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艷
(淮南職業技術學院 安徽淮南 232001)
對提升我國中部地區廢舊電子產品逆向物流水平的思考
李 艷
(淮南職業技術學院 安徽淮南 232001)
電子產品已廣泛應用于生活各個領域,生活娛樂、商業用途、私人資料管理等。在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的同時,也產生了大量的廢舊電子產品。目前為降低廢舊電子產品的危害并提升經濟效益,不少地區均對廢舊電子產品的回收業務十分重視,這就要求逆向物流具有較好水平。當前中部地區廢舊電子產品逆向物流存在著一定不足,本文對此進行了分析,并給出了可行的解決措施。
中部地區;廢舊電子產品;逆向物流;水平
(一)逆向物流的概念
物流是實體流通活動行為的一個過程,簡言之是實物流動。運用運輸、倉儲貯存、包裝、流通加工、裝卸搬運、物流信息等相關物流環節技術,將實物流動過程合理組織好,從而創造滿足顧客需求。物流就是貨品從生產地流通到經營者和終端消費者用戶手中的過程。
逆向物流則一般包含產品的收回、運輸及處理等作業程序。廢舊產品從顧客端收取后,進行逆向的運輸及處理,并包括信息流所構成的產品追蹤與賬務處理等作業。逆物流的回收流程很長,過程中關系到整個供應鏈的行為,這些行為包括營銷、物流、再制造、再營銷或銷毀等。
(二)廢舊電子回收的迫切性
過去電子廢棄物大多采取掩埋方式來處理,但廢棄電子產品除會制造可觀的垃圾外,還含有許多有害物質,特別是水銀、鉛、鎳、銅、錫等重金屬類有毒物質。重金屬等物質進入食物鏈層層富集,最終進入人體導致慢性中毒,從而間接對人體帶來較大的傷害,這種危害遠遠超過其他普通的垃圾。因此,未經過處理的個人電腦垃圾隨意拋棄到自然界,會對周圍環境、土地、水資源造成巨大傷害,甚至會延續很多年。
除了對環境有害以外,生產電子產品所耗費的資源也是相當恐怖。如生產一部12公斤重的電腦及屏幕,需要240公斤重的礦物燃料、22公斤化學物質和1.5噸水。也就是說,需利用龐大資源才能制造的電子產品,若隨意拋棄,則是對資源的一種浪費。
因此,必須對廢舊電子回收十分重視,一方面為了環保,另一方面也預見了潛藏的利益,政府、企業紛紛采取返還現金或以舊換新折價券的方式,借以鼓勵使用者將報廢或故障舊家電回收,再分離提煉出黃金、白銀等貴金屬,或者用于制作玻璃、合成樹脂、合成橡膠、合成皮革、合成紡織纖維等有用的物質。目前電子廢棄物的回收主要經過以下的處理流程:拆解→粉碎、分選→精煉。廢舊電子產品經拆解后,將被分解為IC板等電子廢料、銅、鐵、鋁、塑膠等。IC板等電子廢料,進一步經粉碎、分選后,將分離出玻璃纖維、銅、鐵、錫、鉛等金屬。而另一些電子產品零部件,如CPU經精煉程序后,甚至可得出金、銀等貴金屬。
(一)現狀分析
廢舊電子產品的回收處理情況也更加應當引起充分重視。據統計,2013年,我國中部地區家電產品的銷售量穩步增長。可想而知,高速增長的家電消費量必將帶來廢舊家電的快速增加。從中部地區人口估算,每戶居民平均擁有各類家電均1臺,比如:彩電、冰箱、微波爐等,隔幾年就將因為各種原因淘汰一大批電器,再加上數碼電子產品,其數量是極其驚人的。除去居民戶,政府部門和企事業單位每年對于電子產品的集中采購和消費量也不容小覷。
(二)存在的問題
1.以企業為主體的廢舊電子回收缺乏科學的模式。應當看到,中部地區具備資質回收處理電子產品的專業企業屈指可數,無法滿足上述大量的電子產品回收需求,除了具備資質的正規企業以外,大量的不正規小作坊充斥市場。甚至很多地區根本沒有正規的回收機構體系,多半依靠廢品收購站收購處理廢舊電子產品。
2.缺乏完善的配套激勵政策,使得回收體系運轉不暢,缺乏發展動力。
3.廢舊電子產品的回收缺乏制造企業的融入。目前中部地區不少省市正在籌建比較系統規范的處理機構,例如:建立相關的回收網絡體系,將制造企業的功能也融入進來,對非正規的處理機構加以整治,才能形成完善的網絡體系。
(一)打造企業為主體的廢舊電子產品逆向物流模式
1.直接強化模式
在競爭策略的發展過程中,使企業在逆向物流產業中開創出新的營運模式,從而建立新的競爭優勢。廢舊電子產品逆向物流的創新營運模式是,除了建立城市型、功能型回收站之外,應創建逆向物流業的加盟集團化經營模式。由于收購的渠道擴大了,可使企業擁有有更多的廢舊電子回收量,可以向上游廠商議價,而增加的獲利空間則回饋至收購終端,直接強化市場收購競爭力。
2.間接強化模式
建立區域物流中心除了使成本有效降低外,也擁有庫存調整的功能。結合再生資源交易,經由交易過程來回饋最佳銷貨價格,也可有效降低物流成本壓力,為企業爭取最佳利潤;最后企業還應完成再生處理廠的申請設立,使企業不只可以在資源回收物料市場交易,更可跨入原料交易市場,創造出的利潤空間也更能為企業建立更大的收購競爭力。
3.其他輔助模式
企業應與科研院所、政府機構、技術中心等團體配合,引入新技術,使再生處理速度提升、處理成本降低。為此,企業應當采用“共創價值”的合作模式。有如下幾個方面的內容要求:
一是相互收編。需考慮合作的組織,是否互補資源大于互抵資源(如重復價值及內部沖突),當互補資源大于互抵資源時,才達到互利的效果。
二是相互合作。互相信任下為各自組織分別創造利潤,利潤的產生不需要是立即性發生,可以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三是向競爭者學習。學習好的技術能力,改善沒有效率的作業方式。
四是組織分工架構重建。重建后使企業快速成長建立競爭優勢,利用政策上的輔助(專項補助),在建立競爭優勢事半功倍。
五是有效進行產業橫向整合(加盟模式、功能型回收站)。整合可擴大市占率,特別是下游整合模式將為企業建立更強大的資源(創新加盟體系、新回收處理技術)與能力(串聯逆向物流渠道、再生資源交易平臺)。
(二)強化政府政策的支持力度
供應鏈的每一個成員都應為產品對環境造成的影響負責,包括產品制造、回收再制造以及最終處理方式等。政府將延伸的產品責任加給生產者,通過課稅方式期望制造商在生產、設計甚至廢棄物回收再制等都能以環保作為優先考量。適當的政府補貼費用是最好的政策工具。例如,加入押金退款制度、提高產品售價、為消費者支付一些費用,并在電子產品使用完后回收時退還一部分款項。
在目前的價格不確定的廢舊電子產品管理規劃下,應當由政府決定是否從垃圾場回收再利用。對于廢舊電子產品的最終處置部分,如何做是安全適當的,并使環境傷害降到最低是非常重要的,而政府的基本定價政策將成為對企業的經濟誘因。政府需制訂一個健全完善的廢舊電子逆向物流管理制度。預防不合理回收情況的發生,關鍵在于該套制度的完備性與執行性為。
為了確保制度的有效性,政府部門應當綜合做好如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對于中部地區的總體電子消費情況及逆向物流體系加以了解,從而確保制度制定的適地性;二是綜合各行業專家人才的建議,包括政府工作人員、學者和廢舊電子回收產業本身人員的建議;三是確保所構建的制度可以得到良好的實施執行。
[1]嚴碧亞,顧寶炎.企業競爭新戰略:逆向物流[J].物流科技,2005(06).
[2]向盛斌.逆向物流與環境保護[J].物流技術,2001(01).
[3]王景敏.廣西廢舊電子產品逆向物流體系研究[J].交通企業管理,2011(01).
Thinking of improving the level of reverse logistics of waste electronic products in the middle area of China
Li Yan
(Huainan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 Huainan Anhui, 232001, China)
The electronic products have been widely used in all areas of life, entertainment, commercial use, personal informa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meet the people's growing material and cultural needs at the same time, also produces large amounts of waste electronic products. At present, in order to reduce the harm of waste electronic products and promote the economic benefits, many areas have attached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recycling business waste electronic products, which requires good level of reverse logistics. The current waste electronic products reverse logistics in central region has some shortcomings, this article has carried on the analysis, and gives the feasible measures to solve.
central region; the waste electronic products; reverse logistics; level
F127
A
1000-9795(2014)01-0470-01
[責任編輯:陳懷民]
2013-12-02
李 艷(1980-),女,安徽蕭縣人,講師,從事物流管理、市場營銷方向的研究。
高等學校省級優秀青年人才基金項目(人文社科)《我國中部地區廢舊電子產品逆向物流現狀及對策研究》(編號:2012SQRW279)資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