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娟 陳 勇
(重慶科創職業學院 重慶永川 402160)
高職學生詞形轉換能力的影響因素及對策研究
陳 娟 陳 勇
(重慶科創職業學院 重慶永川 402160)
英語詞匯是英語學習的基礎,但掌握英語詞匯是學生學習英語的一大難題,尤其是高職學生,英語詞匯難掌握主要體現在高職學生詞形轉換能力上,高職學生完成此類題型的能力較弱、得分較低。本文在分析高職學生詞形轉換能力的影響因素基礎上,分析研究提出了提高詞形轉換能力的對策。
詞形;轉換能力;影響因素;對策
隨著政治、經濟和文化全球化的快速推進,高職學生將有更多機會參加涉外活動,尤其是涉外就業,掌握和使用英語成為高職學生必備的一項基本技能。但是高職學生在英語學習中碰到的第一個難題就是詞匯學習,詞匯量得不到提高,學生無法順利地進行英語學習。影響學生詞匯量的一個重要因素是很多高職學生不知道英語單詞可以通過詞形轉換提高詞匯量,學生在詞形轉換能力上尤其低下:第一,筆者在平常的教學中發現學生很難完成詞形轉化類作業;第二,據統計在高職學生參加的全國大學生英語運用能力等級考試中,此類題型的得分率只有30%。學生詞形轉換能力低下,影響詞匯掌握,從而影響學生的整個英語學習,有的學生甚至因為詞匯量低,放棄了英語學習。要提高英語教學效果,必須抓詞匯教學,分析影響學生詞形轉換能力的因素,并據此提出切實可行的對策。
1.英漢語構詞差異
英語重形合,漢語重意合,是英漢語研究者眾所周知的理論。英語重形合表現在構詞上就是英語詞匯形態多變,很多不同詞性相同意義的詞匯在拼法讀音上都要發生變化。英語主要有三種構詞法:1)派生,就是在詞根前后加上前綴和后綴而構成一個新單詞的構詞法,如動詞move,要作為名詞用必須在move后加上后綴ment,這樣就成了一個新單詞movement,這個新單詞無論是在寫法還是在讀音上與move相比都發生了巨大變化。2)轉化即同一個單詞在拼法讀音都不發生改變的情況下,詞性可以轉化。如hand作為名詞時表示“手”,但是hand也可以作為動詞表示“傳、遞、給”等意義。3)合成,即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單詞構成一個新單詞,如black和board可以構成一個新單詞blackboard.據統計英語詞匯中有80%的單詞是由派生法構成的,而派生又是學生較難掌握的。與英語詞匯豐富的形態變化相比,漢語詞匯幾乎沒有形態上的變化,極少數的只是附加“的”構成形容詞(紅的)或者附加“地”構成副詞(重重地),但是詞匯自身寫法讀音不發生任何變化。因此在學習漢語詞匯時,并不需要學習詞匯的詞性,依然可以熟練掌握運用漢語詞匯。正是英漢語在構詞上的差異導致學生在記憶和運用英語詞匯時受漢語母語詞匯學習習慣的影響,不重視單詞詞性記憶,只注重單詞意義的記憶,不重視構詞法的學習,只知死記硬背,導致詞形轉換能力低下,詞匯量很難提高。
2.學生英語詞匯量極少,基礎薄弱
隨著普通高校的擴招,高職院校規模的擴大,高職院校生源整體素質較低,學生英語成績普遍較低。并且有部分學生畢業于職業中專和職業高中,這部分學生的英語成績更差。根據高職高專英語教學基本要求,若要達到高校英語能力B級考試要求,入學詞匯要求為1000個;A級為1600個,可是不少學生入學時還遠沒達B級的詞匯入學要求,更不要說A級的詞匯入學要求。詞匯量極少,英語基礎弱,導致學生學習英語自信心缺乏,有的學生在沒有學習高職英語前,學生就給自己這樣的預設“英語太難,我是學不好英語的”,“我不是學習英語的料”,“在中學我都沒有學好英語,大學更不用說了”。有這樣預設的學生,缺乏學習目的和學習動機,對英語學習望而卻步。由于基礎弱,有的學生在英語學習中缺乏努力拼搏、克服困難、堅忍不拔的精神,遇到需要識記的詞匯或語法,認為這個枯燥乏味,沒有耐心也沒有信心去識記理解和運用,得過且過,最后甚至放棄。
3.教師忽視詞匯教學
高職教育強調職業導向,高職英語教學強調“實用為主”“夠用為度”,高職教師在教學中注重英語的運用,注重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的培養,忽視了英語能力的基礎—詞匯教學,在教學中不注重培養學生詞形轉換能力,不強調英語單詞的詞性的重要性,從而導致學生的詞匯量總是上不去。對詞匯教學的忽視主要體現在:一是有的教師認為詞匯的識記主要靠學生,學生不記,教師沒有辦法。高職學生自學能力低,學習習慣差,很少有學生主動去識記詞匯,導致很多學生的詞匯量仍然停留在高中階段。二是有的教師認為根本不需對詞匯進行專門教學,學生詞匯的積累在課文教學和各種聽說讀寫訓練上就可以完成。但是這樣無意識的積累是很慢的,甚至對高職學生是無效的。有時因為詞匯的阻攔,學生無法完成各種聽說讀寫任務,打擊了學生學習英語的信心。三是有的教師詞匯缺乏教學經驗,教法單一,缺乏檢查手段。單詞教讀幾遍,舉一兩個例子就讓學生死記硬背,不強調單詞詞形也不教授學生構詞法,尤其是派生法,如有提及也是一語帶過,這樣學生識記詞匯困難。教師在教學中對詞匯教學的忽視,造成學生對詞匯學習的輕視,詞形轉換能力弱,導致學生詞匯提高困難,最終導致學生英語能力水平低。
1.強調英語漢語構詞的差異
由于英漢語在構詞上的種種差異,高職教師在英語教學中必須強調英漢語的構詞差異。教師可以讓學生回憶并討論他們小學時學習漢語詞匯的學習方法,學生總結學習漢語詞匯的方法:學習讀音、寫法、意義、用法(組詞、造句)。然后讓學生討論英語詞匯的學習方法,在教師的指導下總結出英語詞匯的學習方法:讀音、拼寫、詞性、意義、用法。學生從中看到學習英語詞匯比漢語詞匯多了一項內容即:詞性。教師強調相同意義不同詞性的英語詞匯用法不同。如move 、movable、和movement三個詞匯都有相同意義“移動、搬動”,但是這三個單詞詞性不同,詞形也不同,讀音也不同,因此用法也大不同。move是動詞,多作謂語,如:It took threemen to move the piano(挪那架鋼琴用了3個人);movable是形容詞多作定語和表語,如:a teddy bear with movable arms and legs(四肢能活動的玩具熊);movement是名詞,多作主語、賓語等,如:We watched for signs of movement in the trees(我們在樹林里尋找走動的痕跡)。通過例子的說明學生明白詞性的重要性,然后教師在教授學生英語構詞法中的重要方法派生法,學生知道通過詞形的轉換就能掌握大量的英語單詞,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主動性,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在詞匯教學中教師應該強調單詞詞性,加強詞形轉換題型的練習。
2.強化詞匯學法指導
在詞匯教學中教師應該擯棄詞匯學習是學生自己的事情的觀點,加強對學生詞匯學法的指導。除了強調英漢語詞匯的構詞差異,加強詞形轉換的練習外,還要系統介紹英語的構詞法,讓學生開展針對英語前后綴分析、歸類等整理活動,也要讓學生在語境中去學習詞匯。還要指導學生閱讀一些簡單的字母學、詞匯學方面的書籍,加強對英語造詞、構詞的理解,從而理解英語詞匯的并不是簡單、無序的26個字母的排列組合,而是人們對自然界的認知和抽象的結果。除此之外,還要給學生介紹單詞遺忘規律,如艾賓浩斯曲線等,讓學生養成有效率復習的習慣。
3.增強教師詞匯教學能力
為了提高學生詞形轉換能力,教師在教學過程要重視詞匯教學,除了強調英漢語詞匯的構詞差異,強化詞匯學法指導外,高職教師還應增強詞匯教學能力。要給人一瓢水,自己得有一桶水。教師在教學外,還要加強字母學和詞匯學的學習,熟悉字母學和詞匯學,并將枯燥的理論轉化成高職學生能夠接受的有效的學習英語詞匯的方法。另外教師還應加強詞匯教學的備課,如詞匯造句時,盡量選取學生喜聞樂見的句子,而不是照搬詞典的句子。另外教師自身也要提高詞匯量,多看閱讀英文原版的小說,英語報刊。只有教師自身詞匯能力的提高,才能做到學生需要一瓢水時,教師有一大桶水放在那兒,任學生舀取。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認真思考、并分析總結歸納,找到影響詞形轉換能力的因素,并提出切實有效的提高詞形轉換能力的對策,幫助學生提高詞匯量,掃除英語學習途中的第一障礙——詞匯學習,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從而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使高職學生的英語水平適應國家經濟文化等的發展需要,培養出一批具有一定英語水平的高技能人才。
[1]教育部.高職高專教育英語課程教育基本要求[Z].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王巍.大學英語詞匯記憶方法探究[J].成功:教育,2010(4).
[3]龍春芳.芻議大學英語詞匯教學的有效性[J].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11(7).
[4]朗文.朗文高階英漢雙解詞典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6.
The influence factors and countermeasure research of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ability of morphological transformation
Chen Juan, Chen Yong
(Chongqing Vocational Colleg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Yongchuan Chongqing, 402160, China)
English vocabulary is the foundation of English learning, but to master English vocabulary is a big problem, especially the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mainly reflected on the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ability of morphological transformation,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are less able to finish such a topic, and low score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ability of morphological transformation, puts forward the measures to improve the ability of morphological transformation.
form; transformation ability; influencing factors; countermeasures
G642.0
:A
:1000-9795(2014)011-000019-02
[責任編輯:周 天]
陳 娟(1975-),女,重慶渝北人,碩士,任教于重慶科創職業學院,講師,主攻二語習得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