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華閔仲生
(1.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族中醫院,湖南吉首 416000;2.南京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江蘇南京 210029)
白駁丸聯合308nm準分子光治療白癜風27例臨床研究
楊華1閔仲生2
(1.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族中醫院,湖南吉首 416000;2.南京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江蘇南京 210029)
目的:觀察白駁丸聯合308nm準分子光治療白癜風的臨床療效及不良反應。方法:53例(76片皮損)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治療組27例(39片皮損)以白駁丸口服并聯合308nm準分子光局部照射治療,對照組26例(37片皮損)單純以308nm準分子光局部照射治療。2組均治療8周后觀察療效,統計皮損面積>75%復色光照累計劑量,并比較2組不同類型、不同部位治療效果。結果:治療組有效率以及局限型、散發型的有效率均明顯優于對照組;治療組皮損有效率以及面頸部、軀干部皮損有效率均明顯優于對照組;治療組皮損面積>75%復色光照累計劑量明顯少于對照組。2組光照局部不良反應為紅斑、脫屑、水皰、瘙癢、灼熱,但均可耐受。結論:308nm準分子光聯合白駁丸治療白癜風療效較好,不良反應輕微,可有效減少光照累計劑量,有利于進一步減輕不良反應。
白癜風 準分子光 白駁丸
1.1 納入標準年齡10~70歲;臨床診斷符合《黃褐斑和白癜風的診療標準(2010年版)》[1]中白癜風診斷及分型標準;近3個月內未系統服用過糖皮質激素、免疫抑制劑及治療白癜風的中藥制劑,未接受過長波及中波紫外線照射,未使用過致光敏藥物;近2周內未外用過糖皮質激素、補骨脂、氮芥等藥物。
1.2 排除及剔除標準排除標準:對紫外線或白駁丸過敏者;伴有心、腦、肝、腎等嚴重疾患者;患有嚴重免疫性疾病(如系統性紅斑狼瘡)者;妊娠及哺乳期婦女。剔除標準:在觀察期間合并應用其他治療白癜風藥物者;因各種原因中途退出者;治療期間因嚴重不良反應中止治療者不計入療效,但列入安全性評價。
1.3 一般資料53例患者均為南京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皮膚科門診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間就診者,共76處皮損,采用隨機數字法分為2組。治療組27例(39片皮損):男12例,女15例;平均年齡(31.27±5.97)歲;平均病程(36.75±43.76)月;局限型15例,散發型7例,節段型5例;穩定期10例,進展期17例。對照組26例(37片皮損):男14例,女12例;平均年齡(30.39±8.67)歲;平均病程(26.74±23.67)月;局限型16例,散發型6例,節段型4例;穩定期9例,進展期17例。2組患者性別、年齡、病程及分型分期等一般情況經統計學檢驗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2.1 治療儀器與藥物308準分子光治療儀采用日本牛尾貿易公司生產的希蘭UV308治療儀,治療窗面積為120mm×100mm。白駁丸為南京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院內中藥制劑(蘇藥制字Z04000382),藥物組成:白蒺藜650g,白蘞39g,拳參39g,降香39g,紅花65g,炒蒼術26g,白藥子39g,紫草65g,龍膽草26g,桃仁39g,海螵蛸26g,甘草39g。水泛為丸。
2.2 治療組口服白駁丸5g/次,2次/d(兒童3g/次,2次/d)。308nm準分子光局部照射治療,每周2次,間隔3d。光治療初始劑量為150~200mj/cm2,并根據皮損部位適當增減。如上次治療無明顯不良反應發生,則下次劑量增加15%~25%;如局部出現輕度紅斑、脫屑,則予冷敷降低皮膚溫度或予潤膚露減輕皮膚干燥;如患者自覺出現疼痛或重度紅斑等,則不增加劑量甚至減少劑量;如有水皰,則停止治療直至皮膚恢復,且照射量減少100mj/cm2。每次照射時患者和操作人員戴紫外光防護鏡并對病變周圍皮膚遮蓋保護,照射時治療頭需緊貼皮損區。
2.3 對照組單用308nm準分子光局部照射治療,方法同治療組。
2組均治療8周。在治療前和治療2周、4周、6周、8周結束后均對皮損部位拍照采集數據,以便前后對照判斷皮損恢復程度。
3.1 療效標準痊愈:白斑全部消退,恢復正常膚色;顯效:白斑部分消退或縮小,恢復正常膚色的面積占皮損面積≥50%;好轉:白斑部分消退或縮小,恢復正常膚色的面積占皮損面積的10%~49%;無效:白斑無色素再生或范圍擴大,或恢復正常膚色的面積占皮損面積<10%。[1]有效率=(痊愈例數+顯效例數)/總例數×100%。皮損有效率=(痊愈皮損數+顯效皮損數)/總皮損數×100%。
3.2 統計學方法使用SPSS17.0統計軟件,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3.3 治療結果見表1~表3。53例白癜風患者共76處皮損接受了治療,所有皮損面積均有不同程度縮小。經統計學分析,治療組有效率以及組中局限型、散發型患者有效率均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治療組皮損有效率以及面頸部、軀干部皮損有效率均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比較2組初次復色(皮損初次出現色素點)及皮損面積>75%復色時的平均單個皮損累積照射劑量,結果顯示:皮損>75%復色時平均單個皮損累積照射劑量治療組明顯少于對照組(P<0.05)。

表1 治療組與對照組臨床療效比較例

表2 治療組與對照組皮損療效比較例

表3 治療組與對照組皮損復色累計劑量比較
3.4 不良反應2組53例患者共76塊皮損用308nm準分子光治療期間均有輕度灼熱感,隨著治療劑量增加部分患者出現紅斑、脫屑、水皰、瘙癢,這些不良反應經減量或暫停照射后大多數可緩解,不影響繼續治療。不良反應的發生部位主要為面頸部,手足和四肢耐受性好。治療組受檢的25例口服白駁丸患者,治療前后未見明顯血、尿常規及肝腎功能異常。
白癜風是一種由于黑素細胞特發性損害而致色素脫失的獲得性皮膚病,病因與發病機理未明,主要與遺傳、自身免疫、神經功能、氧化應激等有關,其治療方法多種多樣,但療效差異大。
308 nm準分子光屬于UVB紫外光,作用機制是刺激黑素的生成及抑制局部T淋巴細胞介導的免疫反應[2]。由于3 08nm準分子光屬高能(能量高于窄譜中波紫外線10余倍)、窄譜[(308±1)nm]局部治療紫外光,在治療白癜風時,可使較高的光能量集中于局部皮損,明顯縮短病程和治療次數[3]。我們使用的希蘭UV308準分子光療機還配備了準分子濾片,通過濾過296nm以下波長的光照,使治療時不易產生紅斑,減少了不良反應的發生,也降低了紫外光的致癌性,在臨床應用上具有優勢。
中醫學將白癜風稱之為“白駁風”或“白癜”,患者多因情志所傷,肝氣郁結化火,氣血運行不暢,復感風濕之邪,搏于肌膚,導致氣血失和而發為本病。白駁丸中白蒺藜祛風疏肝、行氣活血為主藥,白藥子、炒蒼術、海螵蛸、降香、桃仁、紅花祛風除濕、理氣活血為臣藥,龍膽草、拳參、白蘞、紫草清熱利濕為佐藥,甘草調和諸藥。諸藥合用,共奏散風和血、除濕清熱之功效。現代藥理學研究表明,主藥白蒺藜及蒼術、降香、桃仁、紅花、紫草、甘草有上調酪氨酸酶活性,促進黑素細胞增殖及黑素生成等作用[4];桃仁、紅花、降香、紫草能擴張局部血管,增加血流量,改善血液循環。因此白駁丸在臨床常用于白癜風的治療。
本研究結果顯示,內服白駁丸聯合308nm準分子光治療白癜風有一定的增強療效作用,在治療8周后即可被觀察到,特別在治療局限型、散發型及面頸部、軀干皮損時較明顯。運用308nm準分子光治療白癜風,不良反應與單個皮損累積劑量有關,減少達到有效治療的單個皮損累積照射劑量可縮短療程,降低皮膚不良反應的發生,也可增加患者治療時的依從性。白駁丸聯合308nm準分子光治療在皮損>75%復色時單個皮損累積照射劑量明顯少于對照組,平均單個皮損累積照射劑量僅為單純照光組的70%,有一定的治療優勢。本次治療過程中,治療組未見系統不良反應,2組局部光照不良反應輕微可能與希蘭UV308準分子光療機配備了準分子濾片有關。綜上,我們認為以中藥整體調理和光照局部激活有機結合的治療方法,作用于黑素細胞,標本兼治,可達到提高白癜風療效的目的。
[1]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皮膚性病專業委員會色素病學組.黃褐斑和白癜風的診療標準(2010年版).中華皮膚科雜志,2010,43(6):373
[2]Njoo,sterhof W,Bos JD,et a1.The deve1opment of guide1ines for treatment of viti1igo.Arch dermato1,1999,135:1514
[3]郭靜,項蕾紅,鄭志忠,等.單頻準分子光治療白癜風的臨床研究.中華皮膚科雜志,2006,9(1):32
[4]朱文元.白癜風與黃褐斑.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02:251
編輯:吳寧
R758.410.5
A
1672-397X(2014)05-0036-02近年來,我們采用中藥與準分子光聯合治療白癜風,獲得了較好的療效,現報告如下。
楊華(1985-),女,土家族,醫學碩士,住院醫師,從事白癜風的中西醫結合治療研究。
閔仲生,minzhsh@sina.com
2013-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