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 敏
(吉林體育學院 吉林長春 130000)
高校全過程就業與創業指導教育創新研究
吳 敏
(吉林體育學院 吉林長春 130000)
目前,我國高校對大學生的就業和創業指導普遍存在缺少系統性、針對性等問題,開展的職業生涯規劃也只是形式,所以高校必須改變這種現狀,根據開放性課程設計、個性服務等原則對大學生進行系統化、分階段的就業和創業指導,不斷提高大學生創業和就業的能力。
高校;就業;創業;指導;教育;創新
21世紀以來,我國高等院校的招生規模在不斷擴大,畢業生的數量也在逐年增加,但是大學生的就業率卻在降低,大學生的數量遠遠超過用人單位的需求。近年來,受到金融風暴的影響,導致經濟下滑,就業崗位不斷減少,大學生就業難成為社會高度關注的問題。
在高校開展就業與創業教育,鼓勵大學生自主創業,是培養大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的重要途徑,是提高畢業生就業率的重要措施,是創業帶動就業改革模式的實現,是高校教學創新改革的強化,是建設創新國家的重要舉措。
1.監測、跟蹤創業質量。為了更好的監測、跟蹤高校大學生的創業質量,有關部門要針對創業教育中的教學質量建立一套科學的監控系統,對大學生的創業信息進行監控,通過數據庫的建立專門收集一些信息,將其作為高校大學生創業成功的證明和創業成功率的計算指標,增強大學生積極創業的動力和激情。
2.積極開展有關創業的實踐活動。創業實踐作為創新教育最重要的一部分,高等院校必須給予足夠的重視,通過具備豐富多樣的講座和模擬時間,豐富大學生關于創業方面的知識,提高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業能力。同時,為學生創造創業的條件,提供優秀項目,從行動上支持大學生自主創業。
3.強化師資隊伍。鼓勵、督促各個專業負責就業指導的老師在責任班級開展創新教育,對成功的案例進行分析、研討,定期對教師進行專業課程和就業指導課程方面的培訓,提高教師改革教育的能力。學校也可以和社會上的企業建立聯系,輸送大量教師到社會企業中實踐,學習應用性強的知識,讓大學生在校學習的內容不再僅限于課本,通過學校、教師的引導,學生也可以盡早接觸社會行業的相關實踐工作,為創業打下良好的基礎。學校也可以邀請一些成功人士來校舉辦講座,或者建立一支創新型、高素質的師資隊伍。
4.開設創業教育課程。學校可以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設計一套科學、豐富的創新教育課程體系,結合專業課程教育和創新創業教育,不僅要突出專業課的特點,還要實現創業課程的有機融合,使創業實踐教學和創業實踐活動有機融合,整體改革教學內容,加強人才培養的力度。此外,高校還要跟上時代的腳步,不僅要加強整編創業教育的相關資料,還要學習其他高校的經驗,爭取設計一套富有特色、適合自己、高標準的教學材料。
以大學科技園為依托,打造全方位的創業實習基地和創業平臺,開拓一批方便大學生創新實習的創業基地,同時政府要制定有關的認定辦法和政策,不同地區的教育部門也要根據實際情況,采用不同的形式,建立大學生實習創業孵化基地,按照創業成果和規模給予鼓勵和支持,充分發揮創業實習基地的領頭示范作用。
1.開展創業培訓。開展創業教育,不僅需要高校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還要爭取教育部門的配合,對于符合有關條件的大學生,開展優質的創業培訓,同時整合各方面的教育資源,將各類適合高校大學生的創業項目引入學校,讓大學生有發展的空間和展示自己能力的舞臺,此外,學校本身也要加強創新,不斷探索適合本校學生的創業項目。需要注意的是,創業本身必然會具有一定的風險,高校和有關部門要對學生進行說明,對于學生在創業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學校和教師也要提供適當的幫助。
2.做好大學生的創業服務和指導工作。大學生創業需要各個方面的配合和支持,國家為了支持大學生創業,已經制定出一系列的幫扶政策,有關部門也要嚴格執行國家制定的政策,配合學校為大學生創業保駕護航。大學畢業生可以向有關部門提交自己設計的創業計劃,如果該計劃科學合理、可行性非常高,同時也配備好的資金和人力,有關部門可以允許相關注冊資金在規定時間內分期到位。
3.創業基地規范管理。高校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建立不同規模的大學生科技園,讓高校畢業生以及在校生都有合適的創業實習基地。高校在建設大學生科技園時,應將創業實習基地的建設作為最重要的一部分,指定專人負責管理,加強和其他院校以及政府相關部門的合作,積極開展大學生創業科技園的工作[1]。
4.設立多種創業扶持項目。大學生創業實習基地要根據當地經濟和就業情況,為大學生提供必要的場地和資金支持。大學生創業基地盡量集中,以便充分利用配備的公共設置。當地政府、學校或有關部門可為大學生創建的企業提供一些優惠政策,用不同的形式支持大學生創業。
總之,新形勢下的就業教育和創業教育是各個高校開展教育工作的新課題,建立專門的創業、就業指導中心是高校學生自主創業的重要前提,強化教育工作者的專業性,為大學生創業、就業做好鋪墊,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此外,通過國家出臺的高校大學生自主創業相關政策,為大學生創業做好輔助措施,為高校畢業生提供良好的創業或就業平臺。
[1]王正斌.高校全過程就業與創業指導教育創新研究[J].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0(3):171-172.
The whole process of employment and entrepreneurship guidanc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education innovation
Wu Min
(Jilin Institute of Sport, Changchun Jilin, 130000, China)
At present, the guide of employment and entrepreneurship for college students lacks of systematic, target. Career planning is only a form, so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must change this situation,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inciple of open course design, personality service such as systematic employment and entrepreneurship guidance for university students, improve the abi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entrepreneurship and employment.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employment; entrepreneurship; guidance; education; innovation
G64
A
1000-9795(2014)09-000226-01
[責任編輯:周 天]
吳 敏(1980-),女,吉林長春人,吉林體育學院助教,碩士,研究方向:大學生就業創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