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莉
(陜西鐵路工程職業技術學院 陜西渭南 714000)
新媒體時代博客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應用研究
李 莉
(陜西鐵路工程職業技術學院 陜西渭南 714000)
在以網絡為代表的新媒體時代,新媒體不斷改變著大學生的思想觀念、行為方式,博客作為一種以互聯網為依托的個人信息交流中心,發展非常迅速,已逐步形成一種新型的網絡文化,并成為一些單位和部門的有效工作渠道,高校也不例外。但是目前高校利用博客進行思想政治教育還存在著諸如內容比較空泛,導致整體質量不高;更新速度緩慢,造成持續關注度不高;評價和反饋較少,造成交互性不強等問題,需要從充實內容、共享資源、開展師生互動、建立教育隊伍、構建評價機制等方面進一步完善。
博客;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問題;應用
21世紀人類已經全面進入新媒體時代。以網絡為代表的新媒體以其獨特的魅力征服了大學生群體,成為他們獲取信息和知識、進行人際交往、表達個人意愿的重要途徑,新媒體不斷改變著大學生的思想觀念、行為方式,極大的滿足了他們精神需要。但是在新媒體環境下,由于信息傳播自由化、信息內容虛擬化以及不良信息的泛濫化等不斷擾亂信息傳播的良好環境,如果不能及時解決上述問題,就可能會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造成一定的負面影響。
博客是英文WebBlog的中文音譯,即網上日志。它是一種以互聯網為依托的個人信息交流中心,它在互聯網上給人們提供了一個綜合性平臺,使得人們可以及時發表各自的意見,隨時隨地瀏覽各地新聞 、報道,自由且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博客的發展非常迅速,已逐步形成一種新型的網絡文化,并成為一些單位和部門的有效工作渠道。如高校開設博客主頁,對學生進行最新時事動態、大學生就業、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思想教育等。
1.博客具有承載和傳播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功能,這是博客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一項基本功能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就是由教育者向大學生傳播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和信息的過程,由于教育的內容和信息是無形、無聲的,不可能脫離載體而單獨存在,因而必須借助一定的媒介和載體來承載、傳播這些內容和信息。博客在版面和篇幅上都可以為思想政治教育承載多種多樣、不同種類的教育內容和信息,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與受教育者能夠毫無障礙和限制地交流思想、傳播教育信息,及時掌握受教育者的思想狀況,使思想政治教育兼具靈活性和時效性。
2.博客具有有效傳播思想政治教育的導向功能
依托于計算機和網絡技術的快速發展,博客以最有效的方式把最有價值的思想傳播到最需要獲得它們的地方,這個過程充分體現了博客的導向功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在其博客上發布學生最關注的內容和信息,撰寫有針對性的文章引導大學生解決思想困惑。教育者通過博客與學生平等交流,可以消除了學生對灌輸式思想政治教育的反感心理,引導學生主動、自覺地進行教育。也提高了教育信息的真實性、權威性。
3.博客搭建了思想政治教育高效溝通的新平臺。
博客使思想政治教育環境從實體空間的灌輸轉移到虛擬空間的交流,教育者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教師,而是以博友身份對學生進行交流和溝通,彼此之間是在一個完全平等的寬松的虛擬時空中進行交流溝通。這種新型的溝通平臺,既是思想政治教工作所必須的,也是博客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獨特的魅力所在。
1.博客內容空泛,導致整體質量不高
盡管很多高校都在努力嘗試利用博客這種網絡虛擬教育課堂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但是在實際工作中,由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能很好的把握使用博客的尺度,同時也缺乏利用博客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實踐經驗,所以許多思政博客內容過于表面化、形式化、工作化,內容空泛,缺乏創新性。甚至一些教育者缺乏責任意識,抄襲、粘貼、轉載他人博客的內容,缺乏原創性;甚至有的博客僅僅只是為了發布通知、文件而設的,偏離了利用博客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初衷。
2.博客更新速度慢,導致持續關注度不高
思政博客應該根據大學生的思想狀況、心理需求及時發表具有針對性、時效性的信息,從而達到思政教育的目的。但是在實際工作中,一些思政博客受教育者自身知識儲備、思想覺悟、文化修養、業務水平等的影響,更新速度緩慢,內容陳舊,缺乏新意,根本不能滿足大學生的需要,導致學生對其持續關注度不高。甚至有些工作者將思政教育博客做成個人主頁,根據個人興趣加入大量與思想政治教育無關的內容,大大消弱了思政博客的政治教育性,降低了教育效果。
3.博客評價和反饋少,導致交互性不強
博客的最大特點和優勢就是交互性和時效性,發表博客的目的就是吸引學生關注博客并參與討論和發言,表達自己的意愿,從而引導學生樹立正切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因此,博客應該引導學生多關注、多留言、多評論,并要對學生的每一條留言和評論給予及時的評價和反饋。但在實際工作中,很多學生的留言和建議得不到及時的回復和反饋,從而挫傷了學生參與的積極性,降低了學生的關注度,同時也間接的減少了訪問量,較低了博客交互性的功能,從而大大降低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1.充實博客內容,提高整體質量
高校思政博客應該不斷充實內容,博客內容可以包括很多方面,如思想政治理論學習、心理健康教育、就業指導、信息發布、社會熱點、心靈雞湯,等等。在充實博客內容時,教育者應該注意選擇博文的主題,必須符合思想政治教育的“三個貼近”原則,即內容要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學生,才能提高整個博客的質量,才能使博客的教育功能得以實現。同時,加強博客內容建設,還要建立健全校園博客管理體制,通過行政干預、網絡立法、技術控制等手段加強對博客行政上和技術上的監控、管理和干預,保證博客內容不偏離社會主流文化的軌道。
2.共享博客資源,加快更新速度,增強關注度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應該建立博客群組,共享博客資源,在博客群組里群成員可以從群發布的信息中獲得有用的信息,同時也可以將自己擁有的資料通過群共享給其他博客。通過這種方式,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隨時查看自己關注的、感興趣的博客,并能在博客上跨地域與名師、專家對話,與同行、博主交流,及時獲取其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經驗和成果,保證信息更新的及時性,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才能提高學生對博客的持續關注程度,建立思政教育博客群組要實現分類管理,根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具體的工作內容不同,劃分為幾個不同的群,便于教師的交流和學生的瀏覽。這樣才能切實保障高校思政博客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3.開展博客師生互動,加深交互性
虛擬的網絡世界,多樣性的互動博客,促使大學生的全球視野、主體意識、民主觀念等都得到了充分的提高。所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一方面可以通過瀏覽大學生的博客了解他們的思想和行為,同時借助博客快速傳播的特點,及時宣傳正面的新聞和報道;也可以通過自己的博客讓學生評論、留言,收集大學生的意見和建議,了解他們的思想動態,及時進行溝通,形成反饋意見,同時思政教育工作者也要堅持網上與網下聯動,對學生在博客中的表現、反映出的一些問題,要再網下給予認真的確認和解決,只有這樣才能增強博客的交互性,從而使自己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真正做到有的放矢。
4.建立博客教育隊伍,擴大受益面和獲益率
面對新傳媒時代的挑戰,高校必須建立一只既有政治理論水平,又精通網絡知識,同時也熟悉網絡語言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隊伍。在平常的工作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具備利用博客主動強化輿論的正面引導作用,使得工作更具有主動性和科學性的能力;要具備能夠快速、準確的了解學生最真實的想法以及最新的思想動態,使得工作更具有實效性和針對性的能力;要具備能夠與學生進行平等的交流,使得工作更具有親和力和說服力的能力;要具備能夠將博客內容和信息進行篩選與加工,使得博客的受益面和獲益率不斷擴大的能力。
5.構建博客評價機制,發揮優秀博主的示范作用
一般的博客在開通之始,博主都會比較熱情,對自己的博客關注度和更新度都比較高。但隨著新鮮感慢慢退去,博主往往不再精心投入,有的甚至會半途而廢,導致博客無法發揮其長期效能。因此,思政博客的建設單靠思政教育工作者的熱情和自主性是遠遠不夠的。各高校應該構建有效的評價與激勵機制,通過多個指標對博客進行評價,評選出優秀博主并給予一定的表彰和獎勵,將博客質量與績效考評相結合,激勵思政教育工作者加大投入,用心維護,打造精品博客,發揮優秀博客的教育示范作用。
[1]楊占良.新媒體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J].教育探索,2013(06).
[2]朱健,周全.新媒體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面臨的挑戰及對策[J].思想理論教育,2013(05).
[3]趙揚.新媒體背景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創新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11(11).
[4]趙鴻雁.博客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南京政治學院學報,2008(03).
[5]王虹,劉智著.新媒體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創新研究[J].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2.
The new media era for the application of blog i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Li Li
(Shaanxi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ofession of Railway Engineering, Weinan Shaanxi, 714000, China)
In represented by the network era of new media, new media are changing the thought idea, the behavior of college students, blog, as a kind of personal information exchange center based on Internet, is developing very rapidly, has gradually formed a new kind of network culture, and become some work units and departments of effective channels, universities are no exception. Use blog to carry o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till exist many problems, such as: content is empty, the overall quality is not high; Update is slow, etc. Need to enrich the content, sharing resources, to carry out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establishing the education team, building perfect evaluation mechanism, etc.
blog;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unction; problem; application
G41
A
1000-9795(2014)09-000111-02
[責任編輯:鮑 雨]
李 莉(1980-),女,陜西合陽人,陜西鐵路工程職業技術學院講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