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春美
(南京郵電大學,江蘇 南京 230003)
運動訓練學
對世界女子網球雙打不同站位方式技戰術運用的分析
季春美
(南京郵電大學,江蘇 南京 230003)
以2009-2012年澳大利亞網球公開賽、美國網球公開賽和澳大利亞網球公開賽6場決賽中的世界女子雙打排名前5名選手的站位方式為研究對象,采用錄像分析、數據統計等研究方法。研究表明:發球局1發和接發球局接2發時,幾種站位的使用頻率最高的是雙上網方式的站位方式。發球方在關鍵分平分時會較少地使用澳式站位戰術,但一定會用高質量的一發作為執行前提,從而為網前人第3拍截擊創造條件。保發球局和破發球局中4種主要站位依舊是以雙上網站位方式為主。
女子網球;網球雙打;站位方式;技戰術
近10 a來,我國女子競技網球水平不斷提高。作為國家體育總局重點發展項目,已獲得奧運會、大滿貫賽事的冠軍,女子網球雙打達到一個歷史新高點。這取決于技戰術的正確運用,先進的站位方式對于比賽的結果有著決定性的作用,所以,對世界女子網球雙打的技戰術的研究,對于我國女子網球雙打項目的發展有著積極的作用。目前,世界優秀女子網球選手都是自聘教練,單獨進行訓練;參加雙打比賽的多數選手沒有固定配對和組合,比賽組合配對的隨機性較大。而我國選手可以利用“舉國體制”的優勢在全國范圍內進行女子雙打優選組合,在長期統一的訓練和比賽中配對磨合,積累經驗,充分發揮能力和優勢。相對于國內選手的站位和戰術變化比較單一,而近2 a國外選手在站位戰術上的變化較多,尤其是I式站位的技戰術方面比較突出,因此,把女雙項目作為我國網球運動發展的重要項目和研究選題。
1.1 研究對象 以2009-2012年澳大利亞網球公開賽、美國網球公開賽和澳大利亞網球公開賽6場決賽中的世界女子雙打排名前5名選手的站位方式等技戰術的運用為研究對象。
1.2 研究方法
1.2.1 錄像分析法 通過對2009-2012年四大滿貫(澳大利亞網球公開賽、溫布爾登網球公開賽、法國網球公開賽、美國網球公開賽的簡稱)賽事中美國網球公開賽和澳大利亞網球公開賽硬地比賽中女子雙打決賽的錄像進行觀察、分析和比較。
1.2.2 文獻資料法 通過中國知網優秀碩、博士論文全文數據庫、中國知網全文期刊數據庫、以 “網球雙打”、“站位”、“技戰術”為關鍵詞進行查詢,以及通過網球協會官方網站進行相關資料搜索。
1.2.3 專家訪談法 為了保證研究的可行性和可靠性,通過走訪網球國家高級、中級教練等6名,國際級和國家級運動員6名等以及有關方面的專家(表1)。

表2 接1發和2發3種站位使用情況分析

表1 專家調查
1.2.4 數理統計法 通過反復觀察比賽的錄像,將挖掘系統采集的數據導入Excel進行數據整理,將整理的數據進行卡方檢驗。通過觀看比賽中球員在發球輪3種站位的使用、發球輪4種站位方式的使用、保發球局及破發球局中3種站位使用的數據進行統計,運用spss17.0對數據進行標準差和方差分析。
2.1 優秀女子雙打網球選手接發球輪3種站位的使用率分析
2.1.1 接1發和接2發3種站位使用情況分析 由表2可見,接發球輪中接1發時采用一網一底站位的使用次數是102次,采用雙上網站位的次數是99次,雙底線站位的使用次數是55次,使用頻率最高的是一網一底式的站位方式。蔣宏偉和李輝認為,采用一網一底站位時,發球方和接發球方的底線選手在完成擊球后,發球選手的搭檔在網前前后左右移動并且關注對方網前選手的移動和位置變化,不僅對對手的判斷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且容易把握時機將回擊球壓制在對方底線選手的弱勢技術上;網前選手在干擾對方底線選手的視線的同時也打亂對方回擊球的節奏和方向,易于尋找機會搶截網前球,從而制勝。
接2發時依然還是采用雙上網站位的比率為41.08%,在3種站位里的使用率最高,這是由于接2發時的威力遠小于1發,接發球選手更容易主動進攻,對發球選手的搭檔造成很大的壓力,另外,通過錄像觀察發現,當接2發的選手判斷出威力較小的第2發球線路時,更容易變化站位和戰術運用。
2.1.2 接1發關鍵分平分時采用3種站位方式的使用次數 在進行統計的過程中,所謂關鍵分是指所有出現局點、盤點、賽點時的比分,在這里將所有關鍵分匯總在一起進行比較分析,并未將關鍵分進行分類對比。
當比分為30/30時,發1發采用一網一底站位的次數是98次,采用雙上網站位的次數是76次,采用雙底線站位的次數是89次。當比分是Deuce時,采用一網一底站位的次數是109次,采用雙上網站位的次數是99次,采用澳式站位的次數是52次(表3)。一網一底站位仍舊是采用最多的站位方式。

表3 接1發關鍵分平分時2種站位使用次數(次)
通過對發1發關鍵分平分時,對5種站位的使用率統計可以看出,一網一底和雙上網站位在關鍵分平分時使用率較高,一網一底站位仍然是使用最多的站位方式。
2.1.3 接2發關鍵分平分時采用3種站位方式的使用次數 通過對接2發關鍵分平分時采用3種站位的使用次數進行統計可見,當比分為30/30時,采用雙上網站位的使用次數是73次,采用一底一網的使用次數是64 次,采用雙底線站位的使用次數為66次;當比分為Deuce時,采用雙上網站位的次數是82次,采用雙底線站位的次數是52次,采用一底一網站位的次數是74次。綜上,采用一網一底、雙上網站位、雙底線站位的使用次數相差并不多。

表4 發2發關鍵分平分時采用5種站位方式的使用次數統計(次)
表4可見,當比分為30/30時,接2發關鍵分平分時采用雙上網站位73次,采用雙底線站位64次,一底一網站位使用了66次。當比分出現Deuce時,使用雙上網站位的次數是82次,雙底線站位的次數是52次,采用一底一網站位的次數是74次。
2.2 發球輪4種站位方式的得分率分析
2.2.1 發1發和發2發4種站位方式的使用情況分析 由5表可見,發1發采用雙上網站位的次數是112次,采用一底一網站位的次數是93次,使用澳式站位的次數是43次,采用I式站位的次數是7次;發2發時采用雙上網站位的使用次數是83次,采用一底一網站位的次數是98次,采用澳式站位的使用次數是44次;發1發和發2發采用一網一底站位、雙上網站位、澳式站位的次數無明顯差異。就使用率來看,發1發采用雙上網站位的使用率最高,占43.92%,其次是一底一網線站位36.47%和澳式站位16.86%。發2發采用雙上網站位的使用率為42.06%,其次是一網一底站位和澳式站位。

表5 發1發和發2發4種站位的使用情況分析

表6 發1發關鍵分平分時采用4種站位方式的使用次數
在發球輪,雙上網站位和一網一底站位的使用率最高,底線依然是雙打中最重要的技術之一。雙打的主要特點就是“進攻為主,快速靈活,積極搶網”。劉如剛認為,網球雙打比賽的激烈競爭被集中在網前,但底線技術的穩定發揮是全力爭取上網進攻的基礎和保障,雙打中的底線抽擊技術主要運用于接發球、底線相持和底線破網,要變被動為主動,并能得分,因此雙打中的底線技術要求與難度大于單打。雙打中的底線擊球技術的要求:力爭每個球都能回擊過網,讓對方網前出錯誤,然后再伺機進攻,在雙打比賽中以“力爭上網,主動進攻”的發展趨勢下采用底線擊球是防守性打法,但只要能打出的破網球能給對方網前得分造成困難,同樣能變被動為主動。
2.2.2 發1發關鍵分平分時采用4種站位方式的使用次數 通過對發一發關鍵分平分時采用的4種站位方式的使用次數進行統計可見,一網一底站位、澳式站位、雙上網站位依然是最長使用的3種站位方式。在高水平的雙打比賽中“雙上網”的打法最為常見,2人都希望控制網前。從錄像中可見,采用澳式站位的次數相對與雙上網站位方式和一底一網較少。結合比賽實況錄像來看,發球方在關鍵分平分時發球方會有選擇地使用澳式站位戰術。當發球方由落后變為平分時,往往會使用澳式站位戰術,主要是為了改變比賽節奏,不給對手適應的機會,繼續給接發球方施壓(表6)。
2.2.3 發2發關鍵分平分時采用3種站位方式的使用次數 從發2發3種站位的使用次數來看,關鍵分平分時3種站位的使用次數絕大部分指標相近,但使用澳式站位戰術的次數較少。結合比賽實況錄像來看,發球方在關鍵分平分時發球方會有選擇地使用澳式站位戰術,結合比賽實況錄像看出,在關鍵分平分時,由于即將出現局點、破發點或賽點,所以發球方在使用澳式站位戰術吋,更為謹慎(表7)。

表7 發2發關鍵分平分時采用5種站位方式的使用次數
2.3 優秀網球女子雙打選手在保發球局及破發球局中3種站位使用情況分析 進行統計過程中只對發球和接發球時采用的站位進行統計,未對發球和接發球后的第2拍球以及后續的來回球的站位進行統計,在來回球對打期間,對運動員采用何種站位方式很難進行界定,因此,采取專家的建議(祁兵、周晨、易景茜),只對發球和接發球這2拍球進行統計。值得一提的是一底一網站位戰術及雙上網站位戰術的殺傷力在于發球線路與網前人跑動線路的結合,往往給接發球選手在處理球時帶來較大的難度。
在116局保發球局采用4種站位的總次數中,使用一網一底線站位的次數是182次,雙上網站位的次數是161次,澳式線站位的使用次數是121次。再以描述性的方式排列,選手保發球局4種站位方式采用的頻率依次是一網一底式>雙底線式>澳式。
在71局破發球局中,采用一網一底式站位的次數是162次,雙底線站位的次數是109次,底線得分92次,采用雙上網站位的次數是92次。再以描述性的方式排列,選手在破發球局中采用一網一底站位 >雙底線站位 >澳式站位(表8)。

表8 優秀女子網球選手在保發球局及破發球局中4種站位的使用情況 (n=71)
3.1 結論
1)發球輪發1發和接發輪接2發時,幾種站位的使用頻率最高的是雙上網方式的站位方式。
2)發球方在關鍵分平分時會較少使用澳式站位戰術,但一定會用高質量的1發作為執行前提,從而為網前人第3拍截擊創造條件。
3)保發球局及破發球局中4種站位依舊是以雙上網站位方式為主,更快占據網前的位置后,相對能夠快速得分,一網一底站位方式也是比賽使用率較高的,說明這種站位方式還是有一定的優勢。
3.2 建議
1)雙打比賽中的制勝,站位方式的選擇運用無疑是最重要的,尤其是在發1發接2發時的雙上網站位,發2發和接1發時的一底一網和雙底線的站位。通過移動變化站位最終還是需要來到網前去得分,無疑說明雙上網站位是最佳的站位方式。發球局中澳式和I式站位只能夠起到戰術需要的變化站位采用。
2)發球方在使用澳式站位和I式站位戰術之前,應明確發球線路及網前選手跑動線路。發球線路與網前進攻線路選擇多樣,成功率整體較高。其中網前人第3拍的進攻線路主要以攻對方的中路為主,成功率最高。
3)發球方使用澳式和I式站位戰術時,發球方應盡量提高第1發球的成功率,要變化發球落點和節奏,增加接發球方在接發球線路上判斷的難度,使得不太強有力的發球同樣產生較好的效果,而發球落點選擇在對手的弱側。如果對手的正反手接發球都較好,發反手稍微有利。
[1] 孫衛星,吳從斌.對國家網球隊“內在實力”評估的初探[J].體育函授通訊,2009,(2):100-102.
[2] 王艷,劉娟妮等.2006年澳網女子雙打決賽技戰術分析[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06(6).81-84.
[3] 陳正,唐小林,周榮.對提高我國網球女子雙打競技水平及實現奧運突破的思考[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04,30 (2):51-54.
[4] 吳云在.從世界網球運動員的特點看我國競技網球運動的發展對策[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05(9):97-99.
[5] 王銀飛.彭帥/晏紫十六屆亞運會網球雙打技戰術分析[D].太原:山西大學,2012.
[6] 米格爾克雷斯波.國際網球聯合會高級教練員手冊[C].中國網球協會,2003,2.
[7] 劉青,楊志康.提高優秀網球女子雙打運動員競技水平的研究[J].中國休育科技,2005,11(2):55-56.
[8] 李慧.2012年澳大利亞網球公開賽男子單打冠軍的得失分規律研究[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 2013.
[9] 楊雷.中外優秀網球女子雙打選手中前場技戰術特征研究[D].上海:上海體育學院,2013.
[10]程勇民.中國羽毛球男子雙打項目技術診斷[J].中國體育科技,1999,35(6):41-43.
Analysis on Utilization of Different Position Technique and Tactics in World Tennis Women’s Doubles
JI Chun-mei
(Nan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Nanjing 230003, Jiangsu China)
Taking position methods of top 5 women’s doubles in 6 fi nals of 2009-2012 Australia open and US open as research objects, adopting methods of video analysis and data statistics, the analysis shows fi rst service in serving round and second service in receiving round, double taking the net position is the most frequent position to be used. When deuce occurs in crucial points, server seldom uses Australian position tactics, but def i nitely uses high quality fi rst service as precondition, so as to create opportunity for third shot interception for partner close to net. In service hold and service break, double taking the net position is still the main position among 4 popular positions.
women tennis; tennis doubles; position; technique and tactics
G845
A
1004-7662(2014 )05-0049-04
2014-04-27
季春美,助教,碩士,研究方向:網球教學與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