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怡敏 環 誠 張宏方 葉崢嶸
(陜西中醫學院病原微生物及檢驗學教研室 陜西咸陽 712046)
醫學微生物學實驗教學改革探索
張怡敏 環 誠 張宏方 葉崢嶸
(陜西中醫學院病原微生物及檢驗學教研室 陜西咸陽 712046)
隨著新型儀器與技術的出現,醫學微生物學實驗技術在疾病發展、治療、預防等方面起到了很大的輔助作用,而培養的學生要有很強的的動手能力和基本理論知識以及生物安全意識,目前的實驗教學過程還存在一些問題,有許多可以改革的地方。
醫學微生物學;實驗教學;改革
醫學微生物學是醫學院校的一門重要基礎課程,它跟很多疾病的發生、發展、治療等環節關系密切,實驗課是該課程重要的組成部分,掌握該課程實驗技術,對疾病的診斷、治療、預防有重要的參考價值,也可以培養學生操作技能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學生的不同層次和全面發展的現象。
在實驗過程中教師高度的責任心、敬業精神、嚴謹的工作態度和安全意識是非常重要的,實驗過程中的主要材料是細菌,雖然實驗室是致病性弱的細菌,但大量接觸是會引起致病的,教師不當操作、設備老化等就會造成嚴重事故,國務院在2004年就頒布了《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條例》,第一條中就明確規定了實驗室生物安全的主旨:保護工作人員、環境、公眾的健康[2]。所以要加強教師和實驗準備人員的專業技術、安全防護知識的培訓,通過培訓來加強教師責任安全意識的建立,其培訓內容應包括:愛崗敬業,安全規章制度學習及完善;菌種的保藏及操作及特殊處理。
由于學時的限制,在實驗課上老師沒有太多的時間來講生物安全知識,2004國務院年頒布了《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條例》,后期課本陸續加上了生物安全知識,但學時太少,沒法講清楚,目前有很多學校根據自己情況加大了這部分學時的教學內容,其實也可以給每學期開這個課程的年級開設短學時的“生物安全知識講座”,由每學期上這個課的老師聯合(平均分配)完成,而且考慮到學生人數的問題,所以只講一輪不行,得上好幾輪(根據自己學校學生人數而定,平均到每個同學都可以聽到)。講座的內容主要圍繞學生上課時所面臨的生物安全而展開,所以內容基本是:常用儀器設備的使用及安全排查、實驗室個人防護、實驗室廢棄物的處理及意外事故的處理、等。
PBL(Problem-Based Learning,問題式學習) 20世紀60年代末美國神經病學Barrows在加拿大麥克馬斯特大學首創,最初主要用于醫學教育,目前已成為國際上較流行的教學方法現在理論教學很多都采用它,其實在實驗教學中引入PBL教學,是非常好的方法,它可以改變以往老師演示學生照著做的模式,變學生為主體,教師為輔,增加綜合性、設計性實驗,以PBL貫穿始終,重視學生實驗過程中出現的失誤,把失誤看成是促進學習和思維發展的重要契機,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實驗。比如:學生圍繞一個實驗題目—展開自學和收集資料—實驗課各小組討論發言并提問—教師引導學生設計實驗操作流程—各組邊操作邊思考討論—教師指導并答疑—學各組的出實驗結果—各組分析、討論和發言—老師總結[4](試驗完成)。
要培養新世紀的高理論、強動手的醫學人才,可以由這學期上這門課的老師和輔導老師輪流排班實行開放型實驗室,學生可以和老師在上課前溝通好,在開放時間做實驗,來完成自己在實驗課不懂的地方以及要新完成的實驗,或者可以參與老師的課題,來提高自己的實踐技能等。
據了解有一部分學生做完實驗,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由于學時的原因現在的實驗大多都是實驗室準備的老師準備好,帶課教師和學生來上,所以有一部分學生看不見,就只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讓學生自愿的參與到實驗課的準備工作中來,可以對實驗的來龍去脈有所了解,并且這對實驗的操作,設計等有很大的幫助,愿意的學生可以在上實驗課之前幾天和代課老師溝通來參與實驗的準備及管理,老師可以安排他們參與到準備自己班上實驗課的內容,也可以把那些自愿的,能力較強的學生安排輪流輔助實驗室老師管理實驗室,這樣的改革可以增加學習的完整性、提高學習興趣、對生物安全的體會也能得到提高。
目前考核方式大多只有實驗報告,或者實驗報告和平時出勤率,這樣的模式很難全面說明問題,所以就需要改革,可以增加實驗操作過程分值及實驗考試分值,避免了許多同學不來上實驗課,最后抄份實驗報告拿個高分的現象,以及人來了,心沒來,走個過程抄份實驗報告拿個高分的另一種現象。這樣做其實一是督促了學生學習,二是提高了技能,何樂而不為呢。
總之,醫學微生物學實驗教學的改革,改變了以往難于充數、逃課、以及個別學生嫌實驗內容淺等問題,實現了學生不同層次、全面發展的現象。
[1]苗旭欣.微生物實驗教學改革的探析[J].中國當代醫藥,2011,18(7):140-140.
[2]朱琳.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探討[J].醫學動物防制,2012(3):353-354.
[3]李佩瓊,章鈞,章遠志,謝天熾,申本昌.醫學遺傳學“PBL”教學改革初試[J].現代生物醫學進展,2013,13(6):1160-1163.
[4]林晴,高碧珍,劉艷.醫學生物學實驗教學改革初探[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2(10):975-976.
Zhang Yi-min, Huan Cheng, Zhang Hong-fang, Ye Zheng-rong
(Shanxi Colleg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athogenic Microorganisms and Test Study Teaching and Research Section, Xianyang Shaanxi, 712046, China)
Medical microbiology experiment teaching reform
With the emergence of new equipment and technology, medical microbiology experiment technology in disease development, treatment and prevention, etc played an important supporting role, and cultivate students to have strong hands-on ability and basic theoretical knowledge and biological safety consciousness, the current experiment teaching process also has some problems, there are many place to reform.
medical microbiology; the experimental teaching; reform
R193
:A
:1000-9795(2014)011-000160-01
[責任編輯:周 天]
張怡敏(1981-),女,陜西咸陽人,在讀研究生,講師,研究方向:醫學教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