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子
公考達人的折騰與回歸
The Tossing and Falling of the Public Servant Test Expert
□麥子
不要以為養老金并軌只影響身在其中的工作人員,還有一個數百萬人的龐大群體正站在抉擇的十字路口:公務員考試,還要不要參加了?機關仿佛是座圍城,有的人進去了想出來,有的人進不去很羨慕。并軌的影響力,未來會逐漸顯現。
去年兩會前,林薇還曾就公務員是否該交養老金的話題,跟同學在網上激辯。她覺得作為國家管理人員,享受這么一點“特權”并不過分。可是今年,她對這個話題已經失去了興趣。“反正我折騰不起了,它愛咋改就咋改吧。”
聽說她棄考的消息,不少同學都覺得惋惜:公考達人又少了一個。
林薇第一次參加公務員考試,是在4年前的讀研期間。那時公考正熱,學校里鋪天蓋地都是培訓班的廣告,甚至貼進了教學樓的廁所。
不過起初林薇并不大上心。她覺得既然學的是新聞專業,最好還是進媒體,學以致用。直到有天晚上跟室友臥談,其中一人勸她:“女生做媒體多累啊,你干嗎不試試考公務員?”室友覺得她合適。
室友的判斷不是沒來由的。林薇在政府大院里長大,從小就長于人情世故。讀大學后,一直在學生會工作,頗得老師和同學們的認可。同學的一番勸說,讓林薇猶豫起來。
思量再三,她決定找個先行者問問。有位本科的好友畢業后回家做公務員,林薇特意電話請教。“考吧、考吧,進機關多好呀!”同學告訴她,機關里工作清閑,請假隨意早退也無人管,偶爾犯點小錯領導也是微笑放過。工資雖然不多,但性價比高。林薇父母也勸她,公務員工作體面、又有保障,是個好選擇。
聽人勸,吃飽飯。2010年研二下學期,林薇決定以本科畢業生身份報名,參加河北省公務員考試小試一把。選擇崗位、報名、繳費,轉眼間考試的日子來臨了。因為平時學業繁忙林薇幾乎沒做準備,算是裸考上陣。可成績出來,卻讓她著實有些驚喜:第10名,差一點進面試。
盡管首戰未捷,但畢竟不是畢業求職之時,林薇并未沮喪。同學和家人也紛紛夸她:“你挺有這方面天賦的,一定要考下去!”林薇找到了就業的新方向。
一年后,研究生畢業前,林薇報考了國家公務員考試。
她選的是海關崗位。跟同學交流時,大家戲稱她這是準備“自殺”。原來,海關很熱門,加上很多崗位不限制報考專業,錄取率常常是千分之一。“管不了那么多,就它了。”林薇覺得國考競爭那么殘酷,與其小心翼翼不如放手一搏。
既報之,則安之。報名后她也沒閑著,到石家莊找了一家媒體實習。“(國考)幾率那么小,總不能一棵樹上吊死吧!”實習單位并不把她當實習生看,出差、采訪、寫稿,林薇馬不停蹄地忙活著。平時沒有時間復習,她又是裸考上陣。
2012年元旦后的一個周末,正在加班寫稿的林薇突然收到同學短信:“你進面試了,趕快去查!”班里六七個同學參加國考,最終進面試的只有她一人。知道消息的那一刻,林薇樂得差點跳起來,“真是太激動了,像撞大運一樣!”
她毫不猶豫結束了實習工作,家里支援一萬元,報名參加了一個面試短訓班。“我平常沒問題,一到嚴肅的場合就容易緊張,得找專業老師培訓一下。”
情景設置,自由發揮,老師評點。在短訓班里林薇才第一次知道,一個簡單的問題背后有如此多的設計。“比如考題是由你組織單位的扶貧救困活動,你會怎么做?我回答的是通過各種方式發動大家捐款。老師評點說,既然是組織就必須有計劃、實施、總結的過程,而且實施時還要分步驟、分環節進行……”聽了老師的講解,她直咋舌。
短訓結束后,林薇足不出戶,天天在網上使用YY語音(網絡語音通訊軟件)與考友一起練習答題。練習開始前,她在簽名狀態里寫上“up”,給自己加油鼓勁。也有考友寫著“上岸”,“代表著他想要達到的彼岸。”
面試前的晚上,林薇第一次因為緊張而失眠。結果進了考場,果真發揮失利。“桌子前坐得滿滿當當都是考官,我一張嘴就忘詞了。”她甚至在表示感謝時,把考官錯說成了考生。“本來想著能超常發揮,結果連正常發揮都沒有,哎!”

林薇沒有成功登上第一次國考的彼岸。
面試結束已是3月初,不少媒體的求職機會都錯過了。之后半年,林薇還陸續參加過兩次省里的公考,但成績并不理想。為了能與公考近距離接觸,9月份她進入一家公考培訓機構,當上了培訓老師。“考試都沒過的人去當培訓老師,是不是有點諷刺?”
做題,出模擬試卷,給培訓班的學生上課。幾個月下來,林薇對公務員考試出題的思路有了新的認知。“其實里面也是有套路的,搞明白了就能見招拆招。”她覺得信心倍增。
2013年初,林薇再次報名參加國考。因為準備充足,她以筆試第一名的成績進入面試,并且是所有入圍人中唯一的碩士學歷。林薇覺得勝券在握了,“這次一定能上岸!”
面試當天,林薇從容進了考場,侃侃而談、對答如流。出來后,她給母親發短信說“妥了”。然而現實總是很殘酷,數月后成績揭曉她又落敗了:“上岸”的居然是筆試最后一名,面試一出來就嚷著必敗的人。
“難道真的有暗箱操作?”林薇有點絕望了。母親也改了想法,勸她說不考了,“第一名還考不上那什么時候能考上?”看著培訓班自己指導的學員一個個前來報喜,林薇心中滋味百般。有天實在忍不住,她躲在家大哭了一場,然后辭去了培訓工作。
林薇打算到云南旅游一番,散散心。就在出發前,她接到了河北省一家報社的電話,通知她前去參加考試。結果,她順利入選,還是當上了記者。數月后,堂妹則在她的指導下一舉考上了公務員。
林薇感慨說:“這可能就是命吧。”
不過,有時命運的車輪也要給時代讓步。
2013年開始,中央各種整治之下,公務員的日子并不好過,林薇不時收到同學親友們的抱怨。“今天這個檢查,明天那個抽查,我都忙了快兩個月了!”“以前家里有事隨時走人,現在被抓到就通報批評,管得也太嚴了!”
工作強度加大的同時,機關里的隱性福利也在降低。聊天時,有同學細數了今年被砍掉的福利:每月300多元的加班補助,沒了;每月一發的蔬菜和雞蛋,沒了;每年一次的醫療休養,沒了;年節時的購物卡,沒了;年終表彰大會上的抽獎環節,也沒了。“這以后的日子還怎么過呀?”
最近,身在機關里的同學聊得最多的是養老金并軌的話題,“真要并了,退休待遇不就縮水了嗎?”“工資低、沒獎金就算了,要并軌了不就跟企業一樣了?我不是白考了嗎?”林薇注意到,各地新聞報道都提到公務員考試熱正在降溫。“也許這次改革,真能是壓倒公考熱的最后一根稻草呢。”
林薇現在才覺得,靠專業知識混飯吃心里才最踏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