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翠華XU Cui-hua
(陜西省寶雞市環境監測中心站,寶雞721006)
為適時推進環境監測向農村延伸,陜西省自2011年起連續3年開展了農村生態環境質量試點監測,監測內容包括村莊飲用水源地和河流水質、環境空氣質量、土壤環境質量。寶雞地處關中西部,在陜西省農村試點監測中選擇了岐山縣鳳鳴鎮北郭村、眉縣橫渠鎮街北村、鳳翔縣城關鎮火星村、陳倉區慕儀鎮孫家村等4個村莊為代表村莊。試點村莊調查包括:社會現狀、自然狀況、種植、生產管理、農藥化肥使用等自然背景調查。
試點村莊中2個位于渭北平緩黃土臺塬、2個位于渭河階地川道,體現了較為典型的關中平原地理特征;岐山縣鳳鳴鎮北郭村是典型的農家樂村莊,主要以休閑農業及觀光農業為主;眉縣橫渠鎮街北村為果樹、蔬菜種植為主的村莊代表;陳倉區慕儀鎮孫家村以糧食、蔬菜種植、養殖、菌類培育為主,鳳翔縣城關鎮火星村為糧食種植、養殖為主。上述各村莊有不同的生產側重,代表了不同種植、養殖發展方向的農村自然狀況,基本涵蓋了關中西部地區廣大農村的經濟發展模式。
1.1 自然生態狀況 岐山縣鳳鳴鎮北郭村距岐山縣城3公里、位于喬山南麓周公廟文化遺址南3公里處,平均海拔高度750米,土地平坦,岐周公路穿村而過,交通便捷。主導產業:以農家樂為主,并延伸發展設施農業、休閑農業及觀光農業。
眉縣橫渠鎮街北村距眉縣縣城25公里、位于秦嶺北麓、渭河南岸,土壤肥沃、便于農耕。街北村共有513戶人家,人口2160人,3000畝耕地,人均1.4畝。主導產業:以獼猴桃、辣椒、果木為主。
寶雞市鳳翔縣城關鎮火星村面積約2平方公里,位于寶雞市東北部,處于鳳翔縣東距縣城2公里,為關中西部平原、陜北黃土高原過渡區,屬于黏質土壤。共有人口1856人。主導產業:以傳統種植、小規模養殖、大棚蔬菜為主。寶雞市陳倉區慕儀鎮孫家村位于陳倉區慕儀鎮政府東北10公里處,海拔高度709米,為渭河川道渭北洪積臺地,交通便捷。人口2470人,耕地面積3390畝。目前招商有兩戶企業——鴻盛農業、國人菌業,均為農副產品生產和加工企業,流轉土地810畝。主導產業:菌類培育、蔬菜種植。
1.2 污水排放與農村飲用水環境 關中西部地區為地表水資源相對匱乏的區域,在所選的4個農村村莊中,除眉縣橫渠鎮街北村東約1.5公里有發源于眉縣南部的太白山,水量不大的季節性河流——東沙河外,其他3個村莊周邊均無地表水,村莊村民生活、生產主要以淺層地下水為主,各村絕大多數的農戶使用本村的地下機井所供的自來水,占總人口的90%以上。
與飲用水的來源相比,各種污水的來源較為復雜,主要來自生活污水和養殖業污水。村民對使用后產生的生活污水習慣性的處理方式是隨地處理,直接潑到水泥地上自然風干,有的會直接澆到地里,有的則采取下水道排出方式,而下水道的最后出口是村莊周圍的小河溝或小池塘,沒有從根本上對污水進行處理。對于養殖業污水,由于大多數的牲畜采取圈養,農戶會定期對飼養圈進行清理工作。以豬圈為例,一般在豬舍的后面有一個深坑,專門用來裝豬的排泄物以及清掃豬舍時的污水。這些受納污水的坑、溝多數散發出難聞的味道,招致許多蒼蠅,嚴重影響了周圍的環境,同時下滲污水也會對周圍地下水層水質造成影響。
從目前3年來的農村地下飲用水源檢測結果上看,各農村飲用水23項檢測指標尚能達到(GB/T14848-93)《地下水質量標準》Ⅲ類標準,以地下水質量標準為基準計算的綜合污染指數在2.81-3.13之間;在可評價的21項指標中,氟化物、硬度、高錳酸鹽指數、氨氮等指標排在前列,各指標平均值的污染負荷分別占總污染負荷比的8.7%、8.1%、6.5%、5.6%。
總體而言,渭北臺塬的地下水水質硬度較川道的地下水水質高;各村莊的地下水水質中含氟量均占有較高污染負荷,表明村莊飲用水中(地下水)含氟較多,經常飲用此類地下水的老人牙齒容易發黃;同時各村莊水質的總污染負荷比及各主要分擔因子有所差異,和不同村莊不同特征污染物排放的長期下滲有一定的關系。
1.3 煙粉塵污染與農村空氣環境 村村通公路建設使得村容村貌大大改觀,道路綠化較為完善,以往車過揚塵的現象大為減少,但是傳統燃燒方式對大氣產生的污染還在延續,收割季節有40%的秸稈被就地焚燒,產生的大量煙霧對空氣質量造成危害,相對而言,上述污染有一定的時間性和季節性。
3年來的農村空氣質量監測顯示,各村莊的空氣質量均達到了(GB3095-1996)《環境空氣質量》二級標準,空氣環境良好,農村空氣中的首要污染物仍是可吸入顆粒物,占污染負荷比的56%。與同時期寶雞市區環境空氣質量相比,城區首要污染物年均值濃度高于農村空氣中的PM10的年均濃度約10%-15%左右。
1.4 固廢與農村土壤環境 與污水相對應的另一項嚴重影響生態環境的就是各種各樣的垃圾,包括生活垃圾,養殖垃圾,秸稈雜草等,前三種分別占67%、10%、11%。由于近些年化肥的使用,村民對人工堆肥垃圾的依賴降低,許多垃圾也就得不到有效的處理。綜合起來看,農村的垃圾污染情況比較嚴重,隨處都可以看到各種未經處理的垃圾堆積物。
在現階段的土壤監測結果上看,農藥、化肥使用尚未給人畜、種植等帶來明顯的危害。各村莊周邊的土壤質量能夠達到了(GB15618-1995)《土壤環境質量》二級標準,即低于保障農業生產、維護人體健康的土壤限制值;與中國土壤元素背景值基本統計量相比較,關中西部上述村莊周邊土壤中檢測的鎘、汞、砷、銅、鉛、鋅、鉻、鎳等元素濃度均處在土壤元素背景值基礎統計量95%所在的范圍內,但其中砷、鉛、鉻、鎳等元素濃度均高于相應各指標的平均濃度值,其他元素濃度則略低或接近于中國土壤元素背景值平均濃度值。
目前關中西部農村的生態環境總體情況尚好,但村民的生態保護意識令人堪憂。據調查資料和對當地農民的相互交流,影響因素主要在以下3個方面:
2.1 農民十分欠缺維護生態環境的意識 由于缺乏維護生態環境的意識,進而增加了保護環境的難度。很多時候農民由于根本沒有生態環境和污染的概念,所以就不愿意去維護生態環境。隨手傾倒生活污水,對于他們來說,沒有什么不對,只要倒出家門,不影響別人就可以,對于生活污水,他們不會與污染、生態環境等因素進行聯系。為了圖方便,就地焚燒,怎么會將煙霧與大氣污染相聯系?全球變暖、酸雨等概念,不會存在他們的意識形態中,更不會將自己的生活與這些抽象的東西相聯系。受這些無關緊要因素的影響和制約,進一步將我們的生態環境逼上危險的道路。
2.2 不夠重視環保意識宣傳 對于地方政府來說,其主要職責就是合理的宣傳環保意義,同時進行積極的引導。在多數農村地區,雖然政府組織開展了各種宣講活動、環保科普等活動,這些活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農民的環保意識,但是沒有落實到實際行動中,進而導致農民生態環境意識比較薄弱。對于農民的環保意識,地方政府沒有正確地引導,同時沒有合理規劃地區的生態環境。地方政府在一定程度上沒有詳盡的調查本地區的生態環境,同時制定科學合理的保護措施,維護更是無從談起。為自己的招商引資企業大開綠燈,根本沒有關注他們的排污行為。這種縱容進一步對農村環境構成挑戰。
2.3 針對以上出現的問題,建議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2.3.1 宣傳和引導,提高村民的環保素養 造成各種生態環境隱患的一個很大的方面是農民,另一方面則是政府。如何統籌兼顧、科學發展;如何引導農民自覺參與環保,需要農民,地方,國家三方面的密切配合。只有農民的環保意識提高,地方的重視程度加強,國家投資力度加大,才可以對生態環境的維護有一個合理科學的渠道,使生態環境的發展進入一個良性的循環。
2.3.2 發展農村沼氣,促進農村村容整潔、鄉風文明和農村生產發展 大力發展農村沼氣,以沼氣為紐帶,積極發展產業鏈,沼氣的上游帶動養殖業的發展,下游促進種植業的發展,通過發展養殖業,一方面節省了大量化肥、農藥、燃料的使用量,促進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同時形成庭院循環經濟,另一方面推動多種農副產品的深加工和綜合利用,推動當地建村建筑行業,營造良好的就業環境。
將改廚、改廁、改圈與農村的沼氣相互結合,對傳統的生產方式進行改變,通過對水、路、庭院等進行調整,進一步改善了村容村貌,以及人居環境;使用沼氣作燃料后,可節省大部分秸桿用于工業造紙及當地蘑菇種植和過腹還田,有效地提高秸桿的利用效率,具有很高的生態效益、經濟效益,推進農村經濟走向扶持健康發展的良性循環。
2.3.3 條件許可時,考慮建成完整的農村自來水網絡關中西部地下水中含氟量較高主要是由地質原因造成,單單由完善保護措施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很多農村家庭現在還在用打水井、或水泵抽水,無法消除其中的影響。從源頭上對水質進行處理,既方便又保證了安全。
綜上,關中西部現階段農村生態環境基本良好,地下水源、空氣、土壤等方面尚未出現不可逆轉的環境污染事故,但對地下水、土壤的污染防范工作不容忽視。
[1]魏復盛,楊國治.國土壤元素背景值基本統計量及其特征[J].中國環境監測,1991(7).
[2]吳彩虹.貴州省農村生態文明建設探析[J].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與貴州發展——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九十周年理論研究,2011(07).
[3]李世東.青州市農村環境污染治理現狀及對策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