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瑞峰
(集寧師范學院幼師學院 內蒙古烏蘭察布 012000)
小學教師閱讀幼兒文學對兒童成長的貢獻意義
郭瑞峰
(集寧師范學院幼師學院 內蒙古烏蘭察布 012000)
首先明確什么是幼兒文學,接著對兒童的成長進行研究,最后具體分析小學教師閱讀幼兒文學對兒童的成長有哪些貢獻意義,總結出其在兒童成長過程中做出了哪些具體貢獻。并在文章最后給出教師在對兒童教育過程中應采取的一些建議。
幼兒文學;兒童的成長;小學教師;貢獻意義
1.什么是幼兒文學
在文學上對幼兒文學的定義為“幼兒文學是針對兒童的年紀,有一些教育意義,以0-6周歲的孩童為主,使其受到一定教育的文學”。幼兒文學具有很多種類,其中包括:兒歌、神話故事、寓言故事、童話故事、戲劇甚至電影等。具有較為明顯的教育意義、蘊含一定的知識、容易吸引讀者、易于被兒童接受等特性。
2.幼兒文學的發展
幼兒文學自古以來就融入在人們的生活當中,只不過直到近些年才被明確指出。這些年來,由于外國的幼兒文學不斷的進入中國,越來越被人們所接受理解,不斷的與國內的幼兒文學相互補充完善,同時家長對孩子的教育越來越重視,致使幼兒文學處在了一個快速發展的時期。
3.幼兒文學的教育意義
幼兒文學的誕生就是為了教育引導兒童的成長而服務,因此在兒童成長的過程中,幼兒文學起到了充實知識、豐富想象力、提高文化素養、培養正確的審美等教重要的育意義。
1.兒童的成長
兒童的成長主要包括生理的成長和心里的成長,其中心里的成長主要包括:獨立思考能力、對事物的判斷能力、對目標的樹立、對人生的態度、對事物的承受力等方面。
2.如何正確引導兒童成長
首先要明確是處在引導者的位置,通過潛移默化的引導來使兒童的成長向有利方向發展,尊重孩子的主導地位。其次要重視兒童的審美感知,使其對事物的美與丑有自己的明確判斷,不要將自己的審美強加到孩子身上,從而導致其失去對事物的準確判斷力。再次注意培養孩子的審美情操,是孩子樂于接受美好的事物,抵制、厭惡丑陋的事物。最后要確保兒童的審美是正確的,不要過于放縱從而是孩子的人生觀、價值觀產生偏差,導致最終走上不正確的人生道路。
3.兒童成長過程中的注意事項
在兒童的成長過程中,既要重視兒童的生理成長也要重視兒童心理的成長,不要忽視任何一方面,及時做出正確引導的同時避免將自己的思想強加到孩子身上。
小學教師閱讀幼兒文學對孩子的成長將會產生一定的影響,也會潛移默化的在教育中灌輸給孩子沒一些教師所理解的思想,從而是孩子的成長收到一定程度的影響,而這種影響究竟是好是壞卻值得討論,不過總的來說,只要教師把握住正確的教育方法,認真的去接觸和理解孩子們,那么這種影響是對兒童較為有利的。
1.小學教師閱讀幼兒文學對教師自身的作用
幼兒文學雖然作為一種主要針對兒童的文學,其中所蘊含的道理和知識卻也并非是兒童所能全部理解的,而通過寓言故事等方式表達的人生道理更不是孩子們所能體會到的。而作為一名教師,生活的經驗和閱歷要比孩子多的多,同時教師們的文學素養也相對高出許多,因此當教師去閱讀幼兒文學時,會更深刻的理解其中所要真正表達的東西,結合自身的經歷,真正的做到把文學融入到生活之中。
2.小學教師閱讀幼兒文學對兒童成長的不利影響
由于教師在閱讀過程中加入了自己的理解,結合了自己的人生經驗,因此在對孩子的教授過程中會不可避免的帶上了自己主觀的一些思想,會對兒童的判斷造成影響,抑制孩子的想象力和獨立思考的能了,同時這又是無法完全避免的,會對孩子形成一種不利的影響,所以要盡可能的弱化這種影響,用正確的方式進行指引,盡可能的將這種不好的影響降到最低。
3.小學教師閱讀幼兒文學對兒童成長的有利影響
孩子在兒童時期所學的知識以及接觸到的一些思想大多數來自于教師,而孩童時期的思想會在孩子心中烙下深深的烙印,不斷的發芽生根,潛移默化的影響孩子們以后的思想發展,因此教師對孩子的未來發展甚至整個人生都會有巨大的影響。當教師在閱讀幼兒文學的時候,能夠很好的理解作品中的思想,并結合自身的體會形成自己獨有的一些觀點和理念。當他們在教授孩子們知識的時候,會將這些作品中的人生道理、處事方法、價值觀念等慢慢的灌輸給孩子,孩子們接收到這樣的信息之后會在他們的腦海中不斷的思考、組建成獨屬于他們的知識。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不斷的以溫和的方式去引導孩子們,使他們能夠真正地汲取這些作品中所蘊含的精髓。通過這些,孩子們的童年會變得更為豐富多彩、知識的儲備更為充足、對一些人生道理也會有模糊但正確的理解,同時心靈會得到凈化、思想得以升華、具有更豐富的想象力、更高的文學素養、樹立正確的生命價值觀,這些在他們以后的人生中將會是一筆寶貴的財富。
4.小學教師閱讀幼兒文學對兒童成長的具體貢獻
可以看出,小學教師閱讀幼兒文學對兒童的成長是有一定貢獻的,其貢獻主要可以概括為以下幾個方面。
(1)文化的啟蒙。可以說幼兒文學是兒童接觸的第一種真正意義上的文學作品,這個時期的小孩子好奇心又特別強,主觀意志上想要明白其中所蘊含的內容,也就更容易被其所吸引,真正主動地去學習,同時會將學習中所得到的東西深深地植入內心,同時會自覺或不自覺的去模仿作品中的處事方法,在孩子們幼小的心靈內埋下一顆種子。正是通過這些讓孩子們開始逐漸認識這個世界,與此同時會樹立起較為模糊的目標以及生命價值觀。
(2)引導作用。由于幼兒文學中都會有一定的知識含量、人生的道理、對是非的判斷、審美的指引,同時又具有很強的趣味性、容易吸引兒童、易于被孩子所接受,因此其中蘊含的內容也會深入孩子們的內心,使孩子不斷充實自己的知識,豐富自己的想象力,培養獨立自主的能力,建立正確的審美觀,指引他們形成獨立自主的性格、勇于奉獻的精神、善于思考的頭腦、純凈美麗的心靈以及健康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3)提升文化素養。文學是美的,當孩子接觸文學的時候,文學中所蘊含的美好會不斷深入到孩子們的內心,使孩子的心靈得到凈化,思想得以升華。在閱讀的過程中孩子們不斷的明確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對生活充滿希望,有一個健康的身體同時也有一個健康的心靈,樹立積極向上的人生目標,追尋美好的事物同時摒棄丑陋的事物,對是非有明確的判斷,并且形成有修養有禮貌的言談舉止。
(4)對審美的培養。在一些寓言故事以及童話故事中,好人與壞人的反差特別明顯,其目的就是培養孩子正確的審美觀,使孩子對美好的事物產生喜愛,并且對丑陋的事物厭惡摒棄,潛移默化的影響孩子們在未來的生活中向往美好,摒棄丑陋,擁有一顆純凈美好的心靈,不接受丑陋事物的誘惑,從而形成自己主觀上的正確審美。
5.教師在閱讀過程中的注意事項
教師在閱讀的過程中因注意一下幾個問題:(1)不要帶有太過明顯的主觀思想,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把孩子放在主導的地位,盡可能的讓孩子們有更深刻的理解,并且保證這種理解是孩子們的主觀理解,同時又是正確的,積極向上的。(2)注意培養孩子對美與丑的判斷力,不要主觀上去告訴孩子什么是美的什么是丑的從而使其失去自己對事物的判斷力。(3)孩子對美與丑有了自己的理解之后,會想要去進行模仿,這是教師要及時的進行引導,保證孩子們所向往的是美好的事物,保證幫主孩子樹立起正確的審美態度。
小學教師閱讀幼兒文學對兒童的成長是有很大貢獻的,最主要就體現在教師閱讀后再教授給孩子,能夠使幼兒文學被更深刻的理解并發揮其應有的作用,不過在這其中要求教師對待文學、對待工作的認真,真正的用心去理解、用心去傳授,保證兒童在這個過程中的主導地位,為孩子樹立正確的審美和目標的同時不要抑制孩子的思考能力。因為每件事情想要被完美的完成,認真的態度都是必不可少的。
[1]魯旻.從少代會提案看當代少年兒童成長需求[J].少年兒童研究,2010,02:20-24+19.
[2]王玉.幼兒文學教育的新理念[J].學前教育研究,2009,02:31-35.
The contribution significance of primary school teachers reading children's literature's to children's development
Guo Rui-feng
(Jining Normal University teachers college, Wulanchabu Inner Mongolia, 012000, China)
First clear what is children's literature, then carries on the research on children's growth, the specific analysis of primary school teachers what reading children's literature for children's growth is the contribution to the meaning, summarizes its made what specific contribution in the process of children's growth. And teacher is given in the passage in the process of children's education should take some advice.
Children's literature; Children's growth; primary school teachers; contribution to the meaning
G40
A
1000-9795(2014)09-000175-02
[責任編輯:周 天]
郭瑞峰(1984-),女,內蒙古商都縣人,助教,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國語言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