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彩卿
(集寧師范學院音樂系 內蒙古烏蘭察布 012000)
轉變教學觀念
——試論高師民族聲樂教學改革與創新
王彩卿
(集寧師范學院音樂系 內蒙古烏蘭察布 012000)
本文采集大量文獻資料,從資料內容出發對高師民族聲樂教學進行探究,分析了教學觀念轉變下的高師民族聲樂教學改革與創新措施。本文從教學觀念、聲樂理論、選編工作及藝術實踐四方面內容出發,形成了系統化、科學化的改革與創新體系。文章對高師民族聲樂教學的發展具有一定的貢獻性作用。
高師;民族聲樂;教學觀念;改革與創新
高師民族聲樂教學作為高等師范學校教學的重要組成內容,其教學工作的開展效益直接影響著學生學習質量和學習效果。傳統高師民族聲樂教學只是對學生進行單一性聲樂知識教育,并沒有對聲樂內容、聲樂體系及聲樂實踐進行強化,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高師民族聲樂教學質量。如何結合新時期教學觀念對高師民族聲樂教學進行改革和創新已經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現代化聲樂教學中明確指出要以平等的眼光看待不同文化,對文化中的音樂元素進行吸收、融合和創造,實現聲樂內容的融合,改善本民族音樂的發展效益。因此,在對高師民族聲樂教學進行改革和創新的過程中教師要首先對學生聲樂學習觀念進行轉變。教師要讓學生能夠充分尊重中西方音樂,讓學生對西方音樂和本土音樂之間的異同進行正確把握。其次,教師要適當提升聲樂教學中民族音樂教學的位置,將其放在教學的核心,形成以突出中華民族音樂文化素養的新型聲樂教學體系。許多學生在聲樂學習過程中都將西方音樂文化作為主流文化,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本民族音樂文化的發展,加速了本民族文化的衰退和消亡。因此,教師必須讓學生充分認識到本民族音樂文化的重要性,讓學生感受到中華民族音樂文化的靈魂。
筆者在聲樂教學過程中常讓學生欣賞《黃河大合唱》、《我的祖國》等歌曲,讓學生在欣賞過程中感受中華民族的偉大和堅韌,感受中華民族音樂的磅礴和悠遠,這既拓展了學生聲樂知識,也提升了學生對本民族聲樂的認識,對繼承和弘揚本民族文化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
傳統高師民族聲樂教學過程中過于注重聲樂技能教學,并沒有對理論體系進行強調,最終導致學生聲樂學習事倍功半,嚴重影響了學生發展。新時期高師民族聲樂教學改革和創新的過程中要把握好聲樂理論內容那個,要適當增加生理、心理等理論教學,讓學生從該教學中了解聲樂本質,為其聲樂技巧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1.聲樂生理理論教學內容:教師要對聲樂教學中的發聲器官和發聲原理進行講解,要讓學生把握好發聲器官的發聲特征,從而降低發聲難度,提升學生發聲效果。要依照口、鼻、舌、牙等配合狀況分析聲樂發聲規律,讓學生依照該規律練習發聲。
2.聲樂心理理論教學內容:教師要對聲樂教學中學生的心理活動進行把握,從心理角度出發充分把握學生情感,針對不同氣質類型學生形成對應聲樂教學措施。筆者在聲樂教學中就常讓多血質、膽汁質類型學生演唱一些較為粗獷、豪放的聲樂作品,而讓抑郁質、粘稠質類型學生演唱一些抒情、緩慢的聲樂作品。
隨著高師民族聲樂教學目標的不斷上升,其聲樂教材已經無法滿足學生教學需求,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高師民族聲樂教學質量。因此,高師民族聲樂教學改革和創新時教師要對聲樂教材進行合理調整,要依照聲樂教學需求進行對應選編,形成高質量、高效益的聲樂材料選編體系,為高師民族聲樂教學奠定堅實的基礎。
筆者與其它教師在對本學校聲樂教材選編的過程中就將本民族聲樂歌曲作為核心內容,主張通過上述教材培養學生愛國主義精神和集體主義精神,弘揚中華民族歷史文化和人文風情,提升學生民族自豪感。筆者選取《在希望的田野上》、《走進新時代》等歌曲作為主要教學內容,并適當設置西方音樂鑒賞材料(如《共產國際歌》),讓學生對國外音樂進行鑒賞,對音樂內容進行對比,充分改善了高師民族聲樂教學效果。
缺乏聲樂教學實踐是影響高師民族聲樂教學效果的重要因素。藝術來源于實踐,需要在實踐過程中不斷熟練、提煉,凝練,從而得到真正拔高。高師民族聲樂教學過程中只是對知識內容進行強調,缺乏對應藝術實踐活動,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學生知識的運用效果,嚴重影響了學生音樂藝術的發展。
高師民族聲樂教學改革和創新時教師要首先對藝術實踐教學認知進行強化,要確保學生能夠充分認識到實踐教學的重要性,鼓勵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高師民族聲樂教學藝術實踐過程中。其次,教師要對聲樂舞臺進行合理構建,可以定期開展各項藝術實踐活動,如畢業音樂會、星期音樂會、迎新文藝演出等。要設置不同節目類型,采取獨唱、合唱、重唱等不同形式對學生音樂知識運用能力進行培養,提升學生音樂知識運用效果。
高師民族聲樂教學與傳統聲樂教學要求不同,該教學對學生能力和實踐較為注重,是一門以應用性、實踐性為主的聲樂體系。在該教學改革和優化過程中教師要保證教學內容與學生發展需求相適應,要依照學生教學需求合理設置教學材料、教學理論、教學組織等。教師要合理設置藝術實踐環節,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到實踐過程中,讓學生在實踐中快速成長。
[1]陳香瑩.民族聲樂教學改革與創新[J].大舞臺,2012,06:226-227.
Change the teaching idea——College teachers national vocal music teaching reform and innovation
Wang Cai-qing
(Jining Normal College Music Department, Wulanchabu Inner Mongolia, 012000, China)
Collecting a large number of literatures, this article embarks from the material content of national vocal music teaching, analyzed the teaching concepts under the transformation of national vocal music teaching reform and innovative measures. In this paper, from the teaching idea, the vocal music theory, select and compile work content and art practice, formed the systematic and scientific system of reform and innovation. This article in national vocal music teaching has a certain contributions to the function of development.
university teachers; national vocal music; the teaching idea; reform and innovation
J616
A
1000-9795(2014)09-000300-01
[責任編輯:劉 乾]
王彩卿(1971-),女,內蒙古卓資縣人,集寧師范學院音樂系,研究方向:聲樂演唱與教學。
內蒙古自治區高等教育科學研究“十二五”規劃課題“內蒙古高師院校民族聲樂教學改革研究”(課題批準號:NGJGH2014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