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燕

追著喂,食欲更差
其實,對小孩來說,造成食欲下降的首要原因是不餓?,F在的人本身就存在營養過剩的情況,加上小孩子吃零食的機會遠遠多于成年人,如果不能規范小孩的飲食節律,隨意讓他們吃零食,就會造成孩子在吃飯之前已經飽了,正餐自然就吃得不多。由于正餐進食量不足,不久又會出現饑餓的感覺,這時又通過零食進行補充,這就造成了惡性循環。
其實,人體的消化道有點像食物的加工廠,工廠開工的時候需要原料(食物),產出產品(人體所需的營養),但如果工廠已經下班了,你還給它原料,這時不僅不能產出產品,反而會堆積起來形成垃圾(消化不良),從而誘發食欲不振的情況出現。
饑餓時,給他寡淡的食物
造成小孩不好好吃飯的第二個原因就是挑食。不要埋怨孩子挑食,誰不喜歡吃好吃的東西,就連成年人都討厭吃寡淡無味的東西。
因此,處理挑食問題,家長首先要以身作則,同時要注意食物的搭配和選擇,比如補充蛋白質,不要雷打不動地喝牛奶,有時換一杯豆漿或是豆腐花也成。關鍵是要讓孩子覺得吃飯時有新鮮的東西,而不是每天都是不變的菜式。
對于能正常進餐的孩子(3歲以上)來說,有時在兩餐之間可能會出現饑餓的感覺,這時家長不要給他們含糖量高、飽腹感強的食物,如巧克力、糖果等,可以適當給予饅頭、白米飯等味道相對平淡的食物,這能讓孩子充分感受食物的滋味,從而改變其對某些平時覺得“不好吃”的食物的印象。其實,適當的饑餓感有助于刺激孩子的進食欲望,孩子餓了就會找東西吃,這是生物的一種本能。這樣慢慢地,孩子就會解除對某些食物不好吃的偏見,不再挑食。
不同食滯,不同的“水療”
飲食停滯,常常是造成孩子厭食的主要因素之一。因為,孩子對食量的控制能力較弱,遇到喜歡吃的東西會停不了口,這就容易出現食滯。
不過,小兒是純陽之體,一般的食滯,即使不吃藥,只要飲食清淡一些,過3~5天,自然就會好轉。
對于那些稍微嚴重的食滯,家長們也可以簡單地處理,其中有不少“水療法”:哪段時間吃肉多,就吃一些山楂片、山楂丸消滯;如果是吃米食過多,就用谷芽(20克)煮水喝;吃面食過多,就用麥芽(20克)煮水喝;吃魚過多,就用生姜煮水喝;吃豆制品過多,就吃點白蘿卜消滯。
只有出現了胃脹、腹脹、便秘等癥狀,才需要考慮給孩子服藥治療。對于年齡比較小的小孩,喂藥有難度,則可以到醫院找專門的小兒按摩醫生進行腹部按摩和捏脊治療。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