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8日,在上海科學會堂內,一面長約14.8米、高為4.8米、面積約為71平方米的“院士風采”多媒體展示墻正式與公眾見面,讓觀眾近距離感受230位上海兩院院士持之以恒的毅力和執著探索的敬業精神。中共上海市委常委、市委組織部部長應勇,中國科學院院士、上海市科協主席陳凱先啟動并點播視屏。上海市委組織部副部長于明黎,市委統戰部副部長吳捷,市科技黨委書記吳信寶,以及中國科學院院士沈文慶、李大潛、褚君浩,中國工程院院士湯釗猷、孫晉良、金東寒、丁文江等出席活動。上海市科協黨組書記楊建榮主持啟動儀式。
應勇在講話中充分肯定了各位院士為促進上海經濟發展、社會繁榮、民生幸福所作的貢獻。他說,人才是第一生產力,院士是人才的杰出代表。為院士創造良好的生活、工作環境是人才工作的重中之重??茀f是黨和政府聯系科學技術工作者的橋梁和紐帶,要切實承擔好聯系、服務和宣傳院士的重要職責。上海市各級黨委和組織部門要進一步強化為院士服務意識,開闊思路、創新機制,做到在聯系專家時有制度保障,在關心專家時有政策保障,在發揮專家作用時有條件保障,努力以專家示范效應,促進人才工作全面發展。
由中共上海市委組織部和上海市科協聯合共建的“院士風采”多媒體展示墻,旨在大力宣傳院士們熱愛祖國、追求理想、執著科研的崇高精神,弘揚院士們百折不饒、求真務實、銳意創新的優良作風,營造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新的良好社會氛圍。同時,也是落實《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使廣大市民走近院士、了解院士,營造崇尚科學、尊重人才良好氛圍的又一新舉措。
據悉,院士風采墻位于上??茖W會堂內,由12塊拼接大屏幕、9塊標準屏幕和109塊燈箱組成。它集傳統實物展示與多媒體互動查詢為一體,先期選取了230位院士在成長過程中的風采成就,在勇攀高峰時的精神風貌,在攻堅克難中的愛國情懷,凸顯了以院士為代表的優秀科技工作者在上海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的作用。院士們的專業背景涵蓋科學領域的方方面面,在中國科學院的數學、物理、化學、地學等6個學部和中國工程院的機械、信息、化工等9個學部中達到了全覆蓋。該項目通過圖文影像資料,選取了曾任上海市科協主席的數位院士的書信、手稿、著作,以及學術成長過程中極為珍貴的研究資料等作為實物展示。
與此同時,院士風采墻還設置了控制臺,可以點播反映院士成長經歷、主要成就和日常生活的視頻。接下來,院士風采墻的內容還將陸續增加、更新,并采用微信平臺、手機登陸、二維碼掃描等形式,進一步提升項目的開放性、互動性和實效性,彰顯科技特色。
上海市科協副主席王智勇、陸檁、李虹鳴、蔡永蓮,巡視員錢之廣等參加活動。(上海市科協)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