長沙 410081)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文化的傳播,農村人對于現代文化的需求日益迫切。而構建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不但符合黨和國家關于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指導方針,而且也符合人們對于先進文化的需求,顯得尤為重要。本文通過介紹那坡縣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立的背景,講述了其發展情況及存在的問題,并分析了問題的解決方法。
公共文化;農村;服務體系
黨的“十七大”以來,黨和國家一直致力于縮小城鄉差距,努力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但由于長期以來城市與農村在經濟、文化、社會等方面存在較大差異,使得農村在經濟、文化建設水平上一直落后于城市。隨著經濟的發展和文化的傳播,農村人對于現代文化的需求日益迫切。而構建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不但符合黨和國家關于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指導方針,而且也符合人們對于先進文化的需求。
本文以那坡縣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立為背景,介紹了那坡縣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發展狀況,以及那坡縣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面臨著投入保障、基礎設施建設與管理、人才匱乏、服務內容與形式錯位等多個方面的問題,并針對問題提出了一系列的解決措施,對更好的建設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起到一定借鑒作用。
1.那坡縣公共文化服務設施基本概況。那坡縣從事公共文化服務現實有干部職工81人,具有大學本科以上學歷占總人數的10%。公共文化服務設施主要包括縣文化館、博物館、圖書館、民族文化傳承展示中心、文化綜合執法大隊、感馱巖景區管理所及9個鄉鎮綜合文化站。
2.那坡縣公共文化服務取得的成效。2010年全縣創作文藝作品239件,其中文學作品3件、美術3件、攝影作品184幅、書法作品37幅、戲劇小品3件、音樂5首、曲藝作品2件、舞蹈2件。其中,黑衣壯歌曲《山歌年年唱春光》、《黑山魂》等歌曲參加區內外重大演出中頻頻獲獎。在文物工作方面也取得成效,收集整理文物普查資料100余件,不可移動文物資料61件,其中新發現近代的古墓葬、石刻、古遺址等文物資料24件。文化館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完成撰寫《龍合五月五花炮節》、坡紅彝《祈雨節》、那桑采集北路壯劇等口傳資料。普查了德隆鄉壯族民間故事、葬事、民俗項目資料。
1.從事公共文化服務事業人才匱乏、投入經費較少。從公共文化服務機構人員學歷構成可以看出,具有本科以上學歷僅占少部分,說明文化專業人才匱乏,發展不平衡,業務人員的文化水平素質影響了公共文化服務事業的繁榮發展。
2.少數民族文化資源在公共文化服務事業中利用較少。近幾年那坡縣少數民族的文藝創作都有一定數量作品,并且在演出中獲獎。但從總的數量上看,壯族民歌較多,而苗、瑤、彝族的文藝創作作品相對較少。由于對少數民族文化資源重視不夠,挖掘資料少,因而沒有得到充分的開發利用。
1.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進文化產業發展。培育市場主體,實現面向群眾、面向市場的文化體制機制創新,大力培植文化龍頭企業,逐步發展傳媒、體育、文藝演出、文化旅游、文化娛樂、等重點文化產業。
2.加大文化品牌的扶持力度。成立那坡黑衣壯“尼的呀”文化保護基金,用于那坡黑衣壯“尼的呀”文化的挖掘、保護、傳承、推介及民間傳承人、藝人的補貼等,同時為解決黑衣壯“尼的呀”文化人才斷層的問題,向重點藝術院校定向招收學生進行重點培養。
3.引進新的人才,加強藝術人才的培養。要創新、要發展,就必須在充分利用現有人力資源的同時,根據發展需要引進新的人才。文化人才缺乏和老化是制約縣級公共文化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應重視文化人才的培養,出臺鼓勵文化人才到那坡縣工作的有關政策,多舉辦各種文化門類培訓班,培訓管理人員和藝術骨干。
未來的幾年,將是那坡發展史上主要的戰略機遇期,應使文化與經濟社會相互促進,全面協調發展,成為推進經濟社會加快發展的一個引擎,促進縣級文化事業的發展繁榮,為不斷開創文化建設新局面。
[1]范明林.非政府組織與政府的互動關系—基于法團主義和市民社會視角的比較個案研究[J].社會學研究,2010(3).
[2]李少惠,王苗.農村公共文化服務供給社會化的模式構建[J].國家行政學院學報,2010(2).
[3]胡亞昆.實現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的突破—山東諸城市推進農村社區化服務與建設的實踐與啟示[J].中國經貿導刊,2010,1(4).
The construction of rural public cultural service system --Take Napo County of the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as the example
Xie Rui-ren
(Hunan Normal University, Changsha Hunan, 410081, China)
With the spread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e, rural people is in urgent need to modern culture.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rural public cultural service system not only conforms to the guideline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 of the Party and the country, but also meet people’s needs for advanced culture,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background of the establishment of rural public cultural service system in Napo County, introduces its development situation and existing problems, and analyzes the solution to the problem.
public culture; rural; service system
F320.3
A
1000-9795(2014)01-0451-01
[責任編輯:陳懷民]
2013-11-24
謝瑞仁(1985-),男,湖南邵陽人,從事國內外比較政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