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華南多降雨,水稻生長受影響
東北、內蒙古:大部氣溫接近常年同期,農區未出現霜凍,日照充足,對一季稻、春玉米和大豆等秋收作物充分灌漿和籽粒脫水有利。
西北、華北、黃淮:西北地區東部、黃淮西部和南部、華北西部降水量有25-100毫米,增加了土壤水分,為秋播提供了良好的底墑,甘肅東南部旱情得到明顯緩解;但日照偏少,多雨寡照對玉米、大豆充分灌漿和棉花裂鈴吐絮不利。
江淮、江漢:陰雨日數有3-6天,日照偏少3-8成,不利于玉米、一季稻、棉花等作物后期產量形成和品質提高以及已成熟作物收曬,部分地區棉花爛鈴爛桃增加、裂鈴困難、采摘受阻。
江南、華南:大部氣溫偏高2-4℃,日照接近常年或偏多3-8成,利于一季稻灌漿乳熟、棉花裂鈴吐絮、晚稻分蘗拔節和孕穗抽穗以及蔬菜光合生長。
西南:大部地區氣溫偏高2-4℃,日照偏多10-40小時,降水偏少5成至1倍,充足的光熱條件對一季稻、玉米乳熟成熟和收曬十分有利。但四川盆地局地出現大到暴雨天氣,不利于一季稻和玉米成熟收曬。
北方各地要加強作物后期田間管理,促進秋收作物產量和品質提高。黑龍江北部農區適當采取促早熟措施,確保作物在霜凍來臨前安全成熟;陜西南部、黃淮西部注意及時降漬排澇,改善農田通風透光條件,促進作物充分灌漿。秋播區注意利用良好的降水條件,做好蓄水納墑工作,確保秋播工作適時順利開展。
江淮、江漢、西南等地要做好三溝清理工作,防止根系早衰,促進作物灌漿成熟;已成熟地區注意抓住降水間隙及時收獲,力爭顆粒歸倉,并做好通風儲存工作,避免發芽霉變。
江南華南晚稻區及時做好“一攻三噴”工作,促進幼穗發育,爭取大穗多粒,保證正常授粉,同時注意做好病蟲害的監測與防御工作。
(本欄目內容由北京華風天際氣象服務有限公司提供)
(上接第22版)
青島農業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李俊良教授說,水肥一體化就是通過灌溉系統為植物提供營養物質。把肥料溶解于灌溉系統(灌溉水)中,使植物根系可以同時得到水和養分的供應。水肥一體化技術的好處在于提高灌溉水的利用率、提高肥料的利用率、節約能源、節約肥料和農藥、節約勞動力、提高作物產量、提高農產品品質。而什么樣的有機肥料適用于灌溉施肥呢?只有溶液中養分濃度高,田間溫度條件下能迅速地溶于灌溉水中,不會阻塞過濾器和滴頭,不溶物含量低、調理劑含量小,能與其它肥料混合與灌溉水的相互作用小,不會引起灌溉水pH的劇烈變化且對控制中心和灌溉系統的腐蝕性小的有機肥料適用于有機肥水肥一體化。我們相信,未來的水肥一體化技術必定能夠引領行業的進步,讓農民獲得更高的收益,面對此技術不是望而卻步,而是能更好地利用和掌握。
(煙臺眾德集團對本文亦有所貢獻)

以下方案來自于煙臺眾德葡萄專用肥套餐: