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衡
一般來說,兩歲以內的寶寶3天以上才排便一次,且大便硬結、排便疼痛(哭叫不止),這種情況才屬于便秘。
便秘在嬰幼兒期很常見。由于排便方式存在個體差異,有少數母乳喂養的寶寶可能有攢肚現象,1~2天沒有排便,不算便秘。
如何緩解便秘癥狀?
先找原因再用藥,是解決便秘的重要原則。便秘的治療關鍵在于清除糞塊,同時調整飲食,重建良好的腸道排便習慣。
純母乳喂養的寶寶
母乳不足時應及時給寶寶添加牛奶或補充配方奶粉,而不是潤腸通便,視寶寶月齡不同適當增加喂奶次數,便秘會馬上好轉。
母乳蛋白質含量過高(如產后頓頓喝豬蹄湯、雞湯等富含蛋白質的湯類),寶寶吃后,大便硬而干且偏堿性,因此,哺乳媽媽也要多吃蔬菜、水果、粗糧;缺水,是寶寶便秘的原因之一,增加飲水有助于緩解便秘。
喝配方奶的寶寶
配方奶粉的原料是牛奶,牛奶中含酪蛋白多,鈣鹽含量較高,在胃酸作用下容易結成塊,不易消化。人工喂養的寶寶可將牛奶量略微減少點,同時增加白糖量,每100毫升牛奶加白糖10克(正常情況下為8%),兩頓奶之間給寶寶喝些水或果汁(如橙子,半個橙子擠汁,加等量溫水);半歲以上嬰兒,如原先吃配方奶,現改吃未加工的牛奶而導致便秘的,應恢復吃以前的配方奶,這是因為配方奶含有導致便秘的成分大大少于未加工的牛奶;另外,補足水分也有助于緩解便秘。
喂養建議:購買添加雙歧桿菌的奶粉有助于防止寶寶便秘。
已添加輔食的寶寶
半歲以后的寶寶已經增加了各種輔食,對水分的需要量將增加,9~12個月時要多喂些果汁以補充水分,最常見的果汁是蘋果汁、葡萄汁和梨汁,但不要用可樂、雪碧及其他飲料替代。補水最好安排在兩餐之間,避免進餐時補充。
大便堅硬多提示寶寶吃了太多難以消化的易導致便秘的食物,如牛奶和谷物。為此,半歲以上嬰兒應添加爛面條、稀飯、魚泥、碎菜及水果汁,進食蔬菜、水果的量與肉食的比例至少在3:1,即吃三口菜吃一勺肉。最好每天喂香蕉1根,起到潤腸通便作用。便秘的寶寶應每天保證足夠的飲水量。對于不愛吃蔬菜的寶寶,媽媽可把菜切碎與肉放在一起包成小餃子,或用菜煮粥或面片,增加蔬菜的進食量。
藥物治療
便便堆積太多時,必須依靠瀉藥或灌腸來清除。
1.番瀉葉2~3克,泡開水喂服。一次吃多少算多少,短期內可改善便秘現象;
2.把肥皂削成細條狀,塞入嬰兒肛門內,輕輕轉動幾下,刺激直腸壁引起便意;
3.潤腸通便劑首選開塞露和甘油栓,該藥能減少糞便的硬度,使患兒不能弊住大便。
具體用法:先將少許開塞露液體滴在寶寶的肛門周圍,然后慢慢將開塞露的細長柄插入肛門內,將瓶內的液體擠入直腸,拔出開塞露的細長柄后,媽媽用手指捏住寶寶的肛門數秒鐘,再允許寶寶排便。
4.在專科醫生指導下使用益生菌制劑,如媽咪愛、金雙歧等;或適當服用小兒健胃消食片、普瑞博思等胃腸動力藥,增強胃腸動力。
喂養叮嚀:長期服用緩瀉藥和依靠通便會導致小兒習慣性便秘;牛奶或奶粉進食過多,可使便秘加重;由便秘引起的腹痛,不宜使用顛茄合劑來止痛,否則會使便秘加重;對頑固性便秘者應到正規醫院找兒科醫生檢查,尋找病因,視病情采取灌腸法以達到通便目的。
排便訓練
兩歲以上的寶寶每次主餐后,媽媽應鼓勵他去廁所坐便至少10分鐘(有一個支架承托他),寶寶開始能夠控制排便時你不要期望過高,在此期間不一定排便,當然能排便最好,不要給寶寶心理壓力。
預防便秘的6個有效方法
從小培養寶寶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和排便習慣,是防治便秘的關鍵。
1.半歲內嬰兒最好純母乳喂養并保證足夠的母乳量。母乳不足的嬰兒,可在牛奶中加些奶糕,并適當喂水果汁;半歲以上的寶寶應該攝入富含纖維素的食物,如新鮮蔬菜和水果。
2.配方奶沖調不能過濃,應嚴格按說明書調制。
3.斷奶后的寶寶要多吃高纖維飲食(如蔬菜、水果),避免高蛋白飲食。平時不吃或少吃“上火”食物(如油炸和紅燒食物以及肉類、蛋類、花生醬等)。隨著寶寶年齡的增長,增加食物纖維的含量。
4.每天保持足夠的水分攝入很重要。
5.不要過量補充鈣和維生素D。這是因為寶寶的腸道對鈣劑“限量吸收”,如過量補鈣和維生素D,腸道不吸收形成高滲狀態,會促發便秘。
6.從小培養良好的排便習慣。每天早晨讓寶寶坐在便盆上排便,慢慢養成習慣就好了。養成每日定時排便的習慣,時間一到就想排便,這樣糞質在結腸內停留時間短,大便不會太干,就容易排出。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