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文章通過水土保持野外調查單元的切身體會,提出了野外調查工作的工具與方法、工作步驟(包括準備工作、野外調查工作、室內整理工作)以及整個調查工作應注意的事項,以期對以后的水土保持調查工作提供借鑒。
關鍵詞 野外調查;工作;借鑒
中圖分類號:S15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7597(2014)04-0114-01
水土保持野外單元調查是水利普查的一部分,同時野外單元調查又是一項十分艱苦的工作,調查單元可能在平原,也可能在山區,一個單元有大有小,有的單元甚至可能是人為不能到達或到達困難的地方,這對于GPS定位、拍照,地塊邊界的劃分都是不小的挑戰,文章對水土保持野外調查單元的一些經驗與做法做了分析,希望能對以后的野外調查工作提供幫助。
1 工具與方法
1.1 工具
手持GPS 2部及數據線(小巧、存儲點的操作簡單)用于定位和導航、數碼相機2臺(小巧、分辨率低于300萬)用于拍攝景觀照片、能爬山汽車1輛、對講機2部(對于較大的地塊兒,可記錄和定位分開),5號電池若干(和GPS、對講機相匹配)、鉛筆、小刀、橡皮、尺子、簽字筆(黑色和紅色)、Google截取地圖、野外調查表格、地形圖,墊板(A4大小)用于輔助野外繪圖和記錄,筆記本1本,培訓教材及其他參考資料(以備不確定地塊兒劃分時查閱),礦泉水、適合野外活動的衣物、創可貼、防暑藥野外等。
1.2 方法
根據所調查單元的位置,按照距離由近及遠、地形由易到難(即先去平原地區、車容易到達的單元調查,后去需要爬山或地形復雜的單元調查)的方法,先從最近的單元開始,第一次調查,可多去幾個人共同研究一下,該如何定位,如何定點、照相,怎樣劃分地塊,繪圖,回來后總結經驗,整理照片,如果感覺不夠理想,可還到最近地塊重新測點繪圖,待感覺所有程序已經熟悉,便可到較遠地塊調查。
2 工作步驟
2.1 準備工作
首先,熟悉培訓材料,熟練掌握地塊兒劃分原則,掌握各種地塊兒內容的劃分;其次,確定調查單元路線,決定調查某個單元的前一天先從Google地圖上看一下該單元的地形,大概能劃分幾種地塊兒,準備好所要調查單元的地形圖,表格以及從Google地圖上截取的單元地圖,確定行車路線,一天能調查成完的單元爭取一天內調查完成,如果在一天內調查不能完成的單元,確定分幾部分,哪一天調查哪一部分,從哪一邊開始,都要有個計劃,做到有先有后,忙而不亂;再次,檢查所帶工具是否齊全,相機是否調到300萬像素以下,拍攝日期是否相符,電池是否有電,汽車是否需要加油,距離遠的地塊兒還需準備食物、飲用水等用品。
2.2 野外單元調查
1)定位。定位即標示性照片的拍攝,根據Google地圖的截圖、培訓所發的單元地形圖和野外調查表格,快到達調查單元時打開GPS,以便順利進入調查單元,而不會錯過坐標點。到達調查單元邊界內以后,用GPS定位,拿出數碼相機,將GPS放到所下發的野外調查單元表格上(GPS上所顯示的坐標要在所下發的野外調查單元范圍以內),對準GPS上所顯示的坐標,開始拍照(注意多拍幾張,以選擇效果最好的,即能看清地理坐標的),以證明確實到達了所要調查的單元。
2)景觀照片的拍攝。地理坐標照片拍好后,開始拍整個單元的全貌圖(遠景照片),既能顯示水保措施,又能顯示植物措施的圖片。
3)地塊典型照片的拍攝。結合Google地圖的截圖,根據實際地塊兒情況,對每一個地塊兒進行編號(即1,2,3……n),在每一個編號的地塊兒,確定地塊兒拐點坐標和地塊兒邊界,對地塊兒內典型水保措施進行近距離拍攝照片,并標注拍攝方向和照片編號。
4)繪制地塊兒草圖。每確定一個地塊兒拐點坐標,都要在所下發的野外調查單元表上標注,用鉛筆將每一個拐點坐標連在一起構成邊界,繪制水土保持野外調查單元草圖。
5)填寫地塊兒信息。完成每一個地塊兒后,用簽字筆填寫水蝕野外調查表,即每一地塊兒的詳細信息。
6)核查。待一個單元所有地塊兒信息完成后,再認真核查一遍,看是否有遺漏的地方,核實無誤后,收工。
2.3 室內整理工作
1)清繪水土保持野外調查單元圖。每一個野外調查結束后,回到單位,用紅色簽字筆標注拐點坐標,描繪野外調查單元的地塊邊界圖,給每一個地塊兒按草圖的編號編上序號,注明照片編號和方向,繪制完整的野外調查單元圖。
2)整理照片。將當天所拍攝的照片擇優錄取,并將標識性照片、遠景照片、典型照片按編號拷到同一個野外調查單元文件夾下,用野外調查單元的名字命名文件夾以便于查找。
3)填寫水蝕野外調查表信息。按照野外調查填寫的草表,用黑色簽字筆填寫紙質水蝕野外調查表,紙質版水蝕表完成后,在電腦上按培訓要求填寫電子版水蝕表信息,存到指定的文件夾下。
4)核查。整個單元所有工作完成后,檢查是否還有漏缺,核實無誤后,整個野外調查單元工作結束,然后開始準備下一個單元的工作。
3 注意事項
3.1 野外工作及時整理
每個野外調查單元的工作從野外調查、繪圖、拍照、填表到室內的整理總結爭取在當天完成,一天內不能調查完的單元,當天的調查工作爭取當天整理好,以免出現問題不能及時修補。
3.2 調查成果及時上報
每一個野外調查單元工作完成后,尤其是第一個野外調查單元工作結束后,及時與上級水土保持普查部門聯系,看調查成果是否合格,如果不合格,有什么問題,需要怎么解決,以防以后的調查單元中再出現類似問題。
3.3 出現問題及時請教
時刻關注水土保持普查QQ群,隨時了解其他兄弟縣市在調查中遇到的問題與情況,自己是否也遇到過同樣的問題,將自己遇到的問題隨時上傳,與普查群隨時交流,以獲得更多的信息,從而保證調查的成功。
參考文獻
[1]杜文嫣.內蒙古自治區黃土高原水土保持世界銀行貸款項目監測評價體系綜述[A].全國第一屆水土保持監測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1.
[2]黃猛.河池地區水土保持發展戰略及對策[A].廣西生態建設與經濟協調發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1.
[3]袁曉武.水土保持小流域綜合治理在新農村建設中的地位與作用[A].小流域綜合治理與新農村建設論文集[C].2008.
[4]王永久.山丘區水土保持綜合治理模式及工程技術探討[A].中國水土保持探索與實踐——小流域可持續發展研討會論文集[C].2005.
作者簡介
宇文會娟(1979-),女,漢族,工程師,生態學碩士研究生,主要從事水土保持方面的研究。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