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宏
(長春幼兒師范學校 吉林長春 130021)
幼兒園音樂教育活動目標設計策略
李 宏
(長春幼兒師范學校 吉林長春 130021)
幼兒園音樂教育活動目標是指導教育過程,評價教育活動的重要依據之一。本文通過對具體案例的分析和總結,認為幼兒園音樂教育活動目標設計要體現交融性、生成性,并要關注幼兒的已有經驗,表述具體。
音樂教育活動;目標設計;策略
活動目標分為顯性目標和隱性目標,其中包括三個維度,即知識和技能、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在設計活動目標的過程中,教師要做到心懷大目標、調整小目標、接納新目標。
首先,活動目標的制定要體現音樂內容的交融性。幼兒音樂活動內容大體劃分為歌唱(朗讀)、韻律(舞蹈)、節奏樂、聽覺(欣賞)等四部分,但這只是對音樂教育整體的相對劃分,是成人對活動內容的標識,是為了使我們在考慮活動目標時不至于籠統、無序。而對幼兒來說,他們對音樂的獲得不是分門別類的,而是綜合地、整體地把握。
小班《拍手點頭》活動目標:
1.愿意參與音樂活動,能和大家一起唱歌、做動作。
2.熟悉歌曲的內容和旋律,學唱歌曲,按歌詞和節拍做動作。
在這個目標中,教師并沒有讓幼兒單一的學習某一個活動內容,而是將唱和做結合在一起。
其次,活動目標的制定要體現各領域之間的交融性。幼兒有審美的需求,還有歸屬的需求、尊重的需求和自我實現的需求等。《綱要》中也指出:幼兒園的教育內容是全面的、啟蒙性的,要從不同的角度促進幼兒情感、態度、能力、知識、技能等方面的發展。所以音樂教育活動的目標要適當的與其他領域的目標相互融合。
小班《小客人》活動目標:1.感受歌曲輕松活潑的情緒,并嘗試用聲音和表情進行表現。2.嘗試根據歌詞邊唱邊合拍地做簡單的表演動作,體驗表演的樂趣。
此活動目標結合了音樂、語言和社會的內容,不僅讓幼兒體會了四拍子的音樂旋律、空拍和附點音符的節奏帶來的輕松活潑的情緒,而且通過歌表演讓幼兒了解如何歡迎客人及怎樣有禮貌的與客人交流。
在筆者研究過程中通過觀察與活動記錄發現,幼兒音樂活動的目標基本上是由預設目標構成的。但在制定目標的過程中不能只見課程不見幼兒。也就是說,教師要對活動的目標進行彈性預設,同時要掌握目標的生成性。
首先,在音樂活動中,教師要針對幼兒的語言信息,及時調整預設目標。其次,在音樂活動中,教師要把握幼兒的行為表現,讓目標順應幼兒的活動需要,有效促進幼兒經驗的提升與能力的發展。
小班《小兔的菜園》活動目標:1.理解歌詞,能完整地演唱歌曲。2.喜歡表演歌曲,并體驗勞動的快樂。
此活動的預設目標要求幼兒要理解歌詞并完整的演唱歌曲。可是由于歌曲太長,幼兒沒辦法完全記住歌詞,于是教師利用坐著唱、站著唱、邊做動作邊唱的方法,想讓幼兒達到目標的要求。最后由于邊做動作邊唱歌難度大,有的幼兒放棄了唱歌,而只做動作;有的幼兒雖然能夠邊唱邊做,但說是唱,實際上是沒有旋律的兒歌,而且需要教師引領。教師如果及時發現了幼兒的這些表現,依據幼兒的學習情況來調整預設目標,會達到更理想的活動效果。
心理學家奧蘇貝爾有這樣一句話:“假如讓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學僅僅歸為一條原理的話,那么,我將一言以蔽之曰:影響學習的唯一重要的因素就是學習者已經知道了什么,要探明這一點并應根據此進行教學。”這就要求教師在預設活動目標時,必須關注幼兒已有的學習經驗。
小班《小兔的菜園》活動目標:1.理解歌詞,能完整地演唱歌曲。2.喜歡表演歌曲,并體驗勞動的快樂。
[歌曲樂譜]
這首歌曲共四十八個小節,雖然旋律不是很復雜,歌詞也不難理解,但小班幼兒的兒歌也只不過4-8句,歌曲要完整地唱四十八小節,難度實在太大。而且,小班幼兒大多數沒有種菜的經歷,無法體會這種勞動的快樂。教師目標的制定沒有認真考慮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已有經驗,所以很難達到預設目標。
調整后的活動目標為:1.感受敘事歌曲的情緒變化,喜歡聽敘事歌。2.初步嘗試用表情和動作表現歌曲內容。
幼兒的語言發展要遲于動作與情感的發展。調整后的目標將重點放在了感受情緒變化與表現歌曲內容上,在降低了難度的同時豐富了幼兒的情感體驗。幼兒雖然沒有種菜的親身經歷,但模仿與表演卻可以讓幼兒體會種菜的樂趣,擴充幼兒的生活經驗。
過于籠統的目標不利于活動內容的完成,有礙于活動策略的實施,而且會讓幼兒如蜻蜓點水般游離于目標之外。
小班《風和落葉》活動目標:1.發展幼兒的聽覺能力和動作反應能力。2.對音樂感興趣,喜歡玩游戲。
此目標表述不具體,音樂很難作為引導幼兒動作反應的條件。活動中幼兒雖然也在認真地聽音樂,但并沒有隨段落的不同“飛”或者“落在地上”。只有指定明確、具體的目標,才能為幼兒獲得關鍵性經驗提供幫助。
調整后的活動目標為:1.能聽辨高音區和低音區并作出相應的反應。2.學習游戲的玩法,對游戲感興趣。
活動目標調整后,游戲重點更加突出。教師利用鋼琴的音高區或音低區彈奏《秋天》的旋律,幼兒根據自己的聽辨作出相應的反應,如聽到高音區音樂,幼兒可以手持樹葉來回飛舞;聽到低音區音樂,幼兒可以將動作放慢,并輕輕的蹲在地上,模仿樹葉睡覺的樣子。在具體的游戲過程中發展了幼兒的聽覺與動作反應能力。
[1]張曉奕.幼兒園音樂教育活動方法談[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10,(4):115-116.
Preschool music education activities target design strategy
Li Hong
(Changchun Infant Normal School, Changchun Jilin, 130021, China)
Preschool music education activity's goal is to guide the process of education, one of the important basis of evaluation of education activities. This article through to the specific case analysis and the summary, thought the kindergarten music education activities target design should reflect blend, generative, and attention to children's experience, specific expression.
music education activities; target design; strategy
G613.6
A
1000-9795(2014)09-000185-01
[責任編輯:周 天]
李 宏(1976-),女,吉林延吉人,講師。研究方向:學前音樂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