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成
工會新媒體:自領域的互動平臺
The New Media Of ShengYang Trade -union
□索成
【編輯留言】新媒體已日漸成長為一個集信息、觀點、民意為一身的輿論平臺,但沈陽市總工會創立自己的官方微博“沈陽工人哥們”,卻不僅限于此。它并不奢求如網絡大V般粉絲千萬呼風喚雨,只在乎于自己工作的區域之內,能反映一下網友的問題,能回答一下網友的詢問,能給予網友一聲安慰,能形成一個綜合服務的網絡格局。
本期面對——沈陽市總工會官方微博
自2012年7月,沈陽市總工會官方微博“沈陽工人哥們”正式開通,至今一年多的時間,2萬多粉絲,3000多條微博內容鮮有轉發及評論。在微博的江湖圈,這樣的微博所具有的網絡價值,似乎不值一提。
可就在不久前結束的、由全國總工會舉辦的“勞動我最美”全國職工微博大賽中,包括被授予的優秀官方微博獎,微博“沈陽工人哥們”囊括大賽所設四項獎項中的三項。不禁讓人產生困惑:這個官方微博蘊藏的價值,究竟是自說自話還是別有洞天?
類似的疑問,在微博“沈陽工人哥們”運行負責人、沈陽市總工會新聞中心主任王欣欣看來并不稀奇,只不過她有著自己的解讀:不能簡單地以粉絲量作為衡量比較的標準,尤其是工會組織的官方微博,更強調它能起到服務平臺等等獨特的作用,這也是我們開辦“沈陽工人哥們”的初衷。
作為一種新興傳播載體,微博以其即時、互動、便捷等鮮明的特點,受到眾多網民的青睞。更重要或者說更加有吸引力的是,微博的出現,讓網民擁有了一個可以獨立自主且相對自由的發聲渠道。
它產生的效應,也使得越來越多的政府機構和官員也開通微博。對于它的輿論作用,顯然在官方和民間都有同樣的認識。
“‘你說我聽’的傳統單向傳播格局,已經被‘人人都是麥克風,人人都是參與者’的裂變式傳播格局所打破?!鄙蜿柺锌偣侣勚行闹魅瓮跣佬老蛴浾咧v起,早在2010年,沈陽市總工會就已經有所意識,在新的傳播形勢下,如何找準定位、及時轉型、主動作為,發揮新聞宣傳“發聲機”和“留聲機”兩方面作用,使新聞宣傳成為工會組織服務職工、引導輿論的利器,成為了今后工會新聞宣傳工作的重中之重。
思考并未僅限于此。據她介紹,沈陽市總工會就如何做好官方微博、利用微博開展工會工作等問題進行多方面討論,廣泛征求建設意見。后又多次召集市總工會領導班子成員和微博值班員隊伍對開通微博的定位、服務效果等進行研究部署,明確了官方微博“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時任沈陽市總工會主席鞠秀禮曾就市總官方微博的創建作出批示:突出維權、法援、幫扶、解疑釋惑,努力體現網民特點、平民要求和愛民情懷,辦成沒有官氣的交流平臺。
基于這個宗旨,從建立之初,“沈陽工人哥們”就帶有工會組織天然的特色,它明確定位在于一個工會宣傳展示的平臺、溝通交流的平臺、維權服務的平臺、輿情導向的平臺。
“根據平臺的劃分,設置了時段分布合理,內容涉獵廣泛的欄目。要能突出工會工作,重視長效發展。”沈陽市總工會新聞中心主任王欣欣介紹說,除發布工會日常工作的“工會動態”欄目以外,還專門設置了提供法律咨詢和讓職工了解相關法律法規、國家省市政策的“法律民管”欄目、了解優秀職工群眾和勞模作為的“職工風采”欄目,和宣傳幫扶政策、發布求職信息的“幫扶服務”欄目。在形成“工會微博”的同時,為了避免“官樣化”的形象,還增加了“早安”、“生活百科”、“閱夜”等欄目,從而增強官博的生活性、趣味性,拓展發布維度?!按送?,還設置了‘沈陽這一刻’用來反映沈陽突發事件、天氣變化、交通提醒等內容的發布。另外,在特殊節日時段內,會發布節日性較強的欄目,比如為迎三八節,宣傳雙十佳開設的‘巾幗群英’欄目。”
據人民網輿情監測室調查顯示,官方微博在興盛的同時,還存在許多問題,如網民的跟帖、評論很少得到回復;張貼的內容多是一些“大頭貼”或是“流水賬”。
創建一個微博很容易,但如何管理使用微博,就不是那么簡單的事情。如果只滿足于發布信息,而不是與網友互動,往往流于擺設。記者采訪了解,在沈陽市總工會的官方微博建設管理上,成立了由市總機關各部門人員組成的官方微博監測小組,另外又聘請專管人員。最開始由工作日輪值制度到現在周末節假日正常值班,網絡服務每天長達12小時,保證天天在線,時時輿情。
“為保證及時受理、有效服務,我們所有的輿情信息實行一級式呈報處理制度。”沈陽市總工會新聞中心主任王欣欣講道,由工作人員直接提交“微博輿情信息呈報單”至主管主席,由主管主席直接批示處理,保證及時答復和跟蹤落實網友日常咨詢、舉報、投訴等問題。

“隨手一發,沒想管不管用?!蔽⒉┚W友于國靜是一個微博控,在網上偶然了解有6名農民工遭遇欠薪,本著“行俠的念頭”,他一天內@“沈陽工人哥們”6條有關農民工欠薪問題的信息。據他講述,微博工作人員第一時間與當事人電話聯系,了解基本情況后,通過網絡直接轉交給農民工維權中心,“后來事情真給解決了。記得我在留言感謝時,還把工會寫成了公會。”
事實上,與“沈陽工人哥們”接觸之前,很多網友對工會都很陌生或者有著距離感,而在之后的互動中,才逐漸對“沈陽工人哥們”熟悉。
沈陽水務集團駕駛員康大偉是名資深網友,原本就非常喜歡參與類似微博打拐的公益活動。當“盡自己力量,為社會做些貢獻”的愿望,在“沈陽工人哥們”的平臺上得以實現,他這樣談到自己的體會:“在大家印象里,工會好像是一個離我們很近的組織,但是感覺上卻有一點距離。怎么能讓工會像我們每天用的微博一樣,就在我們身邊,隨時能夠為我們所用,這才是我心目中的工會。”
沈陽市總工會新聞中心主任王欣欣向記者介紹說,特意委派專人在線關注網友的動態求助信息。還專門開通以“12351幫扶在線”命名的微博賬號,微博網友可直接通過@“12351幫扶在線”或@“沈陽工人哥們”,第一時間發布困難求助信息。幫扶中心工作人員及微博管理監測人員可及時反饋求助信息,幫助其協調解決相關問題。
通過自己的官方微博“沈陽工人哥們”,發布一些招聘信息、常識和國家政策,轉發一些鮮活案例等,內容逐漸豐富。并且及時反饋網友的困難求助,主動協調各部門開展幫扶工作,與受理部門線下聯動處理。沈陽市總工會在網上的服務格局,逐漸由維權指導轉向綜合服務。比如接到網友的求助信息,官方微博工作人員立即給予回復并及時了解、核實情況,形成書面材料上報主管領導,并協調職工慈善基金會向身患尿毒癥的學生送去3000元救助金;比如還可以就網友簡單詢問一個法規政策,“沈陽工人哥們”及時給出一個準確的回答。
有研究者指出,新媒體生活可以與受眾真正建立聯系,同時,它還具有交互性和跨時空的特點。在一年多的運行中,工會方面也體會到了微博帶給工作許多新的理念和模式。
在職工文化宣傳方面,不僅宣傳職工典型、模范人物事跡,全面展示沈城職工風采,還將近年來創作的大量職工文學、書法、攝影作品以及職工原創歌曲等上傳新浪視頻并在官方微博上分享,僅原創歌曲一項點擊率就達千次。在2013年4月5日至5月20日期間,首次開展迎“‘五一’勞動禮贊”沈陽市職工微博大賽,共收到參賽作品282件,引發了全市職工網友的廣泛參與。
“像以前辦個活動,需要場地、人員、費用等等,現在通過微博,一切通過電腦或者手機即可完成?!鄙蜿柺锌偣侣勚行闹魅瓮跣佬勒J為,隨著80、90后職工群體成為新生代職工代表,他們的各類需求幾乎都是通過網絡實現的。網絡是他們獲取信息、反映訴求、傳遞呼聲最廣泛、最便捷、最直接的渠道。因此,暢通網絡輿情渠道,是貼近并服務好這一群體的必由之路。“職工生活發生變化,工會的工作手段必須要跟上?!?/p>

為此,沈陽市總工會自微博開通之日,就致力于打造官方微博的網絡體系。通過采訪了解,沈陽市總工會官方微博管理辦公室始終堅持“點、線、面”推進建設的方針,將培訓作為微博運行的重點。
“點”:重點培訓微博監測小組人員和工會干部,定期召開工作會議,加強培訓工作。將這些“工會人”打造成官方微博的鐵桿粉絲和意見領袖。現在,各級工會的年輕人很多都成為了“微博控”,能夠隨時緊跟官博動態。
“線”:重點動員各級工會、各企業開通微博,與市總官方微博進行直線聯系,上下聯動。全市16個區縣工會組織中,已有13家成立了本級官方微博。
“面”:運用網絡(微博)平臺開展線上“微活動”,選拔出積極參與活動來自社會各界的微博網友作為市總微博的優秀粉絲,組織大家進行公益性活動,既有效宣傳了工會工作,為社會傳播正能量,又將這些微博網友打造成市總的“三大員”粉絲,——即微博信息傳達員、微博動態監測員、微博輿論引導員,通過打造微博鐵桿粉絲,關注動態信息,由他們進行裂變式傳播,擴大工會影響力,樹立良好工會形象,引導正確的輿論導向。
“我們曾以座談形式召開市總官方微博工作推進會議,通過現場答疑、PPT演示等方式,向大家詳細闡述工會組織成立官方微博的作用和意義。2013年12月中旬,為進一步增強各級工會干部對官方微博的關注和了解,我們組織召開了工會干部微博培訓班,邀請新浪網專業人員為大家授課并現場答疑,為進一步利用微博平臺宣傳工會工作、服務職工群眾打基礎?!鄙蜿柺锌偣侣勚行闹魅瓮跣佬勒劶埃M管工會不是職能部門,對很多實際問題的解決力度有限,但在維護職工權益等基本職能上還是責無旁貸。作為“職工娘家人”,起碼首先能給有問題的職工一個心理安慰。
有媒體專家言,隨著新媒體的出現,傳統媒體解壓閥的功能逐漸被其所取代。在某種程度上,互聯網“社會解壓閥”的作用,可以緩解我國在社會轉型過程中面臨的結構性壓力。
就未來而言,新媒體將會更加深刻地嵌入人們的生活、學習、工作中,對人們思維方式、行為模式、行為習慣產生越來越深入的影響。但同被影響者的互動,要求比如官方的微博在其專業領域要確實有引導力。這種引導力,正體現在“沈陽工人哥們”提供的工會宣傳展示、溝通交流、維權服務、輿情導向的平臺上。
責編/王深
ws@lnddg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