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忠 張惠瑤(整理)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知識產權研究中心
知識產權發展助力創新型國家的建設2014年知識產權南湖論壇綜述
李建忠 張惠瑤(整理)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知識產權研究中心
由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知識產權研究中心舉辦的2014年知識產權南湖論壇“知識產權與創新型國家建設國際研討會”于4月19至20日在武漢召開。在本次會議上,來自國內外的四百多名專家學者圍繞“中國著作權法修訂與制度完善”、“商標制度與品牌創新”、“專利制度與新興戰略性產業發展”、“知識產權、競爭政策與互聯網行業創新體系建設”、“建立知識產權法院問題”五個議題進行了廣泛而深入的討論。
針對《著作權法》在新技術條件、新環境下的發展與完善,與會代表主要討論了版權客體、主體、內容及保護等問題。
版權客體制度是整個版權制度基礎,在本次研討會上,針對版權客體的討論,既包括諸如工業設計圖和民間文學藝術等傳統客體,也有像電視節目模塊、書信作品、簡短文字作品等新鮮對象。王遷、嚴永和等專家學者介紹了新形勢下各版權客體內涵,并對當前國內外的保護現狀進行比較分析,進而對未來的保護模式提出了建設性意見。
本次會議對版權主體的討論聚焦于“制片者”,羅施福主任認為應該對“制片者”作出明確的界定,并建議賦予“制片者”以鄰接權,以更好的實現利益平衡。
追續權是《著作權法》第三次修訂中的熱點問題,袁杏桃副教授圍繞我國追續權制度的構建,分析了追續權產生的必要性、權利構成、侵權構成以及法律保護等問題。同時,與會專家還關注了網絡環境下版權權利管理信息的法律保護問題,討論了我國著作權法中有關權利管理信息的界定、侵權構成和責任構成。
在新《商標法》即將實施、《反不正當競爭法》修訂的背景下,與會專家們討論了定牌加工、3D打印商標侵權、品牌戰略以及商標保護的問題。
3D打印商標侵權是一個既前沿又理論的問題,劉強教授結合商標法的基礎理論,分析了3D打印商標侵權問題,提出了保護商標權的標志權、規范商標權個人使用標準等建議。
黃武雙教授關注于商標侵權損害賠償計算方法,對美國司法實踐中所采取的包括補償性賠償、侵權獲利返還等計算方法做了詳細的介紹,具有很大的實際意義。王蓮峰教授則解讀了新《商標法》和正在修訂的《反不正當競爭法》在解決商業標識沖突和保護上的進步。
與會代表圍繞新興產業發展、專利技術標準、知識產權信息服務平臺等問題開展了深入的討論。
張平教授對二維碼這一新興技術和商業模式進行了剖析,全面分析了二維碼專利的技術標準及其商業價值。喬永忠教授從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重要企業授權專利布局比較研究出發,探討了衡量技術創新成果指標、專利壽命、專利權利要求數的問題。
臺灣王美心教授和英特爾公司林彤女士從實務的角度介紹了標準必要專利和FRAND原則的新進發展及其啟示。
當前我國互聯網產業發展迅速,競爭也日趨激烈,由此也帶來一系列問題。與會代表對手游、互聯網創新與專利審查以及互聯網競爭政策等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討。
與會代表認為中國移動游戲產業市場發展空間極大,但也存在大量的法律風險。目前手機游戲侵權訴訟當中包括訴訟周期長、證據固定難等常見問題,吳一興律師建議權利人在選擇訴訟時盡可能爭取訴前禁令,并希望能出臺新的賠償計算方法。
康添雄副教授、張漢國處長等認為我國專利制度的發展和改革應更加注重產業因素,積極改變周期管理模式和優先審查模式,探索適應產業發展的內設審查機構,實現專利審查政策與產業發展的協同。
寧立志教授、徐士英教授等指出目前的互聯網競爭已經升級到了跨行業競爭和平臺競爭的階段,建議在《反不正當競爭法》中引入同業監督、禁令制度,增加法定賠償額,加強《反不正當競爭法》與行業慣例的銜接。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建立知識產權法院”的構想,與會代表們圍繞如何建立知識產權法院等問題進行了有益的探討。
來自臺灣的蔡惠如法官為我們分享了臺灣地區知識產權法院的現狀與未來發展趨勢,而商業軟件聯盟的王剛以及安雪梅教授等專家學者從比較法的視角,詳細地介紹了包括美、德、英、泰、韓等國家和地區知識產權法院的設立情況,為我國知識產權法院的設立提供了寶貴參考資料。陳錦川庭長、尹為庭長等專家學者以我國知識產權三審合一制為視角,總結經驗得失,并提出相應的改進意見。
詹映副教授、陳愛云律師等專家學者則從中國的具體國情出發,在對我國建立知識產權法院的具體模式進行了深入的討論,并提出了指導性建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