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 娟 劉月香
(寧夏師范學院 寧夏固原 756000)
論新課程理念下如何培養小學低年級語文閱讀興趣
馬 娟 劉月香
(寧夏師范學院 寧夏固原 756000)
全面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關鍵就在于閱讀。低年級的老師此時充當的角色便是站在孩子的角度和孩子一起閱讀,不但要“引”而且要“激發”孩子內心深處的感受,讓他們嘗到閱讀的快樂。課標在閱讀目標中十分強調語言的積累,要想獲得積累,養成良好的閱讀興趣和閱讀習慣是前提和基礎。
激發興趣;注重積累;閱讀習慣;體驗成功
閱讀是人類汲取知識,獲取信息的重要手段,也是人類認識世界,了解世界,發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是語文課程中較為重要的內容,而低年級閱讀教學是學生學習閱讀的起步階段,對學生閱讀興趣的調動與閱讀習慣的培養以及閱讀能力的提高尤為重要。新課程理念倡導學生的自主學習,強調要把學習的權利交給學生,落實到閱讀教學中,就是要求教師能有效地指導學生自己去讀通、讀懂、讀會、讀出自己的疑問,讀出自己的感悟,讀出自己的情感。而要達到這些目標,學生閱讀興趣的激發和習慣的培養是其中的關鍵因素。
《語文課程標準》對低年級閱讀教學提出了明確要求:“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如何讓一個剛剛接觸閱讀就能對它有興趣,使其盡快進入閱讀的角色中,掌握閱讀的方法,提高閱讀的質量,成了現在教改中的一個熱門問題,同時也成了教師執教以來不斷探索的焦點。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學生能把閱讀當作一種興趣、休閑活動,將可養成閱讀的習慣,將可獲得各種知識,對于陶冶情操,培養審美能力,提高學生語文水平、文化素養是至關重要的。閱讀興趣的產生,首先要激發學生的閱讀愿望。適時施教,在學生開讀的最佳時段,教師要幫助其樹立起閱讀的興趣。在教學中應如何做呢?
適時的鼓勵、表揚、贊許以及體驗成功的喜悅,這種積極的情感體驗就是產生興趣的源泉。由于低年級學生識字量少,借助拼音進行閱讀,速度慢,而無法及時體驗到閱讀給人們帶來的喜悅,造成他們只愿聽、不愿讀的現狀,影響對閱讀的興趣。北師大版一年級語文課本從學生實際出發,加大識字量,多認少寫,同時又為學生營造了一個處處是兒歌、句句見真情的自由發展、富有文化內涵和時代氣息的閱讀環境。讓學生及時體驗到閱讀的成就感、喜悅感,從而調動學生對閱讀的興趣。
利用好書本,以想促讀,因想添趣。教材有情有趣,選文既有短小優美的散文、瑯瑯上口的現代兒童詩,又有意韻悠遠的古詩、對句。“關注兒童的想象世界”,這是低年級教材選文的一大特點,低年級學生想象豐富,獨特。在閱讀教學中,保證學生讀的時間,多讀少講、以讀代講,讓學生在朗讀、誦讀、欣賞、品味中引發興趣,體會意境,獲得良好的語感體驗。真正讓孩子與文本對話,與文本交流。教師為學生創設想象的空間,也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好方法之一。
譬如,有位教師在執教《我家住在大海邊》時,由于地域限制,在大西北戈壁灘上成長起來的孩子,對于“大海”這個概念在理性認識上較模糊,她利用多媒體讓孩子們感受大海的壯麗景色,然后給足他們閱讀的時間和想像的空間,讓他們一邊閱讀一邊聯想。隨后,從自身生活出發,聯系自己的實際生活,生長環境,就有學生說出了“我家住在沙漠邊”這么精彩的句子,并以此為題,在課堂上集體創作并修改成功了一首小詩。
天蒼蒼,沙茫茫,我家住在沙漠旁。
這里有個銅奔馬,旅游標志就是它。
大西北,戈壁灘,衛星上天在家鄉。
沙漠駝鈴響丁當,歌唱西部好風光。
小學低年級學生活潑好動,良好的學習習慣還未形成,學習完全憑興趣。如果我們的課堂教學是填鴨式硬灌,由學生進行死記硬背的枯燥無味的“苦學”,就會導致學生“厭學”、“怕學”、“拒學”。因此,我們就必須巧妙設計“讀”的形式,使低年級學生讀得生動、有趣,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感受閱讀的樂趣。
俗話說:“學貴有疑,有疑則進。”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產生問題,在閱讀探究中解決問題,能較好地引導學生興致勃勃地投入到學習中來。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力求改變傳統教學中老師問學生答的被動的牽引式的教學模式,采用鼓勵學生質疑問難,誘導學生以探究閱讀的教學方法來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不同的學生對同一篇課文往往有著不同的理解和感悟。教師如果在課堂上讓學生有質疑討論的時間,組織辯論,就能引導學生更加深入地進行閱讀感悟,激發閱讀的興趣。
教師在講授《老樹的故事》時,問道:“課文中問了老樹幾個問題,現在同學們還有什么其它問題要問老樹的么?”
生甲:老樹,老樹,你戴過紅領巾嗎?
生乙:老樹,老樹,你的老伴在哪?
生丙:老樹,老樹,你生過病嗎?誰來給你看病、喂藥、打針?
課堂上七嘴八舌,興趣昂然,其樂無窮,興趣自然而然地就產生了。
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不是聽老師講懂,而是靠他們自己讀懂的。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也是他們自己在閱讀實踐中鍛煉的結果。古人云:“文貴自得,學貴自悟。”在語文閱讀教學中,通過以疑引讀,以辯思讀,以想活讀的方法,讓學生在探究、感悟、想象中學習課文,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為學生的自主閱讀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小學閱讀教學非常重要,是其閱讀學習的基礎,也得非常重要的起步階段,而文字與文學十分抽象,文學與圖像、實物不一樣,圖像可以眼觀,實物可以觸摸,而文學卻十分深奧,這給小學生閱讀學習帶來一定困難,但中小學的閱讀確是為今后閱讀打基礎,所以小學階段閱讀學習十分重要。
在中小學閱讀教學中,教材十分重要,所選的教材必須與現代生活密切相關,此外體裁多樣化且富有童趣,比如童話故事、動畫故事、兒歌、小故事、動物漫畫等類似閱讀教材,小學生應該十分喜愛。在小學課堂中,教師授課時,應該注意教學中的一些技巧、幽默和感染力,讓小學生深深投入到閱讀的世界里面,這樣才能讓讓學生喜歡閱讀,主動閱讀,只有學生積極的,主動的去閱讀,才能真正的起到作用,只有小學生把讀書視為一種樂趣,一種享受。才能夠把閱讀學習做到事半功倍。要做到這點,授課教師首先要建立新型和諧的師生關系,營造濃厚的課堂氛圍。課堂上需要充分尊重學生,相信學生,給學生一份自信,努力去讓學生投入到月底的世界,營造一種輕松愉快的讀書氛圍。
其次,根據課文的特點,安排仿說、仿寫活動。低年級有許多課文不是結構十分典型,就是寫作順序十分明顯。在學習《冬天是個魔術師》課文后,引導學生發揮想像,仿造練習說《四季都是魔術師》,學生們想像豐富,發言積極,課堂氣氛非常活躍。 四、孩子“悅讀”的前提是興趣和課內外相結合。
在閱讀教學中我們可以穿插各類音樂元素,為我們服務,從而開發學生的音樂旋律智能,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加深閱讀理解。如詩歌打節拍;指導學生說話、朗讀的節奏感;配樂朗讀;為標點做音樂助記符等,學生也會充滿激情地去朗讀課文。
閱讀教學中,我們可以讓學生描述可視的形象、合理的想象、給文字添畫、觀察文中插圖等形式來開發學生的視覺空間智能。如繪畫,小學生幾乎個個都是繪畫天才,不管畫得好不好,都各有自己的特色或童趣并樂此不彼。閱讀教學若能與繪畫相結合,會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使繪畫為閱讀教學服務,同時開發視覺空間智能。
除了教學的教材之外,閱讀的指導也非常重要,可以給學生適當的提高閱讀面,多多接觸一些題材,讓學生在多方面收到知識的洗禮,學生也可以比較各方面的知識,在比較中融合各方面的知識到大腦中,這樣就擴大知識面,擴大知識網,從而充實閱讀漏洞,增加閱讀領悟。只有知識面的適當、適量的增加,學生才能總學生中受益,反之,閱讀面太過于極限,只會達到坐井觀天的效果,閱讀能力因為也受到限制。
所以,適量的擴展閱讀面也是有利學生閱讀的因素。
有些課文,特別是知識性較強的文章,往往牽涉到許多相關問題,而這也是學生最想了解的。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告訴我們:他們具有強烈的探索欲和好奇心。因此,我們可以抓住這一特點,讓學生在查找中獲得知識和樂趣。
葉圣陶老先生說過:“語文教材無非是個例子,憑這個例子要使學生能夠舉一反三。”課本內數量有限的文章只能舉其一,只有課外閱讀拓寬知識面才能反其三,才能在應用中化方法為能力,使閱讀能力越來越強。課內和課外有機結合,由課內向課外延伸。
總之,閱讀是學生對書面文字內容的一個認知、理解,通過理解達到吸收的一個過程,閱讀更是全面提高學生靈感以及做人素質的重要途徑之一 。閱讀還是閱讀一個讀者的行為、提高人品的方式之一。由此看來,閱讀十分重要,閱讀教學方式、方法更加重要,閱讀教學的方式應該以讀為主,在讀中感悟,而小學低年級的教學更應如此。學生通過閱讀、能多渠道地接受各種信息,有利于他們拓寬視野、活躍思想、增知啟智,同時幫助學生學習觀察自然、認識社會,使學生受到科學的思維方法訓練和思想品德教育 ,陶冶美感情操。因此,閱讀,對于促進教育教學和全面提高學生素質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興趣是閱讀過程中最好的向導,教師要善于抓住小學生的心理,以示范培養閱讀興趣,以活動激發興趣,以訓練鞏固興趣。
[1]陸志平,李亮.實施新課程精要讀本——小學語文,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
[2]楊錚傳.小學語文心育藝術,湖南人民出版社.
[3]基礎教育新課程體系資料匯編.基礎教育研究室.
Concerning how to develop the elementary school lower grade under the new curriculum idea Chinese reading interest
Ma Juan, Liu Yue-xiang
(Ningxia Normal College, Guyuan Ningxia, 756000, China)
Improving students' Chinese accomplishment is the key to reading. Junior teacher roles at this time is to stand in the perspective of children and children read together, not only to "lead" and "stimulate" child innermost feelings, let them taste the joy of reading. Curriculum emphasizes in reading target language accumulation, to get to the point of accumulation, form a good reading interest and habit of reading is the premise and foundation.
stimulate interest; pay attention to accumulation; reading habits; experience success
G623.2
A
1000-9795(2014)09-000194-02
[責任編輯:周 天]
馬 娟(1982-)女,寧夏固原人,碩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課程與教學論。
劉月香(1969-)女,寧夏固原人,大學,副教授,研究方向:小學語文課程與教學。
2013年度寧夏師范學院校級科研項目“寧夏小學教師教育現狀、特點與出路研究”(編號:YB201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