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訊)11月1日,熱播劇《北平無戰事》的編劇劉和平來寧簽售同名小說。該活動由儒意欣欣傳媒集團、青春雜志社、大眾書局聯合主辦。
《北平無戰事》打破“傳統”,采取“編劇中心制”,以厚重扎實的劇本內容;焦晃、陳寶國、王慶祥、劉燁、廖凡等影帝的精湛演技贏得了觀眾和業內一致好評。當天,劇中曾可達的扮演者董勇,“北平二帥”之一孫朝忠的扮演者孫之鴻也親臨現場為編劇助陣。
在如今粗制濫造電視劇“橫行”的市場下,《北平無戰事》的出現無疑是個“另類”。因此,拍攝初期不僅遭遇了7家投資方撤資的波折,還在選角方面也歷經“艱難”。劇中徐鐵英的扮演者陳寶國,老辣的演技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劉和平透露,曾邀陳道明出演“曾可達”一角,,以促成陳道明、陳寶國“二陳飆戲”的精彩場面。但是陳道明在研讀劇本后擔憂角色年齡設置,“他說年齡上有問題,蔣經國那時候才三十多歲,曾可達作為他的下屬年紀太大不合適,能不能改成蔣介石派去給蔣經國的一個亦師亦友的角色。”劉和平說,他考慮了幾天,覺得不能改,于是才有了董勇版的“可達同志”。
該劇是劉和平“七年磨一劍”,在談到如何調和文學作品和劇本之間的區別時,劉和平說在寫作之初就同時考慮劇本,所以小說的畫面感特別強。演員董勇坦言,以往拍攝電視劇會根據一些自己的習慣修改劇本:“劉老師的劇本,我連的、地、得都不用改!這個劇我是邊看邊學習,邊拍邊理解。遇到不懂的地方就立刻請教劉和平,曾經還發過文章那么長的短信給劉老師交流劇本。”四個月的拍攝,董勇深覺是他十七年影視工作的一次飛躍,受益匪淺。
對于網上關于《北平無戰事》未能超越其之前經典作品《大明王朝1566》的討論,劉和平稱,“是不是超越,時間可以去評判。在創作上,我是留有空間的,有些地方必須做到——戛然而止。”
《北平無戰事》主要內容是講述:1948年,太平洋戰爭結束后三年,北平經濟崩潰、民生凋敝,看似平靜的北平城內暗流洶涌。國共兩黨決戰之際,以蔣經國為首的國民黨少壯派,突然對涉嫌通共的國民黨空軍王牌飛行員方孟敖委以重任,將其飛行大隊改編為國防部經濟稽查大隊,前往北平調查民食調配物資的貪腐案,藉此打擊以方孟敖的父親、國民黨中央銀行北平分行行長方步亭為核心的孔宋家族貪腐勢力,真正目的其實是要執行國民黨“幣制改革”的驚天計劃。此委任狀一下,國民黨內部清廉派和貪腐派斗爭陷入白熱化,特務、間諜、中統、軍統齊聚北平,此時中共地下黨、國民黨貪腐勢力和鐵血救國會之間,一場驚心動魄的民國大戲揭開鐵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