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樹楠
(山東青年政治學院 山東濟南 250014)
播音專業實踐教學改革探究
張樹楠
(山東青年政治學院 山東濟南 250014)
播音主持藝術專業是一門實踐型藝術專業,教學也應緊扣實踐需要,同時應考慮到藝術特點。課堂上不可照本宣科,必須采取多種教學方法調動學生積極性。訓練材料的選擇也應考慮內容意義,同時應具備一定時代性。
播音主持;藝術;實踐
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本身就是一門實踐性的專業,實踐教學環節應該作為播音專業的主體環節,它不僅對學生理論知識的扎實掌握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更在學生的知識轉化和應用能力的提升方面具有重要意義,在整個專業體系建設中占有及其重要的地位。
傳統的高等教育教學模式在當前廣電傳媒行業需求面前所暴露的問題日益顯著,對實踐教學改革的探究越來越成為高校播音主持藝術專業教學改革的重要內容。
播音與主持藝術是實踐性藝術學科,照本宣科地上課顯然得不到良好的效果。在各高校所開設的播音專業中,都會涉及很多給播音專業上課的非播音專業(或非藝術類專業)出身的教師,他們普遍會反映給播音專業上課和給其他普文普理類學生上課不一樣,可能要用更多的精力來維系課堂的秩序,即便課堂安靜了,又有很多學生不聽講——看課外書、玩手機、睡覺等。
藝術類學生有藝術類學生的特點,給藝術生上課不能按照給普文普理大類學生上課那樣一本講義念到底的方式。因材施教是我們教師應盡的本分,做不到對每一個人的因材施教,起碼也應該做到對某一類人或某一類專業的因材施教。我們教師也應從自身的教學方式方法上查找原因,針對播音的學生的特點調整我們的授課方式。
播音的學生性格活潑,喜動不喜靜,對新鮮的東西充滿了好奇心,同時不是很喜歡陳詞濫調,千篇一律老師講學生聽,語句語調都一樣的念講義,對空洞的理論和離自身較遠、關系不大的事物不感興趣。針對這種特點我們在授課時就應該調整我們的授課方式,比如用點時尚的語言,表達形式多變一些等等。我們在具體授課形式上做了如下探索:
1.量化時間。播音專業的理論大課也會涉及到一些相對枯燥的概念,我們在90分鐘的課堂講授中要將講授、觀摩和互動有機的結合。比如,先講授30分鐘,再做5分鐘互動,再講20分鐘,再觀摩10分鐘,再講授15分鐘,練習5分鐘,總結5分鐘。事前備課的時候都將這些時間分配好,如果沒有練習或者觀摩,哪怕將一個笑話,講一個和授課內容相關的故事,也必須要講,讓學生每到一個疲勞期都有一個興奮點。保證授課質量。
2.經典浸潤。播音專業是一個外顯性的專業,成名的畢業生很多,在業界、學界有威望的人也很多,他們的作品也比較容易找到。在理論課上要多舉他們的例子,多看他們的視頻,多聽他們的聲音,讓學生產生崇拜之感,樹立榜樣意識。
3.跨行借鑒。播音專業是個年輕的專業,自從1945年延安新華廣播開始算起也不過幾十年的時間,和其他藝術門類相比只是個小弟弟,所以我們應該虛心的向其他藝術門類借鑒,傳媒大學的傳統教材上也有對京韻大鼓、數來寶等藝術的提及,但多數播音專業的高校對這方面僅有提及并無實際學習。我們在口腔控制這節給學生觀摩關學曾先生的北京琴書、駱玉笙先生的京韻大鼓,還有不同相聲表演藝術家的貫口等,效果都非常好。
4.模仿名家。播音是年輕的實踐性的學科,我們的理論來自前輩的實踐,而多數大家名家的作品我們或多或少都有影音資料,在講到某部分理論時同時給孩子們放一些相關影音材料效果會很好。
5.課堂環境。我們的課堂絕大多數還應該是在普通的大課教師或者是音頻工作站,但也有很多課程在其他環境下效果可能更好,如發聲的許多訓練課,我們可以嘗試在室外,語言表達和藝術語言的許多訓練課可以嘗試在劇場甚至人多的公共廣場。
1.字詞的訓練。《語音發聲實訓》的內容的確很枯燥,諸如“白菜、北非、蓓蕾……”,這些字詞只是聲母、韻母或是聲調上有聯系但在意義上毫無關聯的詞語湊在一起,大量的積累,長時間的練習確實很無聊。這時,我們在進行完一遍詞語練習后,完全可以更換練習材料。比如都是三四字詞,我們可以用《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笠翁對韻》等有意思又很有教育意義的材料進行訓練,而且有專家對上述經典進行過統計,他們對漢字的覆蓋性很廣,代表性也很強。關鍵在于這些材料有意思學生練習不枯燥。
2.氣息的訓練。我們在訓練快吸慢呼等訓練技巧時候,簡單地給學生們計數數秒可能也會比較枯燥,我們可以采用貫口的訓練方法,用一個小段子讓學生一口氣說出,比如《報菜名》《報書名》《八扇屏》《兵器譜》《夸住宅》等。
3.新聞的訓練。新聞材料也要實時更新。大多數高校的播音專業采用的是傳媒大學的《實用播音教程》,但那套書是十幾年前編著的,里面的內容甚至有幾十年前的,早已過時,有的學生在練到“城市道路四通八達,北京的交通日益現代化”的時候都覺得好笑……所以,針對他們愛好新鮮的特點,需要我們授課老師辛苦一些,及時給學生們更新一些材料。這里需要特別指出的是,對播讀技巧的訓練其實是可以用老舊的新聞進行訓練的,我們只是說從提高學生興趣的角度說換點新鮮材料。再次聲明前輩的成書是經典。
綜上,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基礎實踐改革需要我們全體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的教育者一起思考,共同探索,集體努力去追求。
[1]金重建.有聲語言傳播主體創作自覺問題研究[D].中國傳媒大學,2007.
[2]于琳,播音主持專業實踐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教育學術月刊,2008(12).
Broadcasting explore professional practice teaching reform
Zhang Shu-nan
(Shandong Youth Political College, Ji’nan Shandong, 250014, China)
Art of broadcasting and hosting specialty is the art practice, the teaching should also stick to practice need, should take into account the artistic characteristics at the same time. Class does not allow scripted, must take a variety of teaching methods to motivate the students. Training material also should consider the choice of content, at the same time should have a certain time.
broadcasting; art; practice
G642
A
1000-9795(2014)09-000153-01
[責任編輯:周 天]
張樹楠(1983-),男,漢,山東蓬萊人,碩士,博士在讀,講師。研究方向:播音主持教育、傳媒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